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見:四十年後看「文革精神」

管見

人氣 7
標籤: ,

【大紀元5月16日訊】【新世紀特稿】40年前,中共中央發出「五一六通知」,「文革」從批判「海瑞罷官」及「三家村」的序幕進入到全面的政治運動。30年前,中共中央在毛澤東逝世後不久即將江張王姚「四人幫」打下台,隨後宣佈「文革」結束。

「文革」結束了,並且被中共官方「徹底否定」,然而,這一否定建立在中共官方對「文革」定性的基礎上,即「文革」「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刻意回避與混淆了「文革」在毛澤東及其政治、思想路線指導下展開的基本事實。結果,這一否定的政治性質逐漸顯露出來──中共堅持維護毛澤東,以便維護其一黨專制的統治體制,實際作為毛澤東路線代表的林彪集團、江青集團被作為「反革命集團」與毛澤東及其路線剝離了關係,毛澤東及其路線本身就實際上保留了下來,它作為「文革」的精神實際上不死,繼續成為中國社會保守力量的精神財富,與改革開放的市場化方向相抗衡,而當民間的批判鋒芒越來越多地觸及到這一政治現實,「文革」研究也就成為新的禁區,成為中共極其敏感的「軟肋」。

毛澤東的「文革」路線與精神

林彪集團曾經是毛澤東路線的代表之一,是毛澤東、江青發動「文革」、穩定「文革」形勢不能不倚重的政治力量,但是在奪權風暴之後形成了某種「軍人政權」的局面,進而,林彪集團與毛澤東江青集團的矛盾發展到對「文革」本身出現重大分歧,毛澤東路線受到嚴重挑戰。

江青集團則始終是毛澤東路線的代表,他們的許多極「左」的表現,儘管顯露出政治上的幼稚或脆弱,卻實際折射出毛澤東路線的極「左」性質。

這一條極「左」的路線,貫穿於中斷新民主主義、迅速實現社會主義改造、不斷地向「一大二公」飛躍、限制市場經濟而推行中央計劃經濟的實踐之中,將基於國有經濟-中央計畫體制的官僚化趨勢,以及企業缺乏自身活力、群眾革命于建設熱情難以持久支持的趨勢,都歸咎於基於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復辟」傾向,勞動群眾對黨政官僚的不滿,被視為他們對「資本主義」或「資產階級」的不滿,從而把反對官僚化傾向政治化為打倒「走資本主義當權派」的鬥爭。

它的思想理論基礎,是毛澤東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思想。毛澤東出於其政治需要,輕率地放棄了體現馬克思學說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新民主主義理論,高舉起「史達林」這把「刀子」(毛澤東語),在新民主主義經濟革命遠未展開的中國社會中,開闢其「社會主義道路」,將這一「革命」脫離現實而引發的諸多社會矛盾,都歸咎於「資產階級反抗」或「帝國主義’和平演變’陰謀」,從而回避甚至抵制對其「社會革命改造」過程本身的反思。

史達林逝世後,毛澤東為爭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領導權而與蘇共發生衝突,進而面臨國際社會主義陣營中改革浪潮的衝擊,以及中國社會中對這一浪潮的呼應。「計畫化」在國際經濟中有廣泛的發展,然而計劃經濟卻尚在孕育之中,還未成熟。在現實社會主義制度之下,突破中央計畫體制而發展市場經濟,突破共產黨的政治壟斷而發展民主政治,成為社會發展的大勢之所趨。

然而,以毛澤東的「繼續革命」思想來看,這一大趨勢幻化為一種「修正主義」的、「資本主義」的幽靈,對其社會改造的思想藍圖是極其嚴重的威脅。毛澤東痛恨蘇共及赫魯雪夫的「非史達林化」,痛恨中國黨政機構中的「赫魯雪夫那樣的人物」,說他們是「資產階級代表人物」,「他們現正睡在我們的身旁」,「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要奪取政權,由無產階級專政變為資產階級專政」。於是,他反復探索,終於下決心動員億萬群眾,不惜打碎中共的黨政機構,不惜調動軍隊介入社會政治、軍人參與重建各級黨政機構,以反對「修正主義」,在經歷長期中國式封建社會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本主義遠未發展起來的中國防止「資本主義復辟」。

在「文革」中,毛澤東很清楚,很明確,打擊張春橋等人,就是反對「文革」,就是反對他毛澤東,批評遲群與小謝(靜宜),矛頭就是指向他毛澤東。毛澤東對江青等人不無批評、責怪,但他們作為毛澤東路線的代表,全黨與全國民眾,看得一清二楚。

「文革」結束後,無論是組成特別法庭審判林、江集團,或是形成《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共都小心翼翼地避開或扭曲「文革」中這一基本事實,描繪出一幅現代版的「明君有誤,小人亂政」畫卷。

於是,一個聲音久久地在社會中回蕩著:「文革」死了,「文革」萬歲!

