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常鵬編譯報導)您曾經遇到帳務員要您提供家裏電話或郵編號嗎?曾在填寫表格時,曾因遇到像「可告訴我們一些關於自己的事嗎?」的請求而停頓嗎?是否曾掛斷推銷性質的電話?以上種種,即使是最精明的線上消費者也不一定每一次都能察覺他們的私侵權可能將受侵害。在美國,上網選購旅遊產品時,更須特別注意個人資料的安全性。
據《今日美國》之報導,若消費者瞭解了一些個人資訊將如何被運用的知識,便可避免過度地洩露隱私。
一般有名聲的旅遊服務網站中,有關隱私權的資訊多會在「隱私與安全政策(privacy & security policy)」中詳載。它通常顯示於網站首頁的最下方或列於「關於我們(About us)」的網頁中。但最重要的前題是,切勿在沒有制定隱私權政策的網站上購買任何商品。
然而,「隱私與安全」常被人認為是一體,其實該名詞論及了兩層重要的課題。前者係有關您提供給網站的資訊,後者闡述網站將如何處理這些資訊,所以兩者都應加以重視。
在公益性之消費報告網頁監察站(Consumer Reports WebWatch)可得知,不僅是旅遊網,網絡線上的隱私問題其實是普遍存在的。有些案例顯示,單純的消費常被精心的詐騙手法所設計;有些個案則是,線上購物者無可避免地協助讓自己隱私權更易被利用。或許這大多是因為心理上消費者認為,網站應該不會比電話行銷或垃圾郵件來得更具有侵害性所致。基於各種的原因,消費大眾務必事先瞭解自己的權益。
以下僅就網絡選購的環境、個人資料的用途及一些潛在問題加以介紹,供讀者參考。
網站的登入
某些旅遊網站會要求訪客以某身份登入,以便接觸他們提供的各類型服務。您須研究各種身份的政策,並決定何者適合於您。以Orbitz網為例,他們將使用者區分為:
* 來訪者(Visitors) - 可以瀏覽部份網頁內容,但不須表明身份。
* 客戶 (Guests) - 可購買線上產品,故須提供訂購所需的個人資訊,包括付款資料、駕駛資料及電郵地址。客戶會收到一個暫用性密碼。
* 訂戶 (Subscribers) - 提供使用者姓名及電郵,以便收到提供的服務及促銷信息。
* 會員 (Members) - 必須提供必要的個人資訊及電郵,並自行設定密碼。此外,會員還可選擇提供額外的資料,如姓別、活動偏好、生活偏好及旅遊點、座位偏好、餐飲偏好及會員卡號好等。
第三者的觸及
必須注意的是,即使是優質旅遊網站也會將您的重要資料分享給合作對象。這表示,許多第三者公司或單位都能接觸到這些資料;在此特別強調是許多的團體!
若您在美國主要的旅行社如Expedia, Hotwire, Orbitz, Priceline, 或 Travelocity等網站上訂購時,應可想到航空、旅館、租車公司及巡航郵輪等業者的服務也已包括在內了。因此,您的資料還可能在此類旅遊網站的公司或其姐妹公司之間流傳,具有關係的旅社數量可能還不少。若再考慮到與旅遊網站有承包業務關係的第三者公司,如提供訂位服務、客服的、資料處理、行銷、市場研究、帳卡處理、遞送及其它功能的外包業務單位等,他們均可能觸及您的資料。此外,在提供獎金的促銷活動中,您的資料亦可能被利用。
還有,在某些情況下旅遊網可能被迫須供出您的資料,如收到搜索票、傳票等法律行動及其它緊急措施時。當然,您不感意外地信用卡機構也可收到您的資料,特別是當您在旅遊網有欠款時。
當局的介入
911恐怖攻擊事件後,對於聯邦政府介入航空乘客個人資料的措施,一直引起爭議。在某些情況下,美國主要的旅遊業者會提供旅客的行程、電郵地址、帳卡資料及其它所需的資訊給有關當局。
雖然最近歐盟的高等法院才裁定2004年制定的「乘客姓名記錄(Passenger Name Records) 」協議為,不具備適切的法律依據,並已將其擱置;但美方與美國旅行業者的對乘客資料處置的作法仍未公開。合理的懷疑是,911後乘客的資料在某程度上是受到聯邦政府的監視的。
引來害蟲的餅乾屑
許多大型旅遊網均使用稱為「cookies」的資料記錄檔或像素標籤(pixel tags,見註解)來監視使用者瀏覽網頁、點選商品及購買的行為。這些記錄檔在您每次登入網站時便啟動。
