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加拿大就人頭稅像華人道歉

【大紀元7月2日訊】(新唐人熱點互動採訪報導) 聯結收看

關注熱點話題,真誠與您互動。觀眾友們大家好,又到了《熱點互動》節目時間,我是主持人林雲。上週四,加拿大總理哈珀及其它三大政黨的黨魁在渥太華國會山正式的就早年的華人人頭稅問題,公開向華人道歉。這一舉措受到華人社會的歡迎。如何面對歷史糾正錯誤,建立公正和諧的社會,加拿大政府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我們今天就來關注這一話題。今天的特約評論員是大家熟悉的李天笑博士。

主持人:天笑博士您好。

李天笑:主持人好。

主持人:天笑博士,當年加拿大政府為什麼向華人徵收人頭稅,它的背景和原由是怎麼回事?

李天笑:說來話長。這確實是像剛才您講的姍姍來遲,但絕對必要的謝罪或者道歉。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做「過河拆橋」,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典型過河拆橋的例子。在一百二十多年前,當時加拿大正在處於一個上升的階段,需要建立一條東西大的鐵路,就從中國的廣東引來了很多華工,還有早年開金礦的時候,從美國也過來一批華工,大概有一萬八千多人參加了鐵路的修築。

當時的生活非常艱苦,華工幹的是最艱苦的事情,但是得到的工資又非常少,他們都沒有吃蔬菜,吃的是那種很簡單的食物,住在一個工寮裡面。但是在鐵路建成的時候,也就是在一八八五年建成的時候,沒有見到任何一個華工出現在開幕剪綵的典禮上。

主持人:就是通車的儀式上。

李天笑:對,也就是說最後一顆道釘打下去的時候,卻沒有一位華工的見證人。反而在一八八五年之後,加拿大覺得華工的利用價值己被利用完了,血汗詐乾了,就對他們採取徵收人頭稅的方式,你才可以留下來。每個人要做事當時最初是五十元,後來增加到一百元、五百元。我們知道當時五百加元的價值是非常大,當時幾乎相當於一個華工兩年的工資。另外,據說可以在當時的中國城買一到兩棟的房子。所以對華工來說是一筆非常大的經濟壓力,因此很多人就沒有辦法到加拿大跟他們的家屬團圓。

因此這個現狀一直到一九二三年以後才改變,但是這個改變並不是情況好了,而是更加壞了,為什麼呢?因為通過了一個徹底的《排華法案》,就是禁止華人入境,一直到了戰後才取消。

因此這次對華人的謝罪,應該說是加拿大政府對自己良心、對自己過錯的一種認識的表現,同時也洗刷了華人百年以來的恥辱。確實是在加拿大的歷史上,特別是在整個北美歷史上,作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主持人:您剛才說到1923年的時候停止徵收人頭稅,但是到47年的時候才停止《排華法案》。那麼從47年到現在也將近60年的時間了,今天的加拿大政府才來糾正這個錯誤,已經過去了大半個世紀的時間,為何要經過這麼漫長的時間才能糾正這樣一個明顯的錯誤呢?

李天笑:這個我們要從幾方面來看。一個呢,就是加拿大對於人權的關注有一個發展過程。我們知道對華人來說,在49年之前幾乎是沒有投票權,過著一種基本上是二等公民的日子,他們沒有任何的政治權,更不用說從選舉到參政等等,完全是不可能的。

到49年之後,華人就開始大量的進入加拿大。到現在為止,大概在三千多萬人之中,華人是一個最大的少數民族,大概佔到3.5%左右。同時華人也開始大量的進入政界,目前在政府裡工作的就有40多位,在聯邦議會當中目前也有五位。因此隨著華人政治地位的提高,使得華人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就越來越加強。從85年開始的時候,華人開始成立各種團體了,開始為人頭稅的受害者、納稅人,請求政府要進行謝罪、賠償,這是一點。

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看,加拿大政府實際上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壓力。我們知道戰後人權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成為各國的外交政策,特別是西方民主政府外交政策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加拿大政府當然也是這樣。

另外,加拿大政府是一個民選的政府,因此它須要符合民意。當華人整個勢力開始不斷增強的時候,加拿大政府就開始注意到應該把華人對政治的見解以及他們歷史上的冤屈,都應該得到平反,給一個正確的說法。

加拿大政府實際上從90年代初就開始提出各種方案,比方說93年的時候,當時的保守黨穆蘭尼政府,曾經提出過可以用建設紀念館的方式來對華人謝罪。但是由於華人之間對這問題主要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比方說有一種看法認為要賠償到個人,就是平權會的看法;另一種看法認為,就是一種象徵性的、集體性的賠償,主要是加拿大全國華人聯合會。

但是加拿大華人聯合會這個組織背後跟中共有比較密切的關係,因此他們一些跟政府的協議受到人頭稅納稅人以及他們家屬的反對。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加拿大政府也是在左右尋找一種比較好的解決方式,所以一直拖到2006年才得到一個最後的解決。

主持人:不管怎麼樣,儘管是姍姍來遲,畢竟今天是正式的向華人道歉了。那麼今天加拿大政府勇於去面對這個歷史,和政府過去犯下的錯誤,那您覺得這件事情的意義何在?

