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臺灣和大陸“總不能背道而馳吧!”

--紀念趙紫陽逝世兩周年

未普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1月12日訊】1987年11月,中共召開十三大。會議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會見了採訪十三大的記者。對臺灣記者皮介行提的有關兩岸統一的問題,趙紫陽回答說,他希望臺灣和大陸能在他的任期內實現統一,“但這不決定於一個方面。能不能統一是一回事,總不能背道而馳吧!”他還說,他認為兩岸形勢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近20年來,兩岸經濟形勢的確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大陸在經濟上三步並作兩步趕超臺灣,成就斐然。世界銀行的資料顯示,1987年時,臺灣的以實際購買力計算的人均GDP是7450美元,大陸是240美元,相差31倍。2006年,臺灣的人均GDP增長了兩倍,大陸則增長了4倍。沿海城市像上海、北京和廣州增長速度更快,人均GDP已達7000美元。

但是,當兩岸經濟越走越近時,兩岸政治卻漸行漸遠。臺灣已融入世界潮流,擁抱民主憲政。先是開放黨禁、報禁,然後人民有了投票選舉權。民主從無到有,自由從少到多。一個表面上看來吵吵鬧鬧、亂亂哄哄的臺灣,在民主的滄桑大道上曲折向上。而大陸在政治上,就像一個裹著小腳的老太太,顫顫巍巍,舉步不前,欲進還退。

事實上,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特別是在六四事件以後,大陸和臺灣的政治發展就像一把張開的剪刀,大陸離民主越來越遠,與臺灣差距越來越大,甚至背道而馳。這個政治發展剪刀差在近兩年達到了頂峰。比如,臺灣司法拘押涉貪的第一女婿,起訴第一夫人,中共操縱的大陸司法卻重判維權律師和記者。臺灣施明德發起了百萬人反貪運動,執政黨讓其和平落幕,而大陸廣東太石村的村民因要民主改選卻被當局血腥鎮壓。臺灣現在已是多黨競爭制,而中共一黨專制卻在不斷強化。

這種政治發展剪刀差在兩岸關係上引發了嚴重後果。去年11月,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出爐的一個民意調查顯示,臺灣民眾自認為是臺灣人的比例近年來大幅上升。2000年,認為自己是臺灣人的臺灣民眾只有36.9%,到了2006年,則達60.1%。導致這種臺灣意識迅速增長的原因很多,像臺灣政客的操縱,“去中國化”教育,執政黨的“台獨”導向,等等。但大陸的政治發展嚴重滯後導致的兩岸政治發展剪刀差難辭其咎。

造成兩岸的政治發展剪刀差,鄧小平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鄧小平在1986年曾提倡過政治改革,但他的目標是提高行政效率和保持經濟發展高速。當趙紫陽在87到89年期間屢次表示要推動漸進政治改革,包括三權分立,發展民主黨派,甚至逐漸開放黨禁,鄧小平明確表示反對。他說,中國不能搞三權鼎立,不能放棄專政,不能遷就民主化的情緒。

鄧小平的“三不”政策,和著1989年6月4日一聲搶響,進一步拉開了臺灣和大陸政治發展的距離。自此,大陸經歷了漫長的政治寒冬。從鄧小平,到江澤民,再到胡錦濤,大陸在意識形態上越發向左,政治氣候越發肅殺。這種肅殺的政治氣候和大陸民眾普遍的政治苦悶,直接影響了臺灣民眾對大陸當局的民心向背。

胡溫當局是否意識到臺灣民心向背的消長?胡錦濤在2007年元旦講話中要求“海內外中華兒女攜手反對‘台獨’勢力”。其實,胡錦濤與其空喊口號,不如在政治改革上下點兒功夫。如果他再不做出一點樣子來,只怕臺灣人心盡失。

值得一提的是,新年伊始,大陸出現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包括官方報紙刊登了俞可平的《民主是個好東西》。這些跡象顯示,政治改革可能已箭在弦上。如果大陸的政治改革能在新的一年邁出堅實的一步,筆者相信,這將是對趙紫陽的最好紀念。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未普:展望中共十七大
規格不一  手機電視在德國尚未普及
未普:新華社的企圖
未普:反腐、削藩、收權--“和諧社會”的三個注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