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我知道的「同一首歌」的內幕

人氣 21
標籤:

【大紀元5月25日訊】幾天前,在一晚會中,一位媒體人士卡拉OK 唱起了《同一首歌》,並說代表舉辦活動的團體(該團體成員多為早年從台灣來)獻歌。但需要提醒社區的是,「同一首歌」並不同於其他歌,有著讓人驚詫的內幕。

  一首被迫要與強暴者同唱的歌

  1999年7月中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鎮壓法輪功以後,2000年「同一首歌」成為對法輪功學員信仰迫害的一個重要部份,以及中共官員和警察慶賀暴力洗腦轉化得逞的標誌,被610辦公室推廣到大陸各勞教所。

  被從中國監獄營救來美的法輪功學員王惠敏表示,「每當聽到『同一首歌』時,就會有被強暴後,還要被迫與強暴者一起歡呼的感覺;這種感覺喚起我心靈深處最痛苦的回憶。」

  現住紐約的法輪功學員王惠敏在廣州槎頭勞教所被關押期間,經歷各種洗腦,刑罰包括手銬、腳鐐、棍棒等。勞教所為了給法輪功學員洗腦,強迫法輪功學員唱「同一首歌」。王惠敏因為拒絕唱歌,被單獨關押,不許睡覺,坐小板凳,最後導致臀部潰爛。在無休止的肉體與精神的折磨下,王惠敏幾乎崩潰。

  曾在中國監獄遭受酷刑折磨的法輪功學員李偉勛表示,「在監獄中,一聽到『同一首歌』就知道有法輪功學員正在被酷刑和被洗腦,或有法輪功學員被轉化。」

  主管迫害法輪功的中共「610」密令舉辦「同一首歌」演唱會

  也許紐約的社區並不陌生這個歌的名聲,主管迫害法輪功的中共「610辦公室」去年下令在北美舉辦「同一首歌」演唱會,該指示秘密下達到相關中共使領館。

  據加拿大中文媒體1月14日報導,為協助籌辦「同歌」而少眠少休的中國駐多倫多總領事陳小玲表示,6星期密集式地籌備「同一首歌」令她感到疲累。在演出前一天的綵排,陳小玲也親自趕到現場督陣。

  演出當天,中共駐加大使盧樹民及陳小玲參加並講話。演出後,多倫多總領館和中共外交部的網站均進行報導。顯然這是一項外交部和中領館的政治任務。

  央視原計劃於2006年1月23日晚間在曼哈頓Radio City舉辦「同一首歌」演唱會,22日、23日一些人權團體和法輪功學員在劇場外舉辦新聞發佈會、抗議活動,告訴紐約市民「同歌」背後的欺騙和洗腦內幕。

  評論家凌峰指出,1990年這首歌譜出後被廣泛使用。1989年,六四屠殺剛剛過去,血跡未乾。這首歌被用來粉飾太平,欺騙國人與世人,是不折不扣的統戰歌曲。其中有兩句是「鮮花曾告訴我你怎樣走過」、「甜蜜的夢啊誰都不會錯過」。不用問死難家屬,就是北京市的普通市民也會告訴你不是鮮花而是鮮血,不是甜蜜的夢而是惡夢。若干年後,這首歌又成為鎮壓法輪功,對勞教所裡折磨法輪功學員的歌曲﹔如今,再搬到海外,要享受了自由民主的海外華人,特別是來自台灣的人們,與中共的獨裁者唱同一首歌。

  這次「同一首歌」在紐約的演出,《世界日報》刊登廣告稱其為該演唱會「唯一」贊助媒體,大力宣傳,領導出來站台,實在耐人尋味。

  歷史會記住

  1935 年,德國電影界的女王萊妮.里芬斯塔爾拍下了《意志的勝利》,為希特勒納粹打造完美的藝術形象。1936 年,她又拍了《奧林匹亞》,為希特勒的第三帝國進行大眾催眠與國際宣傳。在萊妮.里芬斯塔爾大力吹捧希特勒的時候,希特勒卻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性的屠殺,並積極開始了對全人類帶來沉重災難的「二戰」的準備。儘管這兩部影片都有極高的藝術造詣,它們沒有能夠掩蓋銀幕下的罪惡。希特勒的暴政最終滅亡,而萊妮.里芬斯塔爾也沒有逃脫歷史的追究,世界永遠都沒有原諒她。

  讚美納粹當年的聲音是大過反對的聲音的,但納粹集團倒了,所有納粹罪行被揭露出來時,也讓許多大公司和當時社會有聲望的人大失顏面。十幾年前,420萬退黨團已使蘇共解體,比納粹還殘暴的中共,如今退出它的已超過千萬,我們正面對一個重大歷史變化,對浩浩蕩蕩的世界潮流應該有信心。

  高智晟律師為法輪功三致中國當局的公開信在網上廣為流傳,震撼了無數國人,掀開了中共在如《同歌》中所唱的「春風化雨」般的「轉化教育」背後之無邊罪惡的一角,他在信中寫道:「我們窒息般地聽取了一個個在這場迫害中死裡逃生,有的是多次從死裡逃生的受害同胞口述真相的過程,其情其景,縱使魔鬼亦會為之動容。曠古、曠世的血腥場面,兇殘的人性,慘絕人寰的折磨手段。」

  歌本無罪。利用此歌欺騙海外善良人們的中共,其罪無邊。筆者無意於讓不知情者難堪,但如果將來後人指問我們:當如納粹般戕害同胞的伴奏曲響起時,你們是在斥責罪惡還是與邪惡同歌?

  我尊敬的社區長輩和朋友們,請問,我作為知情者,該不該說出這一切﹖(//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紐約共和黨議員籲推翻《綠燈法》 擋無證移民辦駕照
曼哈頓華埠火災老樓受損 社區人士為善後支招
FBI要破解紐約市長手機面臨挑戰
大馬政府為僑民更新身分證 旅美聯誼會助預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