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媒體關注的中國問題報導

標籤:

【大紀元9月21日訊】

連接收聽

法蘭克福匯報

(希望之聲記者邢思明和林水雲報導)德國總理梅克爾十四日在柏林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會談時,提醒中國重視人權的普世價值與新聞自由,和前總理施若德的作風明顯不同。德國重要報紙「法蘭克福匯報」認為,中國領導人在面對尷尬的人權問題時,已不像過去一樣覺得受到冒犯,不過梅克爾的直率還是值得讚許。

該報今天在頭版社論指出,維權人士傅先財接受德國電視訪問後遭到毆打,不過警方報告卻說他是自己跌倒才受了重傷,正因為如此德國就應繼續關心中國的人權問題,即使北京政府覺得不舒服。

德國等西方輿論近來大幅報導中國關押維權人士、管制外國通訊社等人權倒退的事件,柏林「每日鏡報」也認為,德國有必要提醒中國,沒有政治自由經濟繁榮就不能永久維持。

該報指出,德國在國際舞台上穩健而且堅守原則,梅克爾提醒來自中國的客人重視人權與新聞自由,具有相當的說服力。

不過西方也難免將自己國內的失業和傾銷的問題,怪罪到中國,北京政府對這種趨勢相當擔懮,「柏林日報」就指出,儘管德國視溫家寶為朋友,大舉迎接他來訪,不過溫家寶其實很清楚,他不被當成真正的朋友。

該報認為,會談後兩國元首在記者會上的口氣儘管平靜,雙方關係事實上可能波濤洶湧。

德語媒體對溫家寶在漢堡參加歐中經濟峰會和在柏林進行國事訪問進行了重點報道,下面再看幾則德國各地報紙的摘要。

奧登堡人民日報

奧登堡人民日報寫道:「梅克爾與其前任施羅德相反,明確要求中國尊重人權,這是積極的變化。但是我們懷疑,這是否做給人看的?可以想像,這樣的批評以外交辭令的形式出現。有誰願意冒險進行一場爭吵呢?雙邊貿易關係畢竟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萊比錫人民日報

萊比錫人民日報寫道:「與其前任、為取消對華武器禁運而不餘其力的施羅德相比,梅克爾總理使用了明確的語言,這很好。但看起來梅克爾的對抗策略沒有起到作用,這更使人難過。德國總理的情況與大多數西方人士一樣:歐美手足無措地看著中國經濟爆炸,也越來越多地看著當地人民為這種興旺不得不付出代價:最嚴重的侵犯人權、對工人和兒童的剝削、對環境的野蠻破壞。」

薩爾布呂肯日報

薩爾布呂肯日報寫道:「德國是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所以更為關心中國如何制止仿冒偽造產品的問題。北京政府雖然一再保證要糾正這一現象,但可以懷疑,最高部門容忍這種不正當的做法,以此推動中國經濟向前。」

圖林根州日報

圖林根州日報寫道:「梅克爾總理對中國人直言不諱、公開談論棘手的問題,這很好。其中包括了肆無忌憚的仿冒偽造、也就是盜竊知識產權的問題。德國政界很少使用這種明確而公開的語言,並盡可能地使中國客人不要看到和聽到示威活動。現在情況改變了,應該這樣堅持下去,否則我們就丟了自己的臉面。」

呂貝克消息報

接下來,我們繼續看德國各地報紙對溫家寶訪德的報道摘要。呂貝克消息報寫道:「現在每當中國人來訪,就鋪紅地毯、放焰火、舉杯相慶。中國每個月建造的橋樑、樓房和道路超過了包括印度在內的亞洲其它所有國家的總和。西方、尤其多年來經濟不振的德國,希望從中國獲取經濟動力。每個人都渴望獲得肥美的訂單,這可以理解。但歐洲人給人產生了這樣的印象,好像他們在興高采烈地以競爭價格向一名孜孜不倦的劊子手出售設置斷頭台所需要的一切。然後,就在這個斷頭台上,供貨商們一步一步地在經濟上被砍去了腦袋。」

南德意志報

南德意志報報道說,溫家寶啟程訪問歐洲之前對記者表示,中國的政治改革不能操之過急,中國需要時間。但溫家寶剛到歐洲,中國政府就頒布了對外國駐中國媒體加強控制的規定。南德意志報寫道:「這一規定不僅使記者組織「記者無疆界」感到憤怒,它也向所有希望中國改革的人們展現了目前中國的形象。北京曾許諾,2008年奧運會時數千名記者可以不受檢查進行報道。但與此諾言相反,現在北京對媒體大動干戈,管束並逮捕記者、批評政府的人士、民權人士和律師,以越來越有效的手段控制互聯網。星期二,中國把這一規定稱為「法制」,而觀察家認為這是把經濟利益與信息政策相結合的有效手段。

四個月前,梅克爾訪華時坦誠地談了人權問題,並把會見批評政府的人士和主教納入訪問日程。人們希望,她這次也將談一談中國少數民族和獨立宗教團體受壓迫的問題。受到極大關注的是傅先財事件,這位反對三峽建壩的人士在德國第一電視台發表批評言論後,被人打成重傷,現在成了高位截癱,而有關當局則試圖掩飾真相。」

德國世界報

德國世界報也發表文章,在諸多領域對德國與中國做了有趣的比較。文章在對教育、就業、產品出口等領域做了比較後,把目光轉向德中兩國的政治和社會:「談到民主制度,中國還需要向德國學習很多很多。北京大學新聞學教授焦國標發現,德國有很多東西可以成為中國的榜樣。他說:「如果中國象德國一樣有三權分立、自由選舉和新聞自由的制度,許多其它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社會保障方面,德國每年為每個公民的健康付出2730多歐元,中國不足30歐元。國家養老保險覆蓋的中國人不足全國人口的2%,擁有醫療和失業保險的人數更少。中國人口的平均年齡為34歲,比德國人口平均年齡小8歲,但由於獨生子女政策,中國人口老化更快。此外,中國人平均51歲的退休年齡比德國大大提前,提前了十年以上。」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普京成俄百年最受歡迎領袖
西方媒體看中國(第275集)
俄民眾對媒體言論自由認知與西方有落差
中國「影子工業」的廉價「金幣農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