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于止戈﹑畢儒宗綜合報導)國際天文聯會在經過了激烈的辯論後通過了學術界新的行星定義。跟根據新定義﹐冥王星被自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除名﹐降級成為「侏儒行星」。
制定正式的行星定義及決定冥王星的「命運」是來自七十五個國家近二千五百位天文學家參與這次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聯會的主要議題。
國際天文聯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規定任何天體必須符合行星的定義才能被稱為行星。冥王星顯然無法符合這一新定義﹕「任何環繞太陽運行的天體﹐有足夠的質量產生重力﹐壓倒其它堅硬物體的組合力﹐使得該天體能維持一個幾近於圓的形狀及能吸引在其運行軌道附近的物體。」
失去冥王星後﹐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依與太陽的距離排列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一改變﹐將導致許多教科書重新改寫。
國際天文聯會在降級冥王星的同時也新創出了兩個天體分類﹕「侏儒行星」(dwarf planets)﹐長久以來被稱為「次行星」(minor planets.) 及「小太陽系物體」(small solar system bodies)﹐包括許多小行星﹑慧星及衛星均屬於次類。
自1930年發現冥王星以來,科學家就對它的行星身份有所爭議,但一般人還是認為太陽系有九大行星。
去年夏天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家麥可.布朗發現一個比冥王星還大的天體「齊娜」(Xena)。與冥王星一樣,齊娜來自海王星後方迷樣的柯伊伯帶(Kuiper Belt),這個盤狀地帶有數千顆彗星與行星物體。
哈伯望遠鏡測量這個正式命名為2003 UB313的火箭狀明亮物體,直徑大約2300公里,粗略估計比冥王星大了112公里,距離太陽約一百五十億公里,是太陽系中目前已知最遠的物體。
隨著的齊娜被發現,引發科學界對冥王星身份更為激烈的論戰。
多年來將冥王星納入太陽系一直有爭議,天文學家原本認為它與地球一般大,但後來發現它比地球的衛星-月球還小。冥王星在其他方面也顯得突兀﹕它的軌道狹長橢圓;軌道面幾乎與其它八個行星的軌道面垂直;它的運動方式不像傳統行星,反而比較像其他柯伊伯帶的物體。
有些科學家聲稱假如冥王星繼續抱持行星的身份,齊娜就應該成為第十顆行星,畢竟它還大了一點。另一些崇尚單純的科學家堅持只有八顆行星的說法,認為冥王星與齊娜沒資格被稱為行星。
在這次會議之後﹐冥王星及齊娜將被歸類為「侏儒行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