李天笑:這個意義我覺得是非常大的,為什麼呢?一個政府,如果是一個民選的政府,不管它在歷史上犯下怎麼樣的錯誤,是大是小,它都要根據民意來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樣的話呢,只有認識到這個錯誤以後,它才能為將來自己所做的東西做一個鋪墊。

主持人:不再重犯這樣的錯誤。

李天笑:對。這是一個很根本的,在民主社會當中這是一個非常根本的東西。我們知道很多西方的政府都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比方說,在美國當時馬丁路德.金的民權運動,最後肯尼迪政府同意了,向民眾做出了讓步,最後得到了承認,黑人的權利;甚至在更早的時候,我們看到美國黑人的南北戰爭之後,也取得了自己的權利。

因此,在一個西方民主政府當中,對於人民的態度完全根據…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民權的政府,所以它必須向人民負責,有的人認為就是它是一個怎麼樣怎麼樣自由民主,但實際上很根本的一點,就是它是一種相輔相成的,它的權利來自於民眾,所以它必須向民眾負責。

主持人:做為華人來講,我們當然關心華人社會,我們知道中國在中共執政這幾十年的歷史當中,它其實對自己的人民犯下了很多的罪行,還不是對其它的主義了。那麼,您認為加拿大政府今天對華人當年不公平法案的道歉,這種舉動對今天的中共政權有什麼借鑒之處呢?

李天笑:我覺得是有很大的借鑒的榜樣作用在。比方說,當時裡邊我覺得有兩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一個民主的政府它就是必須要符合民意,因為它的權利來自於人民;另一方面講,民眾具有選票,有問職的權利,就是政府有認錯的義務,民眾有問責的權利。

這一點來說,我覺得也不用多講什麼,比方說是清明政府、和諧社會,用不著講,只要真正的按照民眾的要求去做,比方說,「六四血案」這麼多學生死去,他們的母親不斷的在向政府申訴;另外,在「文化大革命」中有這麼多人受到無辜的冤屈,他們的家屬基本上沒有多少人得到任何經濟上的賠償。

另外,我們再追究到更前面,從四九年開始,歷次政治運動中,有多少人受到牽連和株連,受到了迫害,死去的有八千多萬,這些人也沒有得到認真的賠償,甚至對他們有沒有一個正確的說法,政府在這方面其實做的都是非常的馬虎,或者是基本上都是在掩蓋過去的罪行。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加拿大政府做出這麼一個平反或者是他們叫做「承認、道歉、平反」,實際上是給所有世界上的政府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

主持人:有人會這樣說,說加拿大政府它還是一個民主的政府,它糾正這個錯誤都用了大半個世紀的時間;對於中共現政權來講,指望它在短時間內糾正自身犯的錯誤,有這種可能嗎?

李天笑:我覺得時間不在於長短,不管罪行或錯誤是什麼時候造成的,都有必要進行認錯、悔改。比方說,加拿大政府實際上它是對一個少數的族群,就是說它的政府實際上是由多數的民眾選上去的,華人只是少數的族群,而且事情已經過了一百多年,它尚且能夠對一百多年前的事情進行反省。

但是,中國我們看到這個事情都是新鮮的,剛剛發生不久的,比方說汕尾的事件,汕尾血案,十幾二十名民眾被武警打死;另外,像過去萬洲的事件、中國文革事件、六四還有現在迫害法輪功等等,這一系列的血案都是新鮮發生的,很多的民眾都是記憶猶新,而且很多人還繼續受到迫害。

中共政權和加拿大政府相比較的話,更有義務對民眾進行賠償,重新恢復他們的名譽。但是中國政府做了什麼了呢?什麼都沒有做!目前來說,仍然繼續在用原來暴力的手法和掩蓋罪行的謊言,利用媒體遮蓋的手法來繼續進行統治。換句話說,它對過去的手法不認錯的話,也就是認為它是對的,會繼續用暴力和謊言來統治;換句話說,將來就沒有穏定,也談不上和諧。

主持人:但是,有的朋友他會認為現在中國經過經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改善,過去的歷史就不要再去追究了,我們還是向前看。您認為這種觀點怎麼來看呢?

李天笑:我覺得誰也沒有想要追究歷史,是吧?你看二次大戰的時候,日本人侵略中國,很多民眾都不願意再去想這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它不能夠流去啊,它抹不去啊!事實上,中共在「六四」當中對這麼多人進行屠殺,你看「六四」那些家屬,家裡面死了人他能夠忘掉嗎?

現在有很多民眾他們的家被拆了,母親和父親被抬出了拆去的廢墟,這些人他沒有地方住,他能夠不上訴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不是說民眾願意去記,而是中共政權它確實是應該為老百姓著想,為他們的生計著想,為他們的生命、政治權利著想。所以說如果它繼續用過去的手法,將來實際上也是會持續這樣的政策,使得老百姓的日子過的更不好。換句話說,過去的作法不得到糾正的話,那麼民眾的生活也不可能得到改善。就是這麼一種關係。

主持人:我們的時間到了,感謝您參與我們的節目。觀眾朋友們,有句話叫做「忘記了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如何面對歷史,如何面對現實,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思考。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熱點互動》節目,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7/2/2006 5:55:32 AM)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外籍女子京車站反青藏鐵路
台灣參與建造加法夏望遠鏡紅外線相機今啟用
Canada Day 楓葉之國的生日
加拿大總理宣佈國慶日起減少消費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