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日報導】–產業半年報體檢專題之九(中央社記者張良知台北二日電) 數位相機廠商上半年獲利全數出爐,其中以美系客戶為主的華晶科技,以每股稅後純益4.02元居冠,普立爾及佳能分別為1.66元及1.45元;華晶科除擁有穩定的美系客戶訂單外,上下游零組件的整合能力,更是獲利能力高於同業的關鍵。
數位相機族群經過近兩年來的激烈淘汰賽後,包括新虹、智基、天瀚、致伸等大廠都受到重創,能存活下來的少數,都可說是強者。從光學元件切入數位相機組裝的亞洲光學,也在今年初宣布退出低階市場,純數位相機組裝只剩下三家大廠。
而以數位相機三大天王的半年報成績來看,去年就創下驚人獲利成績的華晶科,今年上半年業績依然火紅,上半年合併營收76億1441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6% ;上半年非合併報表的毛利率為11.07%,優於去年同期的8.87%;稅後淨利8億1592萬元,年增率2.62倍,每股盈餘4.02元;若以增資後股本計算,每股盈餘也有3.34元水準,獲利稱冠數位相機族群。
至於預計於12月併入鴻海的普立爾科技,第二季受客戶延後出貨影響,單季稅前淨利5.56億元,稅後淨利4.9億元,較首季減少4.5%及5.1%;累計今年上半年稅前淨利11.38億元,稅後淨利10.07億元,年增率仍分別高達100.8%及98%,以除權後股本計算,每股稅前淨利1.88元,每股稅後淨利1.66元。
普立爾原預期今年業績可呈現逐季成長態勢,不過今年第二季因受到客戶出貨策略調整影響,使得第二季營收較首季小幅下滑。不過由於普立爾將在12月正式併入鴻海集團,目前股價與鴻海呈現連動,近期在鴻海填權力道強勁下,普立爾股價同步強勢,成為目前數位相機股中,唯一完成填權息的個股。
在佳能企業方面,上半年營收125.22億元,營業毛利10億3037萬元,毛利率8.22%,較去年同期5.31%明顯提升;而在成本控管及採購能力強化後,上半年營業利益5億5338萬元,營業利益率4.41%,較去年同期營業淨損1788萬元及負0.23%大幅改善。
由於毛利率及營業淨利率大幅改善,加上轉投資收益挹注,佳能上半年稅前淨利5億8747萬元,較去年同期2億2026萬元大幅成長166.72%;稅後淨利5億132萬元,較去年同期2億3067萬元成長117.33%,每股稅後盈餘1.45元。
佳能主要客戶包括日系的尼康 (Nikon)和卡西歐(Casio),以及韓系的三星;今年第二季的出貨量為174萬台,較首季成長12%,儘管因單價持續下滑及產品結構改變,造成營收略減;但在獲利方面,因零組件採購能力提升,加上認列旗下轉投資精熙和應華的獲利挹注,使得單季獲利反而提升。
扣掉業外獲利,數位相機一台代工價若以100美元計算,1000萬台的確能進帳10億美元 (約折合新台幣320億元),不過,數位相機跌價快,毛利自然被壓低,有賺到營收反而降低獲利的疑慮。因此,華晶科技的高獲利,往往成為法人及業者間討論的話題,為何同樣是代工產業,華晶科能達到上半年4元、全年近10元的獲利能力?
法人指出,數位相機漸成為成熟型產業,近二年全球銷量年增率已趨平緩,研究機構多認為年銷量至多達1億台,而數位相機跌價很快的特性,使數位相機廠多跨足至手機相機鏡頭模組領域,或尋求上下游零組件整合的必要性。
事實上,代工品牌大廠的企圖心是重要關鍵。佔華晶科5成比重的主要代工的品牌大廠美商柯達公司,近二年在數位相機銷售策略主打中低階主流機種,在積極提升市場佔有率及行銷策略奏銷下,柯達在北美市場市佔率拔得頭籌,成長力道最為強勁,柯達ODM最大代工廠華晶科技也直接受惠。
此外,由於數位相機產業毛利率持續被壓縮,因此華晶科近年來也積極進行關鍵零組件的上、下游垂直整合,目前在昆山廠自有的「細胞模組化 (CellProduction)生產線」,針對高度「客製化」的數位相機產品,機動調整生產線,提升內部管控的效率。
而華晶科技朝上下游關鍵零組件整合過程中,目前從上游的鏡頭、晶片、印刷電路板到成本組裝一應俱全,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使上半年合併毛利率達到16.12%,明顯優於普立爾的12.8%及佳能的8.22%。
目前華晶只剩下機殼仍外購,華東廠已預留第二期生產線擴建生產線,預計2007年設立金屬外殼沖壓件生產線,滿足生產需求。至於華晶科變焦鏡頭自製率也將逐季提高,預計年底鏡頭自製比重將提高至三分之一,成為持續提升獲利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