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費漲幅超出國民收入增長速度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10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希望採訪報導)據中國《小康雜誌》的報導,中國近20年期間,大學費用已經上漲了25倍。學費漲幅遠遠超過了國民收入增長速度。從支付能力看,中國現階段的大學支出是世界其他最高大學支出國家的3倍以上。

《小康雜誌》的報導說,20年前,大學學費為每年200元,現在已經上漲到平均每年5000元。1994年至今的10餘年間,國民人均收入增長不到4倍,學費漲幅卻遠遠超過了國民收入增長速度。在2006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孫繼業也提出,高等教育收費過高,已經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

根據《小康》調查資料顯示,教育花費占農村和城市家庭收入的比重分別達到了32.6%和25.9%。而在世界發達國家,公立大學收費的水平是受到嚴格限制的。美國的大學學費僅占其人均收入的1/6左右,英國的大學學費僅占其人均收入的1/10。在德國,公立學校學費基本上一律實行免費。而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古巴與朝鮮,學費也是非常低的,有的甚至也是免費的。

就為什麼中國大學學費近些年會如此節節攀高這個問題,《小康》雜誌援引前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在做客中央電視臺《決策者說》時的講話說,影響教育發展的最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政府的投入滯後於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楊大力教授就中國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資說—

楊大力:「幾乎所有的大學都是收費的,的確是有一些貧困地區的學生沒有錢上大學,他們父母收入相當低。一方面政府為了發展高等教育的話,當然收一筆學費變得合適的。從總體來講,有些學校比如像北大、清華學費收得也相當低的。在另一方面也跟各學校的擴張有關係,最近幾年,可能很多學校擴張的夠快,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財政壓力、在經濟上的壓力就特別大。」

1993年頒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國家提出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20世紀末達到4%,但這一目標至今未能達到。報導援引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每年對教育的投入,不僅低於世界發達國家5%~6%的水平,也低於發展中國家4.4%的平均水平,人均教育經費的開支比烏幹達等非洲貧困國家還要少。美國互聯網雜誌《中國事務》主編伍凡先生表示,教育不應該產業化。

伍凡:「教育不能產業化,中國把教育當成一個產業,當成賺錢的一個路子來走,這絕對是錯的。教育是一個公共事業,是為了整個全社會、全國、全民族創造人才,創造新的生產力的一個重要的一環。國家不投資的話,光要老百姓來投資,達不到這目的的。一個大學學生至少四萬到五萬,可能還更高。很多農村或城市人民,繳不出學費,怎麼辦呢?國家那些貪官污吏,貪污得那麼多錢,為什麼不給中間拿一小部分給學生免費或貸款長期還。」

專家指出,中國不但教育經費的不足,行政部門還擠佔和挪用教育經費,最終將惡果轉嫁到了學生身上:學校不得不向學生收取高額學費,巧立名目進行各項「亂收費」。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維繫中國高等教育正常運轉的經費大約需要4000億元,而國家現有的實際投入只有800億元,高校現在向銀行借貸的總金額已經超過了1000億元,差額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高校靠收學費填充的。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中國高等教育日常運行成本中實際上學生分攤比例達44%,而國外通常在15%左右。

還有專家指出,目前的高等教育費用從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鄉之間的鴻溝。《小康》雜誌援引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2004,中國教育不平等狀況藍皮書》一文作者張玉林的話說,「高等教育市場」幾乎成為一個全國統一的市場,不同地區同一層次的高校收費標準幾乎相同,與醫療收費一樣,這種收費標準沒有考慮到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巨大收入差距,從而導致了那些低收入階層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困境。從某種意義上講,高等教育不是在幫助縮小而是在拉大城鄉差距。

(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關心功課不好的孩子
李家同:我們應該重視技職教育
李家同:消費主義氾濫,人格滅頂
李家同:回流教育要有所準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