油條下白粥、豆漿是廣州人早餐的至愛,當然是吃香口鬆脆的新鮮油條,隔夜油條不但沒人有興趣,因為有其特殊含意而顯曖昧(一笑)。
油條入菜,通常是用剛炸好的油條,開邊製作。年初某美容師告訴我:用新鮮油條一根、絲瓜一根、甜紅椒半個,放點大蔥、姜、料酒、鹽、雞精、植物油,就可以泡製出一道招待朋友的美容好菜,吃時將煎碎的油條浸滿湯汁,入口綿軟有韌性,口感還不錯,因為不容易買到好吃的放心的油條,我沒有如法炮製。
至今我還不明白為什麼油條入菜就可以美容?不是說吃了容易上火嗎?在杭州旅遊時,就嘗過大名鼎鼎的油條炒清菜、油條香梨炒牛柳,確實頗有風味。到武漢覓食時發現以新鮮蚵仔搭配老油條烹調,席間還嘗過何嫂糯米包油條,饒有趣味。在珠三角曾試過一道用油條塊和蛋清鋪底的花彫蒸魚頭,花彫魚汁盡數散入蛋清和已經泡軟的油條上,魚頭下面的油條吸收了花彫魚汁的味道,是拌飯的好菜。在廣州也曾跟著新新人類用油條配雪糕而過了把癮。
前不久在海珠廣場附近的紅燈籠用餐發現有不少下酒的油條菜,如百花釀油條和東南亞風味的鬼馬炸面,都是頗討好的菜,迎合了廣州人喜歡香口小菜的飲食習慣。這道百花釀油條創意十足,用適量的油條、蝦肉、魚肉、鮮百合、青紅椒、卡夫醬做材料,將油條改成長形,在油條中間開刀,不用開邊,成蝴蝶形。再將蝦肉滑及魚肉滑打成肉餡,釀在油條上,用中火油溫將油條及肉餡炸成金黃色上碟,將鮮百合切細,與卡夫醬煮成特製的醬汁淋上面,最後將青紅椒切粒撒上,即可上台,賣相醒目,口味很特別,微酸微辣之下是一口又脆又軟的體驗,一時竟說不清是什麼滋味。
鬼馬炸面是新推出東南亞風味,仍舊用油條、豬肉、魚肉及特製泰式雞醬汁,做法和百花釀油條差不多,只是肉餡和醬汁不同,是一道開胃菜和下酒菜。在華樂路的怡樂居也嘗到一款精釀炸面,做法口味都比較傳統,把油條開邊塞進豬肉餡再炸香,味道調得剛剛好,讓人很難控制自己的口腹。
在沒什麼食慾的夏天,嘴巴是要過癮的,凡是用油條做的菜一定很過癮,管它上不上火,大不了餐後猛灌涼茶,在冰火兩重天之間走一回!
白花釀油條 |
(來源: 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