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蓄水第七天 唐代建築遺址被淹沒

人氣 327
標籤:

【大紀元9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綜合報導) 據大陸媒體消息,9月26日,三峽水庫三期蓄水第七天,「中國第二大唐城」──重慶雲陽縣高陽鎮明月壩唐代建築遺址逐漸沒入水中。9月25日,巫山小三峽仿古棧道已完全沒入江水中。

1994年在爭議聲中動工的長江三峽大壩工程,於今年5月20日建成,全長2300多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鋼筋混凝土大壩。據悉,今年汛後三峽水庫蓄水增多,156米新高考驗三峽。

專家預測,隨著三峽水位的不斷升高,將有越來越多的文化考古遺址沒入水中。

2003年6月18日,一座古廟被三峽水庫淹沒之前。(AFP By: GOH CHAI HIN)

2006年6月3日,古跡被三峽水庫淹沒 (Getty Images News By: China Photos)

2006年5月14日,古跡被三峽水庫淹沒 (Getty Images News By: China Photos)

明月壩唐代建築遺址

據文物專家介紹,明月壩唐代建築遺址屬三峽庫區A級重點搶救發掘遺址,總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遺址發現了較為集中的唐代建築群,其上層建設年代為唐代晚期至五代,下層建築年代為唐代早中期。

建築多為三開兩進的高台迴廊建築,明間的後部多隔出一小部分,似作供奉(祖先、神佛)專用。部分建築佈局規整,台基、柱楚用材考究。

該遺址是三峽庫區發掘出的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唐代建築遺址,三峽重慶庫區2000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2000年秋正式大規模發掘以來,已發掘20000多平方米,清理出大量唐代房址、道路、土坑墓,以及大量唐代筒、板瓦、瓦當、陶、瓷器、鐵器、銅器、「開元通寶」「乾元重寶」錢幣等遺物近10000件。

地理人文的損失

另據外媒報導,393億立方米總庫容的巨大水庫,改變了三峽千百萬年的自然型態,給三峽庫區的地理人文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

據報導,三峽大壩全面蓄水後,水位175米以下將淹沒39處旅遊景點,考古學家曾指出,三峽文物的價值在於60多處舊石器時代、80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還有百餘處古代巴人遺跡,以及470餘處漢至六朝遺址、300多處明清建築物和大量棧道等古代航運遺跡。

由於受三峽大壩工程影響的文物點範圍相當大,只能以「重點發掘、重點保護」為原則的《三峽文物保護規劃報告》,當時提出的文物點數量為2318 處(地面446處、地下792處)。但考古文物界都清楚,所謂「保護」工作只是亡羊補牢,誰也無法具體估算出在完成大壩的大前提下,犧牲、錯失或未知的文物考古史跡有多龐大。

報導說,至於水位上升至135公尺後,被稱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涪陵白鶴梁題詞枯水石魚、小三峽叢山之中的千年古鎮大昌,都已沒入江中;傳說中劉備入蜀的重要通道三峽古棧道、原本被船員視為鬼門關的忠州三彎航道、號稱三峽庫區「第一回水沱」的西沱駭人漩渦,都已永遠消失。

雖然張飛廟、大昌古鎮、鬼城酆都等地都采高處搬遷措施,枯水石魚則將興建水下博物館展示,但文物史跡離開了歷史場景,人離開了母土,殘存的是早已走味的文化。

三峽工程破壞文物之隱患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李天笑指出,這個工程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宏偉,氣勢龐大,但實際上有太多的隱患。長江沿岸古跡的問題是隱患之一。三峽水庫在修建過程當中,據調查有800多個景觀古跡受到影響,有的淹沒、有的損毀得非常厲害。這種人文景觀是永遠不能夠再恢復,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巨大的摧殘。

評論人士范曉指出,現在的三峽景觀,已不是一種繼承,而是一種再造。而在這種再造過程中,我們失掉的是地質地貌演化億萬年、文明歷史積澱千百年的獨特遺產,而代之以一種泛化的、失掉許多個性的景觀。在旅遊越來越追求個性、原本與自然的今天,再造的新三峽要讓認同於舊三峽的旅遊者接受它,必然面臨極大挑戰。(//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德媒體助維權人士付先財接受治療
德媒體協助維權人士傅先財接受治療
王天增:為安全計 替國內外民運人士出招
三峽大壩衝擊長江生態 中華鱘撞壩而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