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調查顯示:中國品牌鮮為人知

標籤: ,

【大紀元7月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五日電)據最新公佈的一份調查,兩千六百多位參加廣州交易會的外商熟悉中國企業的名稱多過中國品牌,顯示中國品牌缺少國際知名度。

香港「商報」報導,這份調查是中國品牌研究院在今年第九十九屆廣交會期間進行的,調查對象是兩千六百二十九位參加「廣交會」的外商,分別來自法國、英國、德國、美國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問卷設計的第一部分是請參會外商說出曾與自己有過業務往來的中國品牌,並對這些品牌做出評價。結果,接受調查的外商共說出了三千一百零四個中國企業名稱,而這些企業以自主品牌出口的只有一百四十三家。

顯然,外商對中國企業的認知度高於對中國自主品牌的認知度。而針對這一現象,該研究院的鄭學勤解釋說,主要是因為多數中國企業都是為外商OEM(代工貼牌生產),而不是以自主品牌出口。

更加詳實的數據是,廣東省是傢具、服裝、玩具、農產品出口大省,接受調查的外商共說出這四個行業的兩百三十三個廣東企業名稱,但是這些企業只有二十九家以自主品牌出口。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了出口大省浙江省,該省主要出口茶葉、機電、紡織品,接受調查的外商共說出浙江省這三個行業的兩百零四個企業名稱,但是這些企業中屬於自主品牌出口的只有三十七家。

報導說,這份調查數據顯示,「中國製造」名號雖然強大,但是「中國品牌」寥寥無幾。雖然貼牌生產已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擴張中成功概率最高的一種形式。然而,如何把握貼牌生產和創立自主品牌的關係才是大陸廣大企業需要把握的。

報導說,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中國自主品牌的缺失已經成為中國許多出口企業的心底之痛。

鄭學勤分析,由於貼牌生產,中國企業只能賺取微薄的加工費用,而大部分利潤為國外品牌企業賺取。另外,貼牌生產往往因為加工出口量大而容易遭遇國外的貿易壁壘,近來歐洲聯盟和美國對中國皮鞋、電視機等接連採取反傾銷措施,大量的貼牌生產也是被反傾銷的重要原因。

另外,在調查中,中國品牌研究院發現,福建企業具有較強的品牌意識,在包括首飾、陶瓷、服裝、機電、農產品等領域,以自主品牌出口的比例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同時,在中國大陸三十一個省市當中,外商最喜歡福建品牌,排在第二到第十的分別是廣東省、湖南省、浙江省、河南省、山東省、重慶市、江蘇省、四川省和北京市。

相關新聞
【歲時禮俗】 浪漫的中國情人節—七夕
中國文學史演義:謝靈運縱情山水詩
安徽省副省長涉福建彩票案被雙規   
談直航 中國須先放行觀光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