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十四日專電)據「印度斯坦時報」工商網頁今天報導,印度坦米爾那都省的海產專家已要求政府解除已兩年的出口禁令,准許出口具有醫藥價值的海產生物,尤其是唯有中國人懂得製藥的海馬和俗稱海龍的楊枝魚等,以協助地方居民增加收入,重振地方經濟發展。
這篇發自印度南部海嘯災區坦米爾那都省的報導引述專家的話說,經過印度海產專家在印度東南部曼納灣(Gulf of Mannar)的細心培育和養殖,海馬和楊枝魚已不再是瀕臨絕種的生物。據報導,印度養殖海馬和楊枝魚的工作,是由與台灣大仁科技大學有學術交流關係的安納瑪萊大學(Annamalai University)海洋生物高級研究所主持。
研究所教授拉加戈帕勒在報導中說:「我們在曼納灣養殖場有近乎一萬種海馬和海龍,並且已分兩梯次訓練了四十個海嘯災區漁婦團體,學習養殖海馬和楊枝魚。」他表示,只要政府考慮解除出口禁令,可立即改善災區家庭的生活。
印度政府是在兩年前,以瀕臨絕種為由,禁止出口庫達海馬、三斑海馬等海馬類生物以及楊枝魚。
據報導,印度具有高度藥用價值的這些海洋生物,在印度的收購價格每公斤約兩千四百盧比(約五十五美元),以往主要出口到中國。
在被問及為什麼印度自己不利用這些特有海洋材料製造藥材時,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拉費說:「印度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只有傳統的中國製藥方法,才知道如何利用海馬和楊枝魚製藥。」
他表示,安納瑪萊大學研究所養殖海馬和楊枝魚的努力和技術,已廣受國際認同,目前並已受邀協助在菲律賓的海馬養殖發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