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康琳/文、攝影﹞每個晴和的週末下午,總會在住家附近的街角,看到一輛小發財貨車,停靠路邊,就著簡單的小桌椅及工具箱,一位老師傅專注的做起了修補鞋子的服務業。有時由老伴陪著,有時則是孫子相伴,在熙來攘往的車流喧囂中,他們完全不受煙塵噪音干擾,一坐三四個鐘頭,彷彿一幅別有意趣的靜態畫。
黃師傅今年已78歲,大可在家含飴弄孫、安享晚年,但老人家卻婉拒兒女的勸阻,堅持要「活動」─「活著就要動」的生活哲學。每個星期,有六個半天,輪流在高雄幾個固定街頭駐足,持續他從事了幾十年的老行業。
他十五歲開始從制鞋學徒做起,幾年後出師開店,為人訂做皮鞋,憑著一雙好手藝,不僅養活了八口之家,他慢工細活的品質,還曾經使他的店號遠近馳名。老師傅提起往事,忍不住笑逐顏開,他說他的客戶曾遠從日本前來尋訪;多年前,遇到一位老先生,盛讚他打造的鞋子,經久不壞,已經三十年了,還很耐穿。
十幾年前,老人收了店面,改做較為輕鬆的修補工作,找上門來的客人還是很多,在他手裡,無數雙鞋子得以」起死回生,延年益壽」,而這正是目前社會最需要倡導的愛物惜物以及環保觀念。
這是一門逐漸式微的行業,老師傅賣的不只是手藝,還有他的誠信,他把工作當成藝術一般,用心經營,才能終始如一、樂在其中。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質樸堅毅、勤勞節儉的精神,為兒孫輩樹立了最好的身教典範。
在週末的午後,21歲的年輕人,從軍中休假回來,不做呼朋引伴,成群結伙的逍遙游,卻甘於陪伴在祖父身邊,一塊做著穿針引線的修補粗活,小人物的可敬可愛,從年輕人憨厚樸實的笑容裡,得到最好的說明。
修鞋祖孫倆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