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維錄:不可輕看八月飛雪

曹維錄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8月9日訊】近來,媒體不斷報導深圳8月2日下雪的事。家住深圳的李先生說,當時是下午5點左右,他的老父最先發現「空中飛雪」的。後來聽到女兒的叫喊後,他才到陽台去看。等他在19樓的陽台仔細辨認後,確定空中飛舞的是「雪花」!並一再強調他在北方長大,知道甚麼是雪,當時在空中看到的的確是雪花。

8月2日在農曆中還在6月,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個月份,農諺中有「臘六月,不出門」的說法,極言其時暑熱難當。論季節,是大小暑之交、中伏,農諺中也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說。老天好像生怕人們不明白,偏偏在這個季節下雪給你看。如果不是親歷這麼個時代,說給你,你能信?

六月下雪,已經是古今難見的一奇了,偏偏這雪又是下在全國的最南邊,緊挨赤道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隆冬,也難見雪花飄揚。這是因為,雪的形成有嚴格的條件限制。凡花五分,雪花六出,六出的雪花結晶體,必需在零下23度以下的氣溫中才能形成,而且要在相對平靜的天氣環境下才能飄然下落,其形成的難度,比冰雹形成要大得多。君若不信,可自問,為何熱季冰雹常見,卻不見下雪?

《易經》中說:「天垂像,見吉凶,聖人則之;天出善道,聖人得之。」反映的是一種天人之間的關係。中國是神傳文化,相信天人之間的相互對應關係,孔子作《春秋》,也是上查天道,下證人情,參之於古,考之於今,以天地災異之變,見人之所為。古人認為,自然界的任何變化,任何奇異景象的出現,都不是無緣無故的。

古人敬天,代代形成傳統,天有異變,人查已過。《漢書》卷十《成帝紀》記載:「夏四月,黃霧四塞。博問公卿大夫,無有所諱。」就有朝臣大膽直言,認為沙塵暴是由於外戚無功而當權引起的。太后的哥哥、大司馬大將軍王鳳為此惶恐不安,竟然上書謝罪辭職。雖然漢成帝予以挽留,但王鳳集團專權跋扈的地位卻動搖了。一場沙塵暴就引起朝庭如此動盪,可見人們對天象的重視。

六月下雪,史書上未見記載,但歷代民眾都堅信有這種天氣異象。它的出現主要是由於有奇冤大恥,上蒼震怒,以像示人。據《淮南子》說,「鄒衍事燕惠王盡忠,左右譖之,王系之,(衍)仰天而哭,五月為之下霜。」我國元代著名的戲劇家關漢卿著有《竇娥冤》,也叫《六月雪》,寫竇娥奇冤,感動上天而下六月雪。但這些都不是正史,況且「五月為之下霜」同六月下雪又有很大區別。由此看來,六月下雪幾乎是斷不可能,難怪監斬竇娥的官員說:「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沖天的怨氣,也召不得一片雪來,可不胡說!」

現在人們真的見到了六月雪,而且還不是一次。據報載:2002年7月29日下午,山東淄博市臨淄城區從15:15到15:20飄下了「雪花」,有數十人欣賞到了這一「六月飛雪」的奇景。此之前,石家莊地區也出現了六月飄雪之事,短短幾年,六月飄雪之事接二連三,這些難道是偶然出現的嗎?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之間,山地、高原和平原之間,溫度差異很大。這次飄雪,偏偏就出在最不易降雪的深圳,可謂是奇中之奇了。上天好像是非常將就那些感悟能力差的人,把一切都展現得淺顯明白,如還不能醒悟,可真枉費了上蒼一片苦心。

那些堅信人定勝天的專家們,其實連西方的實證科學他們都作不到,更不要說感悟天象了。對這些六月飄雪的現象,專家們解釋說:深圳市民拍到的是一種白色不透明、近似球形米粒的固體顆粒,學名叫霰,在下雪前後出現,在北方城市很普遍。此前,淄博地區降雪被說成由於副熱帶高壓控制,上升氣流較弱,對流性不強,雲中的水蒸氣形不成堅硬的冰雹,而是形成了類似雪花狀的軟冰晶或冰粒。

專家們所說的「軟冰晶」、「冰粒」、「固體顆粒」,在北方民間叫「粑粒」,直接下落,不會飄揚。專家們枉顧人們見到的「雜亂無章地向四處飛散」,「飄有白色絮狀疑似雪花」這些基本事實,硬要把雪說成「霰」,往夏季可見的冰雹上靠攏,也真是煞費苦心了。專家的解釋其實是為政治服務的,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說話,受政治鉗制的科學,不會有真知灼見。

近些年來,宇宙太空以及人間自然界異象紛呈,讓人目不暇接。種種跡象表明當今的人們正處於一個歷史上從沒有過的特殊時代,這是一場大變革的前夜,一個全新的世界也許在人們還來不及想清楚時悄然降臨,大家不妨拭目以待。@(//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雨文周:一瞬間綻放的春天
未出道前曾被退貨 阿信單飛雪恥
香港太陽報:南京出現七月飛雪天候異象
奧蘭多回身邊 凱特還是最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