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1日訊】張家有個孩子收到同班同學慶祝13歲生日派對(Party)的邀請﹐令初次碰到這個情況的張太太有點犯難了。因為這不是一般孩子放學後或者週末裡一點送禮﹐吃喝﹐娛樂和兩小時就能夠解決的事情﹐而是要在猶太人廟堂裡舉行儀式﹐然後隨他們的親友和族裔社區一起大吃一頓﹐外加晚上的青少年舞會等﹐起碼也得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別的不說﹐僅只是看上去花了大錢和堂堂正正專門設計的邀請信上﹐就附有回執答復信封﹐還有順序號碼﹐說是“請一定回寄”(RSVP)﹐而且是在兩個月前就要做出決定等。
張家居住在族裔眾多華裔也有近7%比例的鎮上﹐張太太雖然向來喜歡鼓勵孩子參與各種各樣活動的族裔文化活動﹐也尊從大家拜仙敬神聽其自然的宗教傳統﹐但是這次對參與猶太宗教儀式的生日慶典如何處理﹐卻沒有把握﹐因為自家孩子是上主日學校的青少年﹐張太太生怕辨不清派別和在禮節方面不周而犯忌。僅就西方宗教來說﹐鎮上就有二十多個教堂和廟堂以及各個族裔的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希臘教等近三十多個教會﹐其中猶太廟堂或者教會就有近五六個以上﹐據說他們的傳統和文化以及禁忌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張家夫婦從小生長在講求無神論的第一故鄉﹐現在到了第二故鄉﹐卻由于世界觀難以完全改變和生活圈子的狹小而對這些東西的了解十分有限。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太太問及孩子另外一個應邀參與活動同學的媽媽﹐一個生長在鎮上的希臘裔居民﹐知道了一點這方面的傳統和風俗。她說﹐被應邀者一般是有挑選的﹐收到邀請信的人應該為此感到高興和榮躍。這一點張太太和孩子都公認不諱﹐因為生日人是班上家教很好的同學。這位媽媽還說﹐雖然這是宗教儀式﹐但是不必有緊張心理和神秘感覺﹐也沒有必要去花時間和精力去分清Temple 同Synaggues 的區別﹐現代社會很多宗教也有了時代特征﹐猶太廟堂也非常歡迎族裔社區之外的居民們關心和參與他們的活動﹐現在甚至還有些廟堂有專門為參與活動的童子軍成員舉辦活動發給標誌(Badge)。
這位希臘裔媽媽鼓勵張家孩子去將此當作一次傳統文化的觀禮﹐不必去拘那些瑣碎成規﹐如同看演出一樣過一遍就是了。一旦決定要參與活動﹐一定要按時回信答復﹔還要給孩子提前準備好參加活動的禮服 (男生西服/女士衣裙套裝)﹔禮物多數是送錢而不是送物﹐傳統數字是猶太裔的吉利數18的倍數﹐最要好的朋友有送到10倍180美元的數字﹔當然也有送文具用品的﹐但是一般要刻名字﹐有些麻煩﹔或者是送特殊書籍的﹐不懂他們的傳統就不容易找對路﹔還有的是送專門的圍巾﹐那又是親友才去這樣做的事情了。其它注意事項還有﹐到時候一定要準時到達﹐準時安排解決接送問題﹔不得嚼著口香糖參與或者在廟堂附近抽煙﹐開著手機或者隨便照相﹔會眾站立時不得隨意出進崇拜廳﹔任何人都歡迎參觀儀式等。
