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信義區.虎山稜線步道(奉天宮步道)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32
標籤:

新春期間,各大風景區都人滿為患,景點愈出名,塞車愈嚴重,不如在家附近爬山,可省時省力。今天趁著風和日麗,前往住家附近的虎山稜線步道。這條步道是南港山、四獸山一帶的所有步道當中,離家最近、最容易親近的登山步道。

虎山


虎山是丘陵地形,地勢不高,大約一百多公尺而已,山勢宛如一隻趴著的老虎。虎山是數百萬年前造山運動地層推擠造成的,地勢為西高東低傾斜岩層,形成所謂的單面山的地貌。西面的山頭可看見裸露的巨岩及懸崖峭壁景觀,東面則是平緩傾斜的山坡。

虎山稜線步道登山口,位於奉天宮左側。


虎山稜線步道貼近西面高處,居高俯臨,信義區就在山腳下,高樓公寓鱗次櫛比。若是選在黃昏或傍晚時上山,夕陽餘暉,夜幕漸沉,華燈初上,萬家燈火,欣賞夜景的氣氛最佳。

虎山稜線步道走於虎背之上,登山口的奉天宮位於虎尾。由奉天宮起登,由虎尾爬上虎背,然後抵達高處的虎山峰,步道長約1034公尺,路程短,來回約一個多小時即可走完。

奉天宮


虎山的登山口從福德街221巷進入,上斜坡道後,左側為瑠公國中,右側為奉天宮。瑠公國中的原址昔日曾是一座大陂池,稱為「中陂」,是五分埔一帶農田的主要灌溉水源。「中陂」也是我們中坡地區地名的起源。

我國小至國中階段,這座大陂池還存在,陂岸經常有釣客在此垂釣。夏日時,陂池也是附近孩子戲水及游泳的好去處。民國六十七年(1978年)左右,瑠公農田水利會將中陂土地捐贈給市政府,陂池被填平,興建學校。而為紀念瑠公圳創始人郭錫瑠,於是將學校命名為「瑠公國中」。

三十年前,奉天宮只是中陂旁一間不起眼的小廟而已,如今卻已發展成為大廟,殿宇宏偉瑰麗,與附近的「慈惠堂」,都成為信義區著名的道教寺廟。

九龍吐珠壁。


奉天宮祀奉玉皇大帝,所以又名「天公廟」。廟宇經過三十年來不斷的增修,已有相當的規模,殿內柱石及天花板充滿各種繁複華麗的雕飾。我曾看過有線電視某一鄉土旅遊節目曾介紹奉天宮的廟殿,特別是著名的「九龍吐珠」銅壁。整個銅壁牆面上雕塑九龍吐珠爭輝,成為奉天宮自詡的雕飾景觀。從奉天宮的山門拾階而上,來到大殿前的廣場,在入口處即可看見這一件銅雕作品。

新春期間,奉天宮顯得相當熱鬧,香客不斷,香煙裊裊。

龍山洞,昔稱「日本洞」


虎山稜線步道,又稱為「奉天宮步道」,登山口就位於奉天宮的左側,從主殿與香客大樓之間的走道進入,就可看見登山口的石階步道。石階陡上一百二十幾級,便來到了「龍山洞」。

「龍山洞」舊稱「日本洞」,是日據時代的遺跡。二次大戰末期,當時日軍在虎山的這處巨岩鑿出一座碉堡機槍陣地,以做為防禦之用。不過並沒有發揮作用,日本就已戰敗投降了。台北城也倖免於淪為戰場。

我小學、國中之間,常爬山至「日本洞」這附近嬉戲。曾幾何時,這個岩洞竟被宗教團體佔據,改名為「龍山洞」,洞內的部份結構遭到破壞,一半的區域成了神壇,另一半區域則成為卡拉OK遊樂室。

約兩三年前,我曾在書店看過一本介紹台灣各地日據時代歷史遺跡的書,內容就介紹了虎山的「日本洞」。作者是日本人片倉佳史,他在台灣各地旅行,尋找日據時代的歷史遺跡。可惜的是,他並未能拍攝到「日本洞」的原貌,他造訪這裡時,這處日軍的岩洞碉堡陣地已變成「龍山洞」神壇了。

現在的「龍山洞」附近變得很人工化。福德街221巷的柏油路通到山上,有一條叉路可以通到「龍山洞」,這裡有個小公園,有一座水泥涼亭和一座蔣介石銅像。銅像的大理石基座上還寫著「永懷領袖.李登輝恭書」。推算年代,應是在民國六十七年左右,李登輝擔任台北市長時所興建的,當時蔣介石才剛去逝幾年而已,台灣各地都紛紛豎立表達哀思的紀念銅像。

