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訪談:胡錦濤走後 留下了甚麼?

-- 胡錦濤訪美行後續報導

人氣 8

【大紀元4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龍淑蕙於西雅圖採訪報導】胡錦濤訪美,場內和場外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面像。挾著162億、有史以來最巨額的中共採購團的助陣,胡所到之處吸引了許多政商名流,欲從胡經貿訪問中有所斬獲,杯觥交錯間,政界、商業及社區領袖們凝目遙望在中國巨大的市場;然而場外一波波抗議的群眾、一幅幅控訴的標語,交錯著媒體的追逐穿梭,形成極端、尖銳的對比。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美國《當代中國研究》雜誌主編程曉農和中國著名人權律師郭國汀向記者發表了他們的看法和分析。

整體上來說,全世界面對的是同一個中國、同一個中共,當中共領導人踏上美國這塊自由的土地時,何以會激發如此激烈、對立的反應?由胡錦濤的訪美行,本地的民眾可以從中、美雙方互動看出何種端倪?

胡訪美之前,大陸聯想與微軟簽下10億美金的軟體合約,吳儀率領的採購團花了46億買下80架波音客機、17億購買美國正版軟體。在這一筆筆中共花大錢討好美大企業的背後,卻寫著企業以巨額的資金及高科技奧援中共,控制中國人民言論自由的歷史。

胡訪美行-中共政府「以商制官」外交路線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認為,在胡訪美之前,就可看出端倪,胡這次的訪美行就各項雙方關切的議題不會有何實質進展。而胡訪美的姿態不高,與布什雙方皆表現表面上的友好,但實質上的各項議題,除了人民幣匯率沒有達成協議之外,其他的經貿問題胡已作出部份讓步,伊朗、北韓的問題則是中共牽制美國的籌碼,更不可能在一次會談中便可解決。

另一方面,胡訪白宮前先到西雅圖造訪波音、微軟兩大公司巨頭,由而可看出胡錦濤的外交路有所改變。中共向來吹噓自己的發展模式是威權體制加市場經濟,過去兩年來中共不斷提出,要以「北京共識」(專制政體加市場經濟)取代「華盛頓共識」(民主體制加市場經濟),拉丁美洲一些左派的當政者希望學習中國的發展模式,亦即威權體制加市場經濟。此次在胡訪美前,中共的高級智囊鄭必堅表示,中國只向外輸出電腦,不向外輸出發展模式。鄭的此次發言是緩和美國擔心中共勢力在拉丁美洲的發展,向美示好。

胡訪美主要運用「以商制官」的外交策略,以商界力量來牽制政治力量。中共這樣的策略最初在台灣實行,吸引台商往大陸投資,最後台商在中國大陸的利益越來越多,就要求台商遊說台灣政府促統,這個策略在台灣非常成功。中共便將這種策略擴展用之於其他國的外交關係。

日本是另外一個中共運用「以商制官」的例子,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帶著7個日本貿易組織訪問中國,胡錦濤和其會面時就提到要「以民促官」,「民」就是指商人。

對美國過去幾年來也利用跨國公司遊說美國國會,因此這幾年來美國政府對中共人權及政治方面的批評聲音越來越受到牽制。

中共的「以商制官」在這次胡訪美行可見成功之處。胡到訪美國先見商界,再見布什總統,希望通過美國的經濟巨頭牽制白宮反對中國的力量。何清漣最後表示,「以商制官」這一謀略自有其厲害之處,試看今日臺灣、美國與日本,哪家政府能夠忽視商界的意見?

政界避開中共敏感議題 保持沉默

然而,對中共如何利用經濟利益引誘美國大企業協助其維持政治控制的真相,又因著另外一種沉默,在美國大眾面前呈現出扭曲過的表象。

在胡錦濤訪問西雅圖期間,華盛頓州前州長、同時是華州歡迎胡訪問委員會的主席駱家輝接受當地電視台King5的專訪。駱家輝認為,有3億中國人民使用手機,中國在網路上有著大量的溝通,中共對一些敏感字眼的過濾是無法趕上人民發展自由溝通的速度。他同時表示,中國人因經濟發展出現了中產階級,他們非常渴求西方的概念、服飾等方面,透過和他們的接觸,可將西方的民主自由帶進去中國。

駱家輝的說法呈現了典型的西方親中政治人物的看法。自1994年克林頓政府將中國的貿易與人權記錄鬆綁後,各國政府與中共政府互動往來過程中漸漸產生一種心態與運作機制,一方面在商貿利益的考量下不得不屈服於中共將人權議題從談判桌撤下的要求;另一方面卻嚐試說服自己,認為透過文化、教育、貿易的交流會使中共統治的本質發生變化。經過這十數年的運作,美國真的已成功的改變中國的情況嗎?

