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6日訊】
沈括,字存中,生於宋仁宗天聖九年,浙江錢塘人,父親經科考中進士,當了地方官,沈括自幼隨父親遊歷四川、福建、河南、江蘇等地, 耳濡目染之下,對各地政經頗為瞭解;二十一歲時,父親去世,他守喪二年後,以父蔭當上沭陽縣主簿,因治理沭水水患有功,不久便升為江蘇省宣州寧國縣縣官,後又調任河南宛丘縣,沈括利用餘暇潛心於醫學及音律的研究,在宋仁宗嘉祐六年完全了「樂論」一書。
沈括在三十三歲時考中進士,在揚州當司理參軍,後來又到朝廷任館閣校勘,由於宮內有豐富的天文資料,沈括的工作又很悠閒,讓他有充裕的時間來閱讀這些書籍,不久因學有專長,被調升為太史司兼司天監,司天監是主持天文曆的工作,沈括於是把平民出身的曆算家衛樸,推荐到司天監,改進了許多天文觀測儀器。
宋神宗熙寧五年,沈括受命整治汴河,他徒步進行勘察,從忭京到泗州做了地形測量,製成第一張立體地圖,其所著「圩田五說」就是此時完成的,這是他在水利方面的代表作。
翌年,為了防患契丹入侵,沈括又研究軍事、物理、數學、地理,完成了「邊州陣法」等軍事著作;熙寧八年,沈括受任使遼談判代表,於沿途考察山川地理,寫成「熙寧使虜圖鈔」。
神宗元豐四年,西夏入侵,沈括啣命督軍,但其後被貶,貶謫途中,在延州發現了石油,今日之石油即沈括所命名。
沈括一生閱歷豐富、著作等身,元代「宋史 沈括傳」云:「括博學善文,於天文、方志、律曆、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其晚年所著「夢溪筆談」,是迄今世界上「中國筆記」中被研究最多的一本,成為中國科學史研究的重鎮。該書內容博雜,內含十七門,依序為: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權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議謔、雜誌、藥議。近五十年以來,漢學界對「筆談」的興趣,大多集中在「科學技術」的部份,英國的中國科學史大師李約瑟,稱該書是中國科學史的標竿,在其名著「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中,時時以之為評論對象,沈括在其他方面的研究反而被忽視了。
其實在「夢溪筆談」裡,也有許多有趣而富哲思的故事,沈括寫了一個三十年不出門的人,這個人名叫杜五郎,北宋潁昌陽翟縣人,沈括派孫軫去拜訪他,孫軫問他不出門的原因,杜五郎卻認為村民言過其實,指著門外一顆桑樹說:「十五年前亦曾到此桑下納涼,何謂不出門也?」認為自己「無用於時,無求於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杜五郎是靠擇日賣藥維生,這樣的工作確也不用出門;等到兒子成人以後,能夠種田耕作,杜五郎不再從事醫卜業,這樣一來,既不出門又沒有工作,那怎麼打發時間呢?他的回答是「端坐耳,無可為也。」,孫軫心想不可能呆坐一整天,問它是否有讀書的習慣,杜五郎說:「二十年前,亦曾觀書。」
他的兒子也有特異之處,不僅「質性甚淳厚」而且「未嘗妄言,未嘗嬉遊。」當他到城裡購買日用品時,杜五郎竟然「可數其行跡,以待其歸。徑往徑還,未嘗旁遊一步也。」像杜五郎這樣不合時宜的怪人,經孫軫拜訪後認為他氣質不俗,是一位有道之士,沈括在半夜未寐處理公務至疲累不堪時,卻因聽聞其人其事而「不覺肅然頓忘煩勞。」杜五郎這種無欲無求的生活,超脫塵俗的心境,或許正是沈括畢生追求的夢境。
沈括說,他在三十歲時,「曾夢至一處,登小山,花木如覆錦,山之下有水,澄澈極目,而喬木翳其上。」他很想在那裡住下來,往後幾乎每年都夢到那個地方。十幾年後,沈括被謫貶宣城,有個道士對他說「京口山川之勝」處有人要賣地,沈括也沒去看那塊地,就把它買了下來;後來,沈括路過京口,順便去看當年道人替他買的那塊地,讓他大吃一驚,竟然是夢中所遊之地,沈括大嘆一口氣說:「吾緣在是矣。」於是他就住到那裡去了。「築室於京口之陲,巨木蓊然,水出峽中,停縈杳繞,環地之一偏者,目之『夢溪』。」
沈括一生宦海浮沉,走遍名山大川,終於找到了他的「夢溪」,並以神奇的夢境,作為自己著作的書名。@*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