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Erin編譯報導)5月12日,原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因研製「漢芯」系列芯片過程中造假而遭學校撤職。這件醜聞反映了中國想由製造業升級為創新經濟實體的困境。
中國跨入工業化的第一步的確讓世人印象深刻,製造和裝配的能力幾乎涉及每一初級產業。現在中國更是急欲邁入科技經濟,希望開發出複雜的系統,諸如電腦微處理機、核能工廠、汽車工業等。中國領導者更希望能朝“創新社會”邁進,創造出中國自有的技術。
然而嘗試把100年的經濟發展歷程壓縮至20年,無疑的,對於中國經濟會造成重擔。創新研發比表面上看起來要困難多了,即使主要的工業國家,如日本、德國、法國,都經歷了一段艱難時期才達到今天的領先地位。
中國的財政壓力層出不窮。五月初,安永全球 (Ernst & Young Global)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銀行體系的不良貸款(Nonperforming Loans)已達到9110億美元,比2002年的4800億美元還要上升許多,這也就難怪中國為什麼要如此大費周章的儲備外匯,中國外匯存底已達8750億美元驚人的地步。
安永全球為中國四大商業銀行其中一家的審計單位,其報告自有其獨特的權威性,但在中國人民銀行的抗議下,安永全球撤回該報告。
然而,其他單位的報告也和安永全球撤回的報告相似。麥肯錫全球研究所最新的報告顯示,中國銀行體系中,73%之資金貸放給完全國營或部分國營的企業,卻僅創造25%之產值。這些貸款很可能成為呆帳或只有小額的回收。國際貨幣基金也表示,仍有許多的資料是被隱藏的以致無法如實呈現中國嚴重的經濟問題。
假設中國公開的原始資料屬實,中國成為工業國家的初步成就看起來是真實的,但是對於持續發展的下一步絕非他們所設想的如此一蹴可幾。
(資料來源﹕商業週刊)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