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靈:校園暴亂與第三次失業高峰

湘靈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7月2日訊】最近,河南升達經貿管理學院與四川大學均發生學生校園暴動事件,升達是發放畢業文憑與招生時承諾有別,屬於欺詐;川大則是學校亂收費。但如果細究背後原因,可以發現,中國的教育敗象顯現的不是教育問題,而是整個社會向上流通管道已經嚴重梗阻。

  中國近6年以來高等教育持續大擴張,從每年招收一百多萬大學新生猛然擴張至四百余萬,師資、教學設施等無論如何跟不上擴張的需要,質量低下的教育欺詐行為比比皆是。但民眾之所以願意花高價將子女送進大學接受教育,為的是讓後輩獲得一張通往社會中上層的通行證――大學畢業文憑。人們即使知道這張文憑並不真正標誌知識含量,但只要在就業市場有用,學生們也就認了。前些年的文憑欺詐行為雖然出現,但並未釀成特大事端,原因就在於那時文憑還不是廢紙。現在的問題是:大學的出口並未通向社會向上流通管道,而是通向失業之途。

  從90年代末開始,中國大學生就業日益艱難,有了大學文憑之後,還得加上家庭背景與“社會關係”才能獲得一份說得過去的工作。而在縣及縣以下城鎮,除了政府部門與一些水電供應等壟斷行業之外,基本上沒有任何就業門路,於是鄉鎮政府中的職位,包括司機、文秘等在內,幾乎全是縣一級官員子女的就業崗位,這也是鄉鎮政府日見龐大的真正原因所在。

  正因為大學生畢業即失業,來自小城鎮的大學生回去也沒有出路,於是不少人就呆在大城市裏,成為漂流一族,漂在北京的稱為“北漂”,滯留校園的成為“校漂”,被迫回家靠父母養活的謂之“啃老族”。由於寒窗苦讀十餘年也沒有前途,讀大學日漸失去吸引力,在中國的溫州地區,今年有七成的學生放棄高考,走上依靠海外親屬提供機會出洋打工的道路,並認為在美國的唐人街做裁縫也比在中國讀大學強。

  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中國大學生就業率持續走低。2003年,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率降至50%;2004年政府咬牙宣稱要讓大學生就業率達到70%,並將此目標作為政治任務下達給各地政府,但據調查者說,當年的大學畢業生有60%無法找到工作。而2005年的情況更糟,畢業生畢業時找到工作者只有33.7%。而2006年的大學生高達413萬人,比上年增加75萬人,畢業總數為2001年的3倍多,目前無任何跡象表明,今年的就業情況會比去年好。

  中國給世界的經濟發展史提供了一個絕無僅有的案例:在每年經濟高達9%的增長率時,卻伴隨著無法消解的就業壓力。中國正在經歷第三次失業高峰,高校畢業生只是中國沉重的就業壓力之一部分。它反映的只是中國失業問題的一角:在文盲半文盲率偏高的情況下,知識型勞力出現嚴重過剩。除此之外,中國還存在其他種類的勞動力嚴重過剩,比如城鎮新增勞動力、農村轉移勞動力、下崗職工、退役軍人……,種種因素使中國的就業問題成了社會矛盾爆發的火山口。

  中國的失業率到底有多高?政府公佈的數字只有城市失業率,農村的兩億多過剩勞動力從來就不計算在內。按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預計,今年城鎮需要安排就業總量約2,500萬人,而今年新增工作機會僅有1,100萬個。也就是說,城市裏最少有1,400萬人無法就業。

  由於中國的黨政事業機關實行的基本上是鐵飯碗制度,進去的人只要不出失誤和紕漏,就能夠保證飯碗不破碎,所以現在就業壓力最大的是青年人。2005年,中國青聯(共青團中央旗下組織)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佈的《中國首次青年就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15歲至29歲的中國青年總體失業率為9%,高於中國目前6.1%左右的社會平均失業率,72%失業青年長期失業(指失業一年以上)。為了減少富餘人員,中國許多地區實行“4050工程”,即男50歲、女40歲以上退休,而目前,這種“4050工程”正在擴大到“3040”階段,即男子40歲、女30多歲就勸其退休。

  對習慣了專制壓迫且善於忍耐的中國人來說,官僚貪污腐敗並非不堪忍受之事,只有淪落到沒飯吃的地步,社會的忍耐力也就逼近底線。四川與河南校園暴動只是一個信號而已。
  
──轉自《中國人權》(//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湘靈: 外資投資中國媒體業受阻於「政治第一」原則
湘靈 : 中國土地市場為何屢整不靈?
湘靈: 袁偉民被中國政治制度絆了一跤
湘靈: 在中國將腰彎到地面上的外國傳媒與資訊產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