於是﹐張太太就沒有上網查閱和圖書館借書了解一些情況﹐就認為這些信息已經足夠了﹐她毫不猶豫地同意孩子參與這個活動﹐在規定的時間之前寄出答復信﹐還大方地准許孩子送禮﹐給即將過生日的“小壽星”—-一對雙胞胎男生﹐每人一個36美元支票的禮物信封﹐說是“好事成雙”﹐讓孩子都認為媽媽這次太過于大方了一點﹐因為孩子從小就被灌輸華裔傳統之一“早知油鹽柴米醬酸醋茶之貴”﹐平時非常講究簡單樸素生活方式。而且﹐在送孩子去的那天一清早﹐征得門口服務人員的同意﹐張太太也欣然跟在一堆生日應邀人的隊列裡﹐隨著一群孩子們一起走進廟堂﹐坐在最後一排﹐慢慢地觀看這個活動。有趣的是﹐其中男孩子們都可以在門口拿取一個小平帽戴上﹐於是有幾個華裔和印度族裔的小男生也在其中﹐臨時成了“猶太裔”青少年﹗
這次去的廟堂(Temple)﹐是一個非常摩登的現代化建築﹐陳設非常新式﹐線條簡潔明了﹐裡面大概除了有些人披了特殊圍巾和抱出專門的聖經以及手冊是帶有特殊文字之外﹐其它實在是看不出有更多的“古老”味道。張太太判斷這大概是鎮上一個最新潮的猶太廟堂﹐因為她記得從前這個廟堂的青少年﹐曾經有一次在聖誕節崇拜活動時﹐到街對過的基督教堂去主日學校幫忙過﹐那時張家孩子也是那裡的學生。那些猶太青少年們頭戴小帽和衣著整齊﹐一直在那裡在奔波忙碌著。有時對過的教堂崇拜活動會眾很多時﹐如果停車位不夠﹐大家可以把車子停到猶太廟堂這邊﹐等等﹐這些事情都一直給張太太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未解之疑問﹐至少這兩個宗教似乎是沒有“堂”界和“派”別的。
張太太連蒙帶猜﹐跟著大家不住地說著Shbbat Shalom(大概是主日崇拜早上好的意思)﹐不時地起立唱詩(哼調子)和坐下聽道(猜個大意)﹐講道人拉比(Rabbi)宣講之時抽空不停地流覽發給參與者的手冊﹐那上面第一頁﹐還專門給大家解釋了這個活動的意義。這個名字叫Bar/Bat Mitzvah 的儀式﹐是猶太裔家庭成長的孩子在年滿13歲時一個特殊的生日慶祝典禮。主要是用來激勵人心互相長進﹐于神殿之下共同慶祝青少年人生成長中進入成年的最重要一步。通常活動在週末舉行﹐上午猶太裔社區的殿堂儀式(Shabbat)之時。一系列多輪進行的拉比禱告和眾人唱詩﹐之後是請生日人(小壽星)上臺出場。
張太太看到兩個小男生一人一身西服﹐非常有意思。大概是為了大家區別方便﹐他們的父母安排他們襯衣顏色有別。他們分別跟著拉比一起﹐身披特殊圍巾(Tallit)﹐用希伯來文吟唱一堆經文(Torah)﹐一來給大家分享﹐二來表現他們學習語言的能力是否合格。那是從講臺後面牆上特別開關的壁櫃裡取出來的紙卷﹐外套還是一個花花綠綠地裝飾著許多具有象征意義的東西。然後是大家跟著吉他和鋼琴一起就著領唱人的一段音樂詩歌頌唱﹐大家聽取兩個小壽星分別進行引經據典的論文演講﹐檢驗他們展示的學習成果。
小壽星的父母也輪番上臺分別為他們吟唱一堆經文(Torah)﹐大概是表示是慶賀或者祝福的意思﹐每次旁邊還站了父母兩邊七姑八姨和堂表姐妹兄弟之類的親友。有意思的是﹐母親不是猶太裔﹐只是站在那裡看著猶太裔的父親做這件事。之後是社區廟堂和團體組織的長輩或者代表們分別給小壽星禮物和祝福﹐他們送的很多是金銀紀念品。然後是拋撒糖果給所有參加典禮儀式的青少年以示好運﹐最後有人懷抱著經文繞著崇拜禮堂走一周﹐大家不分年齡長幼地簇擁和觸摸﹐以便沾得喜氣表示傳承意義。整個儀式過程結束時﹐已經花了整整一個上午。走出廟堂時﹐有些其他族裔應邀參與活動的孩子們﹐邊走邊哼亨著﹐為自己學會一首Shbbat Shalom的曲調而高興。
