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美珠/竹市報導〕俗話說「龍生九子、各不成龍」,最近有一隻長得又像犀牛、又像烏龜,據稱是龍的長子「贔屭」的照片在網路發燒曝光,原始寄件者並聲稱,這種傳說中的動物實際棲身在中國廣西,不過,新竹市文化工作者溫文龍指出,網路訊息真假難辨,但這張照片卻讓普遍不知龍生九子傳說的年輕人,多了解一個典故。
在這封網路轉寄的「傳說中的龍子」電子郵件中,公佈一張頭長得像烏龜、腳長得像蜥蜴、外型猶如一隻小烏龜的「贔屭」,寄件人還強調,牠的棲地在中國廣西自治區溪砂淺層內,成獸約10到20公分,壽命約25年,是廣西衹族的聖獸,正是傳聞中龍生九子的起源。
有些網友在收到這封信後回應指稱,吃了這種動物將百毒不侵;有人則在討論「贔屭」的正確讀音,形成網路上的有趣話題。
許多不明就裡的網友,發現牠長相奇特還好奇轉寄,但實際上,在照片的左下角有打上www.worth1000.com網站,其實是一個供網友展現Photoshop影像處理功力的網站,因此真假不言可喻。
溫文龍指出,網路上的照片本來就真假難辨,但因此引發網友對「龍生九子」來源的好奇,卻讓大家始料未及。其實它源自辭海,九子的說法有兩個版本,不過主要的意涵相同,指的是龍代表中國天子,天子後宮佳麗無數,皇子自然會有很多,但這些皇(龍 )子卻未必有機會登基成龍;古人借「九」代表「很多」,「龍生九子」也就是指皇帝有很多皇子,但皇子卻都不成龍。
他說,有關九個龍子的外貌、習性,相關的典籍雖都有介紹,但他從來沒聽過在哪裡真有「龍子」出現。不過,溫文龍也說,中國確實存在有不少罕見動物,他在看過網路上的「贔屭」照片後,也一度認為真有此動物,但也不排除有人做假。
9個龍子9個樣
龍子「贔屭」,讀音同「必細」,只要看到石碑下方龍頭龜身的模樣就是牠,台南赤嵌樓旁就有一排背馱著碑文的「贔屭」﹔高雄荖濃溪的六龜,近年有人做6隻背負石碑的烏龜,而這烏龜其實也是指「贔屭」。
次子「螭吻」,讀做「吃吻」,外形龍頭魚身,喜歡站在屋頂高處張望,且因喜歡吃火、吐水,所以在廟的屋頂、房子正廳大門前樑柱都可看到,被認為有鎮災的功能,可消弭火災。
「蒲牢」是隻喜歡吼叫的小龍,常常站在鐘上;「陛犴」讀做「必汗」,外形似虎,個性喜好爭鬥,常見於官衙的門前,或在龍頭鍘、虎頭鍘兩側。
溫文龍說,由於「陛犴」的個性十分忠貞,被憲兵隊視為象徵性的吉祥物;牠好鬥的個性,更獲慣在商場上爾虞我詐的商人青睞,把牠忠貞的個性轉化解讀為能夠「守財」,有聚財能力,所以時下不少購物頻道在促銷幸運寶石時,都紛紛標榜寶石上鑲有陛犴加持。
「饕餮」算得上是最為人知的龍子,但是大家通常只知牠是年獸,牠因好吃,所以都出現在古代的鍋蓋側邊。
「蚣蝮」喜歡水,常見於橋墩親水。「睚眥」讀音「崖自」,喜歡殺戮,所以常環繞在刀柄上。
「狻猊」音「酸尼」,外型如獅,喜歡吞煙,香爐兩側最常看到牠們盤旋。
「椒圖」是最小的龍子,也最自閉,常把自己捲成螺蚌的模樣,站在大門前。溫文龍說,一般寺廟門前都放石獅子,但若財力不足,就會改用「椒圖」取代。(記者黃美珠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