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
【註釋】成玄英疏:「飲啄自在,放曠逍遙。」 蘄,通期;樊,籠。
【釋義】謂鳥類飲食隨心。後亦泛指人的飲食。
【旁通】唐高郢《沙洲獨鳥賦》:「穴彼飛鳥,在河之洲;一飲一啄,載沉載浮。」
【辨析】因果論的著名成語
對今天的人來講,「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句成語最常用於佛家的因果解說。但由莊子比喻故事裡的一飲一啄如何演變成為闡明因果的佛家術語,卻頗費思量。至少在高郢的「沙洲獨鳥賦」中仍只有前半句,並沿用的是莊子本意。而「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合在一起運用,直到明清以後的文學作品中才大量出現。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命裡面有的,丟都丟不掉;命裡沒有的,求也求不來,一切都是有因緣的。
在唐馮贄著的《仙雜記》卷四中有一個「石鱉銜賦題」的故事,也許頗能體現這句成語的演變來歷。
「高郢夜課於豐亭,忽見一鱉在案上,視之石也。郢異其事,取千題散置楮中,禱祝,令石鱉銜之,以卜來事。既而,石鱉舉頭,乃是『沙洲獨鳥賦』題出,果然。其年首選。」(《湘潭記》)後來高郢參加府解,當時的考官出的題目就是「沙洲獨鳥賦」。
【例證】「一飲一啄」,今常用作「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1、《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一時戲語,終身話柄。」
2、《醒世恆言》卷二十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自古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象汪知縣是個父母官,肯屈己去見個士人,豈不是件異事?誰知兩下機緣未到,臨期定然生出事故,不能相會。」
3、《西遊記》第三十一回:「是臣不負前期,變作妖魔,佔了名山,掇他到洞府,與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正見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