張太太閱讀了希伯來文和英文對照的手冊上之後了解到﹐這個活動是為了促進猶太裔青少年更多的了解猶太裔的戒律之第一步﹐以便讓他們獲得機會和責任從各個方面進行信仰教育。這樣的教育一直要持續到高中畢業甚至大學時期。另外﹐還要鼓勵青少年要為猶太社區會眾從事慈善事工﹐服務集會﹐讓他們能夠在今後人生成長應對過程中﹐有個地平線的起點。張太太後來知道﹐這個時刻一般有條件的人家都會做些活動﹐除了舉辦慶典﹐還要在社區報刊雜誌上登載公開聲明﹐如介紹他們是什麼人的子孫﹐什麼人的子女﹐什麼人的兄弟姐妹﹐將在何時何地舉辦儀式之類的。活動一般會持續幾個月的學習和安排準備﹐活動搞得非常隆重和正式。有的人因為特殊原因沒有完成儀式的﹐後來還希望要爭取補上。很多人為此還成功地發展了從事商業服務生意的行業。
有意思的是﹐希伯來文的樣子有些像讀古代中文的草書﹐從右到左橫行來念時﹐人們像是來回說著“不”字的搖頭樣子。這同古代中文略有不同﹐人們從右到左豎行來念時﹐像是上下說著“是”字的點頭樣子。而且希伯來文每個字本身就帶有音節﹐讀起來如同唱歌一樣有樂感。張太太知道﹐鎮上注重傳統的猶太裔居民家庭﹐每周都送孩子去廟堂學習希伯來文﹐而且比華裔居民鼓勵孩子學中文還要猛﹕他們是一周要在課外去學兩次﹐同傳統希臘裔的青少年們學校拉丁文一樣花時間和費功夫﹐而且都是在12歲以前完成這些基本功﹐大概是為了讓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有時間投入更多的學校活動而安排的﹐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家庭出生長大的孩子十分忙碌的原因之一。
而且這些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一般很少有在學校或者大街上閑逛打發時間和消磨時光的﹐這大概也是有這類家庭居住的城鎮裡﹐社區風氣比較正和青少年一般都積極上進的原因之一。或者可以說﹐每個時代美國社會青少年中時常會有頹廢一代振興一代共存的現象﹐這大概也是很多家庭遵守其優秀良傳統和保持精華文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從這些孩子的父母從事或者祖父母曾經從事的職業﹐例如有醫生﹐律師﹐公司主管﹐教授﹐甚至政治家﹐即使在家的全職媽媽﹐他們從前也都是些高材生﹔社區義工們﹐也都是多才多藝者﹐人們是不難看出他們的成長軌跡的。
張太太送孩子趕去赴宴會餐飲之時﹐還應會眾大家之邀也順便加入他們的巨型“流水”席﹐跟在大家的隊列裡拿取食物飽餐一頓﹐在那裡真正地享受了一個族裔大家庭舉辦的餐會﹐感覺如同參與婚禮宴席的規模﹐很多食物檔次非常高﹐名目也不是張太太這樣的華裔第一代移民所見識過的。大家聯誼社交﹐拉家常甚至談生意﹐酒足飯飽之後﹐要花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後來﹐孩子們就要大展才能﹐在專業人員的帶領下準備拉開架式﹐伴著DJ﹐大跳現代流行舞曲之時﹐張太太如同其他成年人一樣﹐為了不讓孩子們尷尬﹐給足他們自由活動的時間﹐先後告辭了。
一直到半夜孩子打電話來﹐張太太這才趕去接回來。孩子還帶回了一堆禮物﹐如娛樂用品﹐裝扮用的帽子﹐眼鏡和裝飾用品﹔紀念禮物﹐立等可取和即時沖印出來的合影以及獨照的照片鏡框﹐名字T恤衫﹔一些食物﹐精緻餅乾和糖果﹐甚至還換個特殊髮型等。有意思的是﹐每人一雙襪子﹐那是專門配合大家磴開衣裙和西裝而穿的皮鞋﹐方便盡情狂舞而備的。孩子說這一晚上的狂舞﹐而且是有專門請來的舞蹈專業大學生引領﹐男生女士分開進行﹐每個人都是自己盡情發揮的那種樣式﹐大家學到了很多社交場合的現代交際舞動作。
