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 亞洲洪澇 歐美熱浪

標籤:

【大紀元7月20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成良、鄭曉蘭/綜合19日外電報導〕歐美多國近日受熱浪侵襲,迄今已知最少有十三人死亡。在亞洲,日本與北韓半島連日豪雨引發山崩、土石流和洪水等災情,估計兩地逾一百七十人喪生或失蹤,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

國際紅十字會表示,暴雨引發洪水及山崩,導致北韓一百多人死亡,一萬多棟房屋遭沖毀,九千多個家庭流離失所。紅十字會已動員兩千三百多名自願者參與救援工作,並將賑災的民生物資送往受災地區。由於北韓當局發布的受災消息甚少,詳細受災情形並不明確。紅十字會也表示,因與當地通訊網路中斷,無法進一步獲知可靠消息。

南韓北部與東部也無法倖免於豪雨肆虐,至19日為止,至少有二十五人死亡、二十四人失蹤。

日本氣象廳表示,由於日本西岸太平洋高壓影響,15日左右起,關東等太平洋沿岸高溫酷熱,北陸至東北等日本海沿岸卻因滯留的梅雨鋒面引進旺盛濕氣,導致連日豪雨成災,各地土石流、河川氾濫災情頻傳。截至目前,連日豪雨已造成日本十人死亡,十三人失蹤。

歐洲單天熱死6人

歐洲則連日高溫,多數地區就像熱帶一樣,一些地方甚至衝破攝氏四十度的大關,至今這波熱浪已奪去至少七條人命,光是18日一天,就有六人因悶熱喪生。

這波高溫讓人想起2003年造成歐洲三萬人喪生的熱浪。當時以法國死亡人數最多,因此這次法國政府絲毫不敢大意。目前法國全國四分之一地區遭受熱浪侵襲,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楚特說,高溫是全球暖化的後果,未來熱浪會更頻繁、更極端。

在18日已出現今年最高溫的英國,氣象預報員說,英格蘭部分地區19日出現攝氏三十九度的高溫。英國倫敦的地鐵系統18日高達攝氏四十七度,猶如大烤箱;行駛市中心地區的巴士溫度更高,高達攝氏五十二度。

繼西班牙西北部18日出現攝氏四十一點五度的高溫後,德國氣象人員警告,20日可能是今年德國最熱的一天,氣溫可能高達攝氏三十八度,7月更可能是一世紀以來最熱的月份。

加州「烤箱」 機場塔台斷電

另外。 侵襲美國的熱浪仍沒有減退跡象,而連日高溫已導致至少六人死亡。在紐約市,中央公園的氣溫上升至攝氏三十五度,而綜合濕度與溫度的「酷熱指數」則高達四十度。市長彭博呼籲市民節約能源,並下令市內辦公室關閉不必要的燈光。而近日紐約市的用電量已創下歷史第二高的紀錄。在加州,拉瓜迪亞機場因氣溫達到攝氏三十七度,導致一條輸電線路故障,連帶造成塔台斷電,使機場航班一度大亂。

印尼海嘯罹難者 增至550人

〔編譯羅彥傑/綜合19日外電報導〕印尼17日下午因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嘯,死亡人數至19日已攀升至五百五十人,另有二百七十多人失蹤。受創最深的爪哇島南部潘甘達朗謠傳還會發生另一場海嘯,加上首都雅加達與鄰近的爪哇島若干地區也發生規模六點二的餘震,居民人人自危。

這起餘震震央位於爪哇西南端外海的巽他海峽印度洋端,高樓的搖晃感明顯,導致許多人從摩天大樓辦公室與住家跑到戶外,所幸無災情傳出。

根據業餘人士拍到17日強震後的若干海嘯驚險畫面顯示,本來兒童還在海上玩衝浪或在海灘上堆沙堡,突然一面水牆直撲海灘而來。印尼媒體現在都將矛頭指向為何當天並無海嘯預警。

17日這場規模七點七的地震引發大海嘯,整個爪哇島海岸線有三百公里遭海嘯侵襲,當地在2004年南亞地震海嘯的大災難中,幸運逃過一劫。這次海嘯威力雖不如2004年,但激起的波浪仍有兩公尺以上,在若干地方逼近內陸二百公尺處,摧毀數十棟房屋、餐廳與飯店。

潘甘達朗鎮19日發生四起規模在四點九與五點四之間的地震,超過一千人高喊「海水來了」,從海灘區一路奔跑,或跳上腳踏車、汽車往內陸逃。自17日強震發生時起算,迄今已有五十二次強烈餘震。

官員表示,自17日下午起,各墳場都有身分不詳或無人認領屍體等著下葬,當局會對這些屍體拍照,讓罹難者家屬稍後前來認屍。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旅遊天氣預報
7月17日國際各主要都市天氣預報
7月17日大陸主要城市天氣預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