雖然領導網站均表示,這些工具不會用於蒐集及儲存個人資料,但至少可用於鎖定您為特定彈出式廣告或甚至是促銷郵件的發送對象。若別人使用您的電腦上網,也會認作成是電腦的主人造訪。業者通常美其名為增進客戶的消費經驗,其實維護使用者消費習慣的數碼檔案,對業者的幫助大於對顧客的助益。
網釣探險之旅
有信譽的旅遊網不會採用自發性電郵或電話通知的方式向客戶聯繫,以要求提供信用卡資料或登入網頁的帳號與密碼等資料。這種詐騙手法一般叫作網釣(phishing)。
許多網站皆在其隱私權政策中清楚地聲明,他們不會採取這種途徑聯繫客戶。您可查一查您所使用的網站是否有作這種的聲明。再者,若您收到可疑的信息時,務必在提供資料前,先向真正的消息來源單位查證其真實性。
看不見的連結
某些旅遊網會提供看起來像是很有用處的其它商業網站的連結。要小心!因為這類連結可能是某些行銷協議下的產物。協議兩家業者彼此相互提供「逆向搜尋(reverse searches)」的資料。在這種交易下,用戶的聯繫資訊便將提供出去。某些網站還會追查用戶在造訪前與造訪後所登入的網址。
選擇退出
您隨時都握有退訂的選擇權。許多網站均允許用戶更改、修改、補增個人資料,其中亦包括退出訂戶之選項。當然,因為與網站有關的許多公司、機構及合夥事業均已對您有所瞭解,要讓他們完全忘掉你,如同覆水難收。而且,在現今全球化為趨勢的時代下,所多與領導旅遊業者有合作的公司可能亦在海外營業,而當地的客戶隱私權政策與規定不一定與原籍相同。
實用的建議
或許互聯網的發展速度遠快於我們所能體察到被侵害的速度。就現況而言,仍有幾項可以幫助消費大眾明智的運用網站的建議。
◎ 決不採用沒有制訂隱私與安全政策的旅遊網服務。
◎ 對待互聯網的連線如同對待自動櫃員機(ATM)的使用。若您使用別人的或公用的電腦連線旅遊網後,務必記得完全地登出,並確認他人無法接觸到您的帳戶。
◎ 可以考慮採用封鎖。某些網路瀏覽器可以讓使用者擋住某些工具的運作,如彈出視窗式廣告或cookie之傳送。但此類封鎖亦可能造成您無法使用網頁所提供的部份特點,甚至無法進行訂購。
◎ 選擇性地分享你的資料。針對不同網站使用不同的化名或暱稱作為登入的識別。當您收到不請自來的廣告信息時,便有助您追蹤其來源。
◎ 若不嫌麻煩的話,可專為網上旅遊及購物設立一個電子郵件帳號。
如何避免被網釣?
美國聯邦旅遊委員會(Federal Travel Commission)與聯邦調查局提供了下列要點:
◎ 對於要求您提供個人資訊以免您帳戶被立即關閉的信息,切勿回信,也不要點選任何信件中所含的連結。
◎ 開啟另一個新的網頁,並輸入您所知曉的正確來源網址來查證,或直接打電話給該單位驗證。
◎ 在瀏覽器下方查看是否有一個鎖形圖塊。在傳送任個人資訊或財務資訊時,確認所欲傳送的網址前有出現 “https” 的字樣。這些視覺線索告訴您,您傳送的資訊已經保密。
◎ 將可疑的信件回報給互聯網服務提供者,或將信件轉呈至有關當局。
◎ 每月檢視信用卡與銀行帳單,看看是否有任何被盜用的記錄,發現異常應立即反映。
消費報告網頁監察站正推動一名為「建立信用運動(credibility campaign)」的政策,其中已有商業網站紛紛自願響應並支持有關個人身份、隱私、消費者服務、廣告與贊助等方面之標準推行與矯正。目前宣誓依循網頁監察站規定的旅遊業者有Hilton, Hotwire, Marriott, Orbitz及 Travelocity等。更多的資訊可查閱網址:www.consumerwebwatch.org/consumer-reports-webwat ch-guidelines.cfm 。
[註解]:某些網頁和電子郵件信息可能帶有被稱為“網站信標”(Web beacons) 的電子影像,它們有時也被稱為單像素GIF文件 (one pixel GIFs)、淨GIF文件 (clear GIFs) 或像素標籤 (pixel tags)。在網站內,這些電子影像使網站能夠計算網頁的訪問人數及廣告電子郵件的點閱人數。網站信標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得到有關消費者最感興趣的活動和網頁功能的統計數字資料。通常網站均會宣稱:「未經閣下的同意,它們不會被用來讀取個人資料。」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