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2006年7月12日華盛頓報導)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警告說,中國將近一半的化工廠對環境構成重大風險。如果不採取有效的風險防範措施,將無法遏制環境事故激增的勢頭。長期研究中國環境問題的專家說,如果不理清產權關係,中國的環境問題就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在去年11月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之後,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對全國化工石化項目環境風險展開了調查。
*化工石化行業存在嚴重佈局性環境風險*
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星期二向新聞界通報了有關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在7555個化工石化建設項目中,81%設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區等環境敏感區域,其中45%為重大風險源。
潘岳表示,中國的化工石化行業存在嚴重的佈局性環境風險,這是去年以來突發性水環境污染事故激增的根本原因。他說,這些環境風險,是過去數十年中因產業佈局不合理累積而成的,無法在短時間內徹底解決,只能通過加強環境安全防範措施,調整產業結構逐步予以補救。
*鄭義:民眾缺乏動力對抗環境污染*
長期研究中國環境問題的旅美作家鄭義表示,他對這個調查結果一點也不感到驚訝。他說,儘管中國的環境污染對公眾健康造成威脅,但是由於中國的產權關係不清,民眾並不覺得他個人的利益受到侵害,因此無法形成抵制污染的強大力量。
鄭義說:“這種模糊的產權使民眾對抗環境污染的動力和能力都減弱了。所以在中國,只要產權不清楚,污染問題是沒法解決的。你得有非常明確的產權關係,那麼這些問題才會受到非常強有力的制約,否則你只是一般性的說,中國的空氣污染使大家的壽命都減少一點。這個東西,它不能形成非常具體的人民捍衛自己利益的運動。”
在中國接二連三發生的河流污染事件迫使好幾個城市中斷向幾百萬人口提供用水之後,長期受到忽視的環保問題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鄭義:環境是經濟利益問題
《中國之毀滅》一書的作者鄭義說,中國當局現在的確對環境問題更加重視,環保總局對環境問題的監測也比以前做得更好,但是他認為,這是由於利害關係所導致的。
他說:“關鍵的一個是,由於互聯網的出現,有些環境災難像以前那樣完全封鎖也比較難做到,這是一條。另外還有一個,包括環保總局揭露這方面的東西,它有一個利益在裡頭。出了環境問題,你要拿環保總局的人開刀。那環保總局會說,這個問題不是我不抓,這個問題我們一直在叫,我們一直在努力,但是我們權力有限,我們做不到。所以它必須要把這個真實情況儘可能的捅出來。”
他強調說,環境問題並不是一個思想覺悟問題,也不是一個道德品質問題,而是一個經濟利益的問題。
正是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慮,中國的地方官員只注重經濟增長,而對環境污染問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是考核他們政績的硬指標。
*鄭義:對環境改善前景感到悲觀*
今年4月,溫家寶總理說,政府將開始讓地方官員對污染問題負責而且把他們實現環保目標的能力作為陞遷的基礎。溫家寶表示,在減少污染和增加森林覆蓋面等2000年設立的20個目標上,中國連八個目標都沒有達到。
旅美作家鄭義說,儘管中國當局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視,一些人還是真心實意的想扭轉局面,但是他仍然對環境問題得到改善的前景感到悲觀。
鄭義說:“它是一種制度性的問題。你如果是不從制度上去解決,那是不行的。但是你要一旦在制度上解決了,那現在的政治結構就受到衝擊了。你把財產給了人民,產權清楚了,那貪官污吏從哪兒弄錢去?”
鄭義把環境問題比喻成一輛在山坡上失控而向下滑的車。他說,現在中國連減緩它加速向下滑的速度都很難做到,更不用說讓它停下來或是重新回到原來的位置上。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