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15條出臺 十城市樓價不降反漲

中國政府新措施促房地產市場降溫

標籤: ,

【大紀元5月30日訊】中共政府前日(29日)出台地產15條宏調細則,本意原在控制樓價。然而昨日內地地產股非但沒有應聲下挫反而出現上漲甚至漲停版,本報駐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大連、成都、重慶、廈門、南京等10市記者連線調查發現,這10市房價不降反升,讓人大跌眼鏡。

據文匯報報道,內地二手樓市出現降價急售,欲趕在明日新策執行之前脫手。

專家雖然認為樓價反升不正常,但也同時承認新政策會在某些方面反過來刺激漲價,因此中共政府很有可能將會再出台新的地產調控政策。

(美國之音記者:許波2006年5月30日華盛頓報導)中共政府繼續推出新措施,抑制不斷上漲的房地產價格。分析人士指出,政府的新政策基本上屬於行政手段,短期內能產生一定效果,但卻無法消除導致中國房屋價格不斷上漲的長遠因素。

中共國務院建設部等九個部門星期一聯合推出進一步抑制房屋價格的15項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內容包括:為控制房價過快上漲,個人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30%;為抑制投機和投資性購房需求,對於購買住房不足五年轉手交易的,銷售時按其所得的售房收入全額征收的營業稅由目前的2%提高到5.5%。新政策還包括限制豪華住房建設,重點發展普通商品住房的措施,包括從6月1號起,凡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房建設,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所佔的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

*房地產價格上漲勢頭猛*

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是中國政府擔心經濟過熱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官方統計數字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深圳房價比去年上升了35%,北京上升了15%,大連市的住房價格上升了10%。國務院向地方政府下發的簡報說,房屋價格在各類生活資料消費價格上漲過程中佔有突出地位,群眾開始報怨住房價格的上漲已經超出了普通老百姓所能承受的水平,房價過高正在威脅著中國社會和金融的穩定。

中國經濟學家、北京天則研究所理事長茅於軾在接受中文部採訪時說,中國的土地資源緊缺和居民收入的兩極分化狀況決定了房地產價格在今後一段時間裏還會上漲。

*中國房地產市場畸形發展*

茅於軾教授說,國務院新出台的政策看起來很有力,也許在短期內能夠起到抑制房價上漲的效果,但是基本上都屬於行政手段,即使是經濟手段,也是通過行政方式表現出來的,因此從長遠看來,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房地產畸形發展的現狀。

茅於軾說:“房地產上升的基本原因並沒有取消,國務院的措施並沒有弄清楚最基本的原因是甚麼。我剛才講了幾點,一是中國土地特別缺,二是中國的收入分配非常畸形,三是中國經濟和收入增長很高,有錢人手裡很有錢,最後是這些資金沒有其他的流通渠道,只能去買房。所以房價自然就貴起來了。”

*農民失去土地住房被強行拆遷*

茅於軾教授認為,中國扭曲的收入結構表現在房地產市場,形成大家對豪華住房趨之若騖,而普通房屋卻無人問津,這種市場供求關係是無法通過行政手段來改變的。他說,比如國務院的新政策規定,在新開發的住房建設項目中,90平米以下的房屋要占70%以上,但是這種政策實際上就沒有考慮到中國目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的現實。

近年來中國豪華住房和大型基本建設的快速增長,使得許多農民失去土地,許多城市居民住房也被強行拆遷。開發商專注於建造豪華住宅,滿足了一小部份白領階層和社會精英的需求,但是卻在中國城鄉各地引發了許多民眾抗議事件。

樓價不降反升四大原因

 1.土地供應和開發建設面積比例限制令,將使市中心範圍內的大戶型房產成為奇貨可居,高檔樓盤價格將不降反升。

 2.新政策雷聲大雨點小,看似力度大,實則未中蛇七寸。如果沒能「說到做到」,樓價就會「越壓越漲」。

 3.「延長營業稅徵收年限」規定,影響和限制了正常的二手交易行為,降低了商品房的流通性,反而容易造成二手房交易成本增加和房價上漲。

 4.很多大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具有全球性,大量外資參與其中,新調控沒對外資設限,所以市場需求持旺。從長期來看,房價不僅難跌且更易上漲。

樓市火爆背後「七宗罪」

1.地產寡頭,聯手操控樓價。

 ■大發展商大量囤積土地,廣州今年推出850多萬平方米的土地供應,不及廣州排名前五位的地產寡頭任何一家的土地儲備。

2.發展商「捂貨」,造成供求緊張。

 ■發展商故意放慢開發速度及放慢銷售速度,以致貨量減少。

3.商品房成本與樓價無掛鉤。

 ■由於在實施土地公開拍賣制度前,發展商取得土地成本十分低廉,之前低廉土地成本並未反映在現時高企的樓價,按市道定價的發展商「食水很深」。

4.發展商故意拖慢工程。

 ■就算政府以不放地來試圖逼出已批出的土地,但發展商總有應對措施,儲備土地漸成趨勢。

5.商業地多、住宅地少,供地結構不均衡。

 ■政府公開出讓土地計劃中缺乏住宅用地,成為業界最大詬病。

6.官方態度曖昧:一會說虛火、一會說正常。

 ■信息不透明,樓市疑竇重重;政府與發展商關係複雜,使得其在某些立場上搖擺。

7.收緊銀根對發展商影響不大。

 ■發展商通過內部認購收取預付款緩解資金壓力;有些地產商以上市來獲取更大資金來源。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水泥行業現歷史性巨虧 產量創13年新低
分析:刺激政策難持久 中國經濟需結構性改革
【財經非常道】美國降息 為何全球都鬆口氣?
黃金價格再創新高 對經濟意味着什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