中國前總理趙紫陽經改重要智囊、美國《當代中國研究》雜誌主編程曉農認為,對曾做過州長的駱家輝來說,抱持透過交流接觸就可將民主自由帶進中國這樣的看法,是不合格的。這樣的說法有意的忽略了一個阻礙中國民主化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中共政府。「駱家輝絕對明白,中國自由、民主的障礙不是老百姓不懂得民主、自由,而是中國政府不讓老百姓有民主、自由。」

程曉農表示,堅持民主、自由的理念是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基本要求。他引用二次大戰為例,英、法等國對希特勒採取綏靖主義,亦即他們希望用討好希特勒來迴避歐洲進一步發生戰爭,認為這是一種聰明的方式,事後證明完全錯誤。「短視的美國政治家可能會有類似的行為,對極權政府採取一種姑息、寬容、迴避批評它的不當行為,即便這只是一種政治態度,而沒有任何利益考慮,也是短視。因為寬容姑息絕不可能讓一個極權政府改變,越對它姑息,它越覺得可以為所欲為。」

西方對中國問題的迷思已證明錯誤

最近華爾街日報一篇新聞指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3月4日召集學者專家及官員就中國市場化改革所出現的各種激化的問題進行討論,完整版會議記錄事後被轉貼於論壇上,使相關單位不得不將一些敏感討論刪節後,發佈「官方版」的會議記錄。該會議的討論也顯示出中國在改革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貧富懸殊惡化、腐敗越演越烈等等,使中國目前已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對此,程曉農表示,對改革問題的討論事實上在中國已進行了半年多,只是這次特別尖銳。是因為與會討論者已認識到中國經濟改革已陷入極大的困境,經濟改革並沒有讓全中國人民普遍受益,只讓一小群人,佔人口5%到8%的特權群體得利。同時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貧富差距越大,中國社會正上演著嚴重的社會悲劇。

中國的智囊、專家這樣的討論實際上提醒了西方,過去西方對中國的理解存在幾個錯誤。

第一,中國開放市場,經濟活動越繁榮,中國的中產階級可以對中國政治上帶來要求民主、進步的壓力,意即市場化會帶來中國的政治進步,大家耐心等待即可。

程曉農認為,現在中國所發生的現實已證明這個迷思完全錯誤。中國新興的所謂「中產階級」,即私營的企業家,他們現在基本的政治立場是反對政治改革,反對民主化。原因是在中國這樣特殊的共產黨統治的環境裡,所有的商人必須和政府勾結,要參與腐敗,一旦參與進去,這一階級的利益和共產黨的利益就連結在一起,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interest group)。

對中國而言,私營企業家和共產黨大半都融合成一個群體,他們不希望改變現狀,因為改變現狀,這一群通過腐敗致富的企業家可能面臨刑事上責任。「因此單純等待中國市場化以後出現政治上進步現在看來非常幼稚。」「在別的國家可以,在中國事實證明不會實現。」

第二個錯誤迷思是微軟所提出的高科技能幫助中國民主化。但現今高科技公司的行為已經證明他們對美國民眾說謊。如雅虎、微軟及Google 都提供高科技協助中共鎮壓中國人民,如「金盾工程」(Golden Shield Project)是對全中國百姓進行全面監控的高科技工程,監控所有的人民的上網活動、電子郵件、電話,甚至可監控人民在街上的活動。中共已經將監控活動擴張到10億人,除了兒童外,所有的成年人檔案已被建立,手機數量再多,也不影響監控的可能。中共之所以能對人民監控到如此程度,事實上是靠美國的高科技公司幫它完成,它們出口高科技技術幫助中共政府建造鎮壓中國人民的工具。一旦高科技公司捲入這樣的活動,它們不是幫助中國人民實現民主,而是幫助中共政府壓制民主。

程曉農認為,西方需要重新認識他們對中國的判斷,連中國自己已經重新檢討、並承認走的道路有問題,何以西方政治人物仍保有幼稚的想法,以為市場化能自然幫助中國實現民主?以為高科技會自動給中國帶來民主?

程認為,事實上只有在國際社會認清這點後,從不同角度促進中國積極發生政治上的變化,中國現在面臨的改革中產生的社會危機才可能逐步消除。

美大企業積極協助中共內部控制人民

中國著名人權律師郭國汀表示,微軟盯著中國的巨大市場,想盡辦法與中共保持緊密配合。包括微軟、雅虎、Google等都對中國社會採取嚴密的訊息封鎖,使得中共的集權暴政得以繼續存在。西方的大企業實際上是中共的幫兇。

「國際互聯網的時代給民主、自由運動帶來極大的轉機。」郭國汀如此表示,微軟等網路公司不但是對中國的公眾封鎖信息,也對全世界公眾封鎖信息。例如,這些公司對中國民運人士在國內採取了徹底封殺的作業,在海外則有不同比例的封鎖。實際上已變成中共控制自由的執行者、工具。郭認為在21世紀互聯網時代存在這樣的事實非常荒唐,是因這些大公司盯緊經濟利益,不顧商業道德或基本準則。

對於這種做法,郭國汀認為是「目光短淺」、「殺雞取卵」,將來中國自由民主實行的哪一天,這些公司都要付出代價,中國將會追究它們的法律責任。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法輪大法洪傳和正法時期(四十九)
何清漣: 為了銘記人類的痛苦與恥辱
郭國汀:中共必須立即停止鎮壓法輪功 所有參與宗教迫害責任人必將受到正義審判
郭國汀:不敢或不願為法輪功作無罪辯護的律師,不是真正的人權律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