張太太自己也很高興﹐對這樣的“基本訓練”機會心存感激﹐因為今後孩子再有類似的活動﹐或者將來長大去大學或者公司﹐就不會說不懂這些社交常識了。更重要的是﹐像張家這樣“書生氣”很重的華裔第一代移民﹐其下一代確實需要在多方面有些正確和信任的引導訓練的﹐至少張太太從前在成人舞會上看到的尷尬場面﹐有些人如同“衣架”一樣干等在旁邊沒有人來邀請跳舞﹐或者別人邀請卻回絕說自己不會跳舞﹐這就如同社區游泳池裡人們吃驚成人不會游泳一樣﹐這樣的事情是不會再發生在自家ABC孩子的身上了。
張太太那天晚上在回家的路上﹐還對孩子的大膽設想印象很深。孩子一路上一邊不停地為張太太補充離開後的見聞﹐一邊在興奮之中居然還為自己定下了Sweet Sixteen 慶典計劃﹐這是美國一般女孩子16歲生日的慶典儀式﹐內容一定是專門搞些中國傳統的游戲﹐例如玩一些擊鼓傳花游戲﹐表演功夫或者綢扇舞﹐學寫一點毛筆字﹐教大家一些中國圍棋和跳棋﹐麻將和象棋﹐大吃一噸頓中國餐﹐而且要求使用筷子等﹐讓大家也好好享受一番﹐並且為了避免尷尬防止有人不會﹐現在開始就要逐步向關係比較近的一些好朋友先灌輸一點﹐讓他們嘗試著學會幾個﹐到時候起到引領作用﹐等等。張太太認為﹐這都是一堆中國新年慶祝活動時的“花樣”﹐不僅已經不是讓大家只是開開眼界﹐而且是到了要讓大家身體力行的地步了。這真是﹕年青一代也已經明白要利用族裔文化差別來增加娛樂興趣的好處了。
後來再有猶太裔的孩子來邀請參與這類活動時﹐張太太不僅知道情況大抵如此﹐而且張太太也知道如何應對了﹐有時還會給那些頭一次碰到這個情況的家長一些建議和衷告。當然﹐雖然有些廟堂的情況因為猶太派別之不同而略有區別﹐但是大家每次從張太太那裡得到積極參與和“先驅”經驗﹐都大為稱道﹐認為的確幫助很大。大概是很多父母不知道禮節禁忌﹐害怕族裔排外﹐加上宗教原因﹐或者認為聽不懂會很無聊﹐以及讓孩子自己去應酬等之類的原因﹐他們一般來說只是把孩子送進去就離開了﹐很少有待在那裡參與全過程的。
現在﹐張太太在社區公共場合碰到了雙胞胎的媽媽﹐她總是先給個擁抱﹐這是非同一般關係的朋友見面才有的行為之一﹐然後大聲喧嚷逢人就講﹐對張太太不僅送孩子去參加兒子生日典禮而且還自己也加入進去之舉﹐非常稱道。每次張太太都非常高興地應酬著﹐盡撿那些讚美她家孩子聰明能幹的話語來說。至少﹐對大家今後不同程度認同各自族裔文化和宗教等行為﹐就有不再會有“見怪”或者“見外”的情況了﹗
後話﹕有為智者朋友開玩笑說﹐張太太是碰上了一個猶太裔中比較新潮和開放的派別﹐也因為就此機會抓住了讓孩子有個非常好的教育之時機﹐去接受一次很多人說不清到不盡的宗教傳統文化教育。因為有些猶太裔宗教的派別是有一些特殊的風俗習慣的﹐例如﹐週末星期五太陽落山前到星期六太陽落山前這一晝夜的時間裡﹐人們不能有娛樂和使用機器﹐開關電動物品等﹐餐飲備好的食物﹐上廟堂時不論天氣寒冷酷熱都堅持步行﹐小孩子也不能幸免﹐象星期六晚上青少年舞會到半夜的事情就不能在這個時間段舉行﹐等等。朋友風趣地說﹐如果有緣分的話﹐今後張家孩子也不排除這樣的可能﹕將來去找個猶太裔家庭做親家﹐開點異國異族聯姻的好風氣。
朋友還說﹐現在美國有很多族裔甚至華裔中﹐已經有很多與猶太裔通婚成家的成功先例。如居住在新州北部城鎮Puramus的華裔高女士﹐就是從前在上海的外國語學院與老美猶太裔留學生結婚後來到美國的﹐她非常認真地跟隨先生家庭習俗﹐不僅為了孩子的前途隨先生歸入猶太裔宗教﹐而且還家務裡外一手操辦﹐除了支持先生的廟堂拉比工作﹐還盡職盡責幫助猶太裔兒子以及女兒成長的全過程﹐還去參與很多服侍族裔社區的義工和事務﹐在猶太裔社區中獲得了很好的口碑和很高的尊嚴。這又是張太太的又一大見聞﹗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