虎山擁有「日本洞」這樣的歷史遺跡,相當難得可貴。這座碉堡陣地未使用水泥,完全是利用虎山的天然巨岩開鑿而成的,岩洞內有東西向的通道,通道旁鑿出四間岩室,還另外在從洞內向上鑿出兩個類似樓閣的岩洞,岩洞又向外開鑿出小洞口,做為瞭望及機槍口。我爬過不少台北近郊的山峰,卻從未曾見過這樣的日據時代岩洞碉堡遺跡。

最近一、兩年,市政府開始整頓四獸山的景觀,一些被民眾長期侵佔的國有林地上的農作物,有的已被強制拆除,重新種植樹苗。希望有一天,政府能以公權力使「日本洞」恢復舊貌,使其成為一處歷史紀念遺址。恢復舊觀其實不難,像我這年齡的當地居民都很清楚「日本洞」的舊模樣。

虎山一二0高地


由「日本洞」往上爬,約一、兩分鐘就來到第一處裸岩懸崖,已能俯瞰市景,而從奉天宮爬到這裡還不到十分鐘路程。由於地勢不高,從這裡俯瞰山下,房子、街道及車輛都清晰可見,像是特寫鏡頭。繼續往上走,約三、四分鐘,便抵達第二裸岩懸崖。這裡的地勢較高,視野愈佳。從「日本洞」到第二裸岩的這段石階路仍然保存著傳統的砂岩石階,與三十年前景象大致相同。

爬向第二裸岩處。


由第二裸岩處往上爬,不久就便為現代化的花崗岩石階路了。約五、六分鐘,抵達了「虎山一二0高地」,這裡有小塊平坦地,有簡易的運動設施。原本的水泥涼亭,已改建為木造涼亭,比起從前粗糙的舊亭,新的涼亭典雅多了。

爬向虎山一二0高地,沿途岩石階已改鋪花崗石。一二0高地的展望極佳,信義區就在山腳下。這裡有解說牌介紹信義計劃區的歷史。信義計劃區是台北市最繁華的地段,世界第一高樓的台北101就矗立於這個區域內。信義區能有今日的繁榮,淵源於日據時期。

昭和十五年(1940年)時,日本政府徵收了這片區域的農田,做為陸軍的倉庫用地。台灣光復後,這塊區域被政府劃歸為「四四兵工廠」及汽車五級保養場,因此這塊區域幾十年來,一直維持著完整性。一直到1980年代軍事單位移往外縣市,這整個區域變更為信義計劃區,十餘年間,便發展成為今日的繁榮景象。

虎山峰觀景台


虎山一二0高地的左右兩側都有叉路可繞回福德街。繼續往前走,石階路向下,來到兩峰之間的小鞍部,有一涼亭。接著便是上攀的陡峭山路,但只有一小段而已。以前這段路較有挑戰性,現在已挖鑿岩階及設置護欄,可以輕鬆的爬上去。來到上方處,就是虎山峰了。

虎山峰是虎山稜線步道最高的展望點,有一小型的觀景平台。這裡也設置了一座日晷儀,可利用陽光照射的投射陰影測定時間。觀景平台經過整修,已鋪上木地板,周圍有雅緻的木欄杆。虎山峰大約在虎頭的位置,站在平台上俯瞰剛才走過的路,稜線步道正是走在起伏的虎背上。

過虎山峰,石階路往下,步道旁種植了一排椰科植物。不久,抵達一小鞍部,然後爬上一四方型的涼亭。涼亭周遭有樹林,無展望。石階路繼續往下走,就接上了從福德街221巷上山的柏油路。取右行,沿著柏油路往前走,就來到了瑤池宮及松山煤礦一坑遺址。

瑤池宮前有一條往松山路及福德街51巷的石階路,這條筆直下山的小路是昔日運煤的台車路。我上次走時,還是水泥石階路,如今已改鋪花崗岩。這條步道因山腳下的社區名為「美的社區」,因此被命名為「虎山美的步道」。走下坡路較輕鬆,大約十分鐘,就來到了山腳下。沿著巷子走出去,出福德街51巷,然後走福德街回家。這樣繞一圈虎山稜線步道,加上中途休息及停留,約一個半小時而已,省時省力,輕鬆逍遙。

旅遊日期:2006.02.01 

行旅圖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www.tonyhuang.idv.tw/@(//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內灣.南坪古道
內灣印象
內灣印象 人氣 10
澳健康部長要求速食食品增貼營養標籤
曹長青:反共記者當白宮新聞發言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