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建行行長張恩照受審 與上海關係密切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綜合報導) 據北京晚報最新消息,28日下午5時,中國建設銀行原行長張恩照涉嫌受賄一案,經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後暫時休庭。張恩照在法庭上對其受賄的指控表示認罪,其辯護人則對受賄金額提出異議。

2002年初建設銀行原行長王雪冰東窗事發,隨後因貪污罪被判入獄12年;張恩照同年1月火線上馬,上任剛滿兩年卻又落馬,成為又一震撼中國銀行界的事件。

輿論普遍認為,張恩照跟上海關係極其密切,直接涉嫌周正毅案,他的落馬與中南海高層權力鬥爭有關。有報導更以「張恩照落馬,溫家寶修理上海幫」、「胡錦濤以『反腐敗』清除江澤民勢力」為題。

《亞洲時報》分析指出,數年前,前中國總理朱鎔基因為訪美無法爭取到美國支持中國加入世貿而大權旁落,有人趁機群起而攻之,被視為朱鎔基系的朱小華、王雪冰紛紛因經濟犯罪問題下馬,劉金寶、張恩照等來自上海的銀行家漸漸得勢。隨著劉金寶、張恩照落馬,權力天砰又向溫家寶方向傾斜。

張恩照主動交代罪行

市檢一分院在起訴中稱,張恩照於2001年至2004年間,先後19次收受3人行賄的美元、港幣、人民幣、手錶、房屋等物,價款折合人民幣415萬元。檢方表示,張恩照在收受賄賂後,利用職權給行賄人的貸款等行為提供了便利。

張恩照的辯護律師、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高子程在庭審時表示,檢方指控的犯罪事實均是張恩照主動交代的,應視為自首情節;張恩照在上海收受的價值265萬的房屋,是有20多年交情的老朋友送的,張恩照並未因此為老朋友謀取過不正當利益,因此這套房屋不應算做受賄物品。

據《財經》雜誌調查,案發前,張恩照曾於2004年12月9日在美國遭到起訴,在一起牽涉到中國建設銀行信貸管理軟件系統進口項目的合同糾紛案中,美國的一家金融IT服務供應商及旗下子公司成為主要被告,張恩照則被列為第三被告。原告控告該金融IT服務供應商合同違約,並向張恩照行賄 100萬美元以上,這種行為違反了美國的《海外腐敗行為法》。

2005年3月張恩照在國內被查辦,但檢方的指控並未涉及美國一案。

與上海幫關係密切

據多家媒體披露,今年年底滿60歲的張恩照,跟上海幫的關係相當密切。張恩照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金融管理專業。從1964年開始就在上海銀行界工作,1985年江澤民任上海市長時,張恩照即擔任中國投資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黨組成員。1986年1月又升任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黨組副書記(主持工作);1987年6月任行長、黨委書記。

他在上海擔任銀行高層長達15年之久,與江澤民、吳邦國、黃菊、陳良宇等上海幫成了鐵哥們,因而是這些高幹與他們親屬的「錢庫」。不少高幹子女,包括後來出事的被稱為「上海首富」的周正毅,都是靠張恩照發跡的。

1999年9月,在江澤民的提拔下,張恩照升任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成為副部長級高官。2002年2月,出任中國建設銀行第一副行長、黨委副書記。王雪冰被捕後,他更由2002年1月起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黨委書記兼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

涉嫌中共高層權斗

外界分析,隨著劉金寶,張恩照的相繼出事,中國銀行業的權力主導天砰又出現了微妙變化,這中間涉及中南海高層的權力鬥爭。

大陸媒體報導,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建行高層人士分析指出,張恩照「雙規」應該出於三種可能:第一,可能與周正毅案有所牽連,並被捲入這一案件之中;第二,可能在數據類業務中涉嫌貪污;第三,可能在建行引入戰略投資者過程中,有收受賄賂的嫌疑。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後兩種原因造成張恩照被「雙規」的可能性不大。

香港大公報去年4月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張恩照遭到「雙規」調查,與周正毅案有關。周正毅上世紀末在上海從事房地產業,從被揭露的資訊顯示,周正毅共向銀行貸款1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銀行30多億元,建設銀行20多億元,興業銀行30多億元。另外,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都貸款給周正毅。

據《亞洲時報》去年3月報導中指出,自04年以來,中共高層一直都十分關注上海銀行界的問題。在中共高層加大對其調查力度的同時,上海方面也立即作出行動,讓外界聯想到當年跟劉金寶案有關的周正毅案。一群上海拆遷戶2003年年初指控上海房地產商人周正毅涉及不正當銀行貸款及與上海官員勾結圈地,有關傳聞出現後,上海當局火速於2004年6月1日在上海判周正毅以有期徒刑三年。當時就有一種意見指出,周正毅這三年,也即中共十七大之前,都會在上海,中央要周正毅拿人協助深入調查劉金寶案,似乎不太可能。

分析人士指出,張恩照被雙規的事件標誌著中央跟上海之間、以及中共高層之間更激烈的博弈。(//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將腐敗之手伸向美國的張恩照
何清漣:從張恩照事件分析中國銀行業海外上市
草庵居士 張恩照事件標志著中國銀行的崩潰
草庵居士談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恩照內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