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特稿)陳水扁總統即將於三日啟程訪問中南美洲,但過境美國的要求,卻遭美方緩處理。駐美代表處於四月二十一日向美方提出申請,美方有整整一個星期的工作天可以作業,但卻一直拖到五月一日才回覆,而且還另建議其他過境地點。美方這些動作,引起了此間關心美中台關係人士的不同解讀。
美國國務院一日宣佈,基於美國與台灣間的合作與建設性關係,以及秉持安全、舒適、便利和尊嚴的原則,美國同意陳水扁總統從台北前往巴拉圭及從哥斯大黎加返回台北的旅程中過境美國。至於經由何地過境,國務院說,目前雙方仍在協商中。
對於美國這次在回覆陳總統過境的問題上採取「慢動作」,普遍的解讀是終統事件的後遺症。支持這種看法的人士分析,布希在白宮接待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時,未選擇「溫家寶模式」,再次公開批評台灣領導人企圖改變現狀,主要是不要讓外界,包括中國在內,誤判美中聯手制台。美國寧願選擇在台灣領導人提出過境申請時,給小鞋子穿,讓外界看出美國只是對台灣推動終統不爽,但這是美台之間的問題,與中國無關。
不過瞭解實際操作情況的人士認為,可能必須用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那就是台灣提出陳總統過境要求的時間,剛好與聯合國安理會成員討論如何解決伊朗企圖發展核子武器問題的時間重疊。
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德國代表,五月二日將在巴黎舉行會議,就如何處理伊朗核子計畫爭議尋求共識,擬定共同立場。這是自從國際原子能總署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報告,指伊朗違反聯合國要求它停止濃縮鈾的禁令後,六國代表首次舉行會議。
眾所週知,美、英、法、德主張安理會對伊朗採取強硬立場,包括實施制裁;美國國務卿萊斯一日即告訴美國媒體說,美國將尋求聯合國安理會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七條通過對伊朗的決議案,這項決議案將為可能對伊朗實施制裁或甚至使用軍事武力鋪路。但俄羅斯和中國有不同意見。他們主張以較溫和的外交手段,促使伊朗接受國際社會的要求。
對美國而言,伊朗問題並非像北韓問題一樣,只是國際安全及戰略問題。伊朗問題足以左右國際油價波動,進而影響美國人民日常生活。而偏偏今年正是美國國會期中選舉年,聲望已因伊拉克問題掉到谷底的布希,如果對飆漲的油價束手無策,任由汽油漲到每加崙四美元甚至五美元,選民於今年十一月投出懲罰票,將參眾兩院多數黨地位轉送給民主黨的情景當可預期。
正因為中國是否在安理會支持對伊朗的制裁案,對美國非常重要,因此美國當然不希望在這個節骨眼上,為了陳總統過境的問題,與中方產生不必要的齟齬,故希望陳總統過境越低調越好,最好只是純過境,不要引發中國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