「文革」精神──對抗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性

急風暴雨式的「文革」時間不長,到打倒了劉鄧為代表的黨政機構力量,就基本結束了。然而,「文革」激化了「革命改造」脫離社會現實的矛盾,要重建社會組織結構,卻需要長時間的調整,其間,矛盾衝突以各種可能的方式出現。林彪集團從「文革」支持者轉為其反對者並遭到慘敗的經歷,是一個典型的過程,而為了批判林彪集團而發動「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運動表明,「文革」觸及的深層矛盾已超出「毛澤東思想」所把握的水平。

「文革」的操縱者們搬出列寧的話,「小生產每日每時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企圖說明對小生產、對市場經濟的限制符合馬克思學說。但是,這些毛式「繼續革命」論者實際無視馬克思學說的基本理論:小生產須通過市場經濟,才能組織為或結合於社會化大生產。

中共的社會改造無法根本取消市場經濟,於是把價值規律稱之為「大學校」,甚至將取消商品經濟的企圖視為「極左」。但是,中共這種明智是有限度的。在「反對資本主義」的大旗下,「文革」中公私合營企業轉為國有企業,對市場經濟的控制及其造成短缺經濟後果,發展到「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的地步。

「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這是一個典型地體現「文革」精神的口號。它意味著,中共以其政治力量,不懈地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性相抗衡,就象唐•吉訶德與風車作戰一樣。

的確,「小生產每日每時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如果從馬克思學說經濟理論中學到一點兒什麼,就應該知道,市場經濟存在,就意味著存在資本主義自發發展的現實可能,而要對付這種可能,當然不是去愚蠢地限制市場經濟,而是動員和指導勞動群眾組織為工會、農會及其它各種組織,運用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各項自由權利,維護勞動者自身的權利,求得勞動者自身作為「自為階級」的成長,逐漸地學會社會經濟的管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成長為新的社會主體。

在總結巴黎公社的經驗時,馬克思認為,工人階級得到的教訓是,「以自由的聯合的勞動條件去代替勞動受奴役的經濟條件,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逐步完成(這是經濟改造);……他們知道,目前’資本和土地所有權的自然規律的自發作用’只有經過新條件的漫長發展過程才能被’自由的、聯合的勞動的社會經濟規律的自發作用’所代替」。

有了「自由的、聯合的勞動的社會經濟規律的自發作用」,才會有真正的社會主義,人們才會看到「社會主義之苗」用不著依靠著政治力量支持而生長在社會經濟之中。

於是我們看到,儘管毛澤東以其巨大的政治威信和強大的政治動員力量發動「文革」,但是他這樣對抗市場經濟必然性,對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改革浪潮,卻不能不遭遇失敗。

改革開放20多年,市場經濟有所發展,權力控制市場也在與時俱進,毛澤東當年所反對的諸如「走資派」乃至「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如今看來已是更為真切地成為現實,於是,念念不忘「文革」精神的人們,就這樣那樣地要「歡呼孫大聖」,要繼承毛澤東「繼續革命」的遺志,完成毛澤東「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的大業。

這是一種現實的危險。尤其要看到的是,中共否定「文革」的方式,與之大有關係。

紀念長征鬚髮揚實事求是精神

中共要大力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卻回避對「文革」的反思,這很奇怪。

中共認為,紅軍長征勝利,遵義會議起著決定性作用,因為這次會議結束了「左」傾路線的統治,為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開闢了道路。

不錯,以遵義會議為代表,中共當年的一系列會議,使得中共擺脫了依據共產國際的意志而實行的教條主義式的領導。那麼,今天的人們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就應該繼承中共當年曾經表現出的實事求是的精神,對「文革」精神及其理論基礎,即「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做認真的清理工作,認識其出現的緣由,認識其局限性,根本杜絕以這種理論為依據而發動新的「文革」的危險。

來源:新世紀(5/15/200610:18)(//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王天增:煉獄文革 又到文革
陳世忠一評中共:一個毫無原則的實用主義的政黨(下)
仲維光:四十年文革尋思
遇羅文:遇羅克、文革和中國當前的維權運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