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秉鈞布魯塞爾二十二日專電)正當比利時荷語區的一些人士對官方鼓勵學習華語的立場有所質疑時,一名比利時學人卻認為,台灣在推動漢學採行更符合時代需求的新趨勢,顯然值得學習。
比利時荷文「時報 (De Tijd)」十八日在一項報導中指出,雖然比利時荷語區一直鼓吹學習華語,但漢學系畢業學生的就業機會卻相當少。
時報質疑,「年漢學系入學率增加為三倍;政客們注意到中國強大的經濟力,而不斷地遊說要求將華語納入中學教育,但是,這有用嗎?」
報導並指出,一名荷語區大學漢學系畢業生認為,荷語區對於漢學系畢業生並沒有很大的需求市場。
不過,時報昨天卻在另一項報導中,引述比利時費迪南(Ferdinand Verbiest)學院一名漢學系畢業研究員范赫勒梅胥的觀點指出,台灣在推動漢學上已做了一些符合時代的改變。
范赫勒梅胥認為,漢學應該作些改變以符合時代需求,並指出,在臺灣就已經有這種新趨勢。他說:「因為越來越少人到臺灣讀漢學系,於是臺灣便開始對唸漢學系以外的國際學生提供英語課程;2005年臺灣大學設立農機系博士班英語課程,一名根特大學 (比利時荷語區大學)生物工程系的學生獲得臺灣政府的獎學金赴臺攻讀博士學位,同時也學習華語,預料未來必然有許多人會跟進。」
時報並說:相對於臺灣這種提昇競爭力的作法,比國荷語區的漢學系能作些什麼?也許比利時的大學不應再固執把學生塑造成傳統漢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