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埃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哈富茲

人氣 44

【大紀元8月30日報導】(中央社開羅三十日法新電)今天病逝開羅內政部醫院的埃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哈富茲,是埃及最著名的作家,寫過五十本小說,十七歲開始創作,一九三九年完成第一部小說。

馬哈富茲在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七年以開羅三部曲|「兩宮街」、「思慕街」與「甘露街」,在阿拉伯文學界異軍突起,之後陸續出版不少創作。

這些描繪傳統都市生活的書籍,敘述埃及半世紀以來,從英國殖民統治到脫離王朝正式獨立以來,不同世代的家居生活。

馬哈富茲曾在開羅大學主修哲學,一九三四年畢業後,擔任大學行政業務數年。

馬哈富茲的小說有半數被拍成電影,在阿拉伯世界上映,生涯撰寫一百多部短篇小說,其中許多印有英文版本。

酷愛流連開羅街頭咖啡廳的馬哈富茲,生前作品素材多取自囂嚷都會的市井生活,刻畫出重要史期獨特的「埃及式」文學風格,因此使他被定義為國家主義者。

馬哈富茲於一九八八年成為首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阿拉伯作家,文學作品享譽世界,隱喻全球社區的人際關係。

馬哈富茲熱中政治,堅守寬容與接納的精神,此立場也讓他的一生充滿爭議。

一九五九年出版的「格貝拉威的孩子 CHILDREN OFGEBELAWI」,因宗教論點模糊遭埃及伊斯蘭教派阿茲哈大學查禁,該書更讓他在一九八0年代帶來不少麻煩,回教基本教義派聖戰組織指稱馬哈富茲應遭譴責受死。

馬哈富茲曾於一九九四年遭回教激進份子刺殺,倖逃過劫難、保住一命。

諾貝爾基金會在宣布馬哈富茲榮獲文學獎時,指出馬哈富茲自「格貝拉威的孩子」之後,展現全新脈胳的第二階段著作期,常將政治論點隱匿在寓言與象徵主義之下。

馬哈富茲曾任公僕,包括任職藝術局審查、電影事業基金會主任及文化部顧問等職務。

雖然馬哈富茲對以色列看法中立,支持因類似論點而遭埃及查禁的藝術同僚,但依舊強烈支持巴勒斯坦大業。

他在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時,把得來的獎金分成四等份,一份留作自己生活、兩份給他的女兒、其餘捐給巴勒斯坦慈善團體。

相關新聞
德國各界強烈關注 《剝洋蔥》提前出版
自承加入納粹黨衛隊 德作家葛拉斯自傳大賣
華勒沙撂話 不是葛拉斯放棄格但斯克榮譽市民就是他放棄
英客機遇炸彈警報迫降意大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