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7日訊】香港審計署26日發表報告,其中批評港台管理欠善,在6個方面出現不遵守規則情況。政府要求成立內部審計組,檢討財務會計制度,並在3個月內提交報告。港台高層表示基本接受報告內容,有信心可以落實其中提出的建議。
新出爐的《審計署署長第46號報告書》涉及多個題目,在批評港台方面,指其在部門合約僱員及服務提供者的管理、外判項目的管理、逾時工作的管理、物料供應及採購事宜、酬酢開支及贊助的管理,出現不遵守規則的情況。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王永平在報告發表後,26日中午向傳媒表示,歡迎審計署就加強港台管治、財務及資源管理的建議。王永平要求港台在5月2日成立直接向廣播署長負責的高層內部審計組,並由庫務署、審計署等借調高級官員為成員。廉政公署會按情況,向內部審計組提供意見。王永平強調港台要徹底改善管治問題。
在超時工作方面,審計署報告指稱,在04/05年度發放給港台員工的110萬元逾時工作津貼中,有70萬元(64%)支付予港台的司機,但部分出勤記錄沒有簽名確認,午飯時間亦不清晰。此外,在05年3月,為購買報章而執行的逾時工作大約有70小時,估計總共涉及逾時工作津貼每年約8萬元。又指港台的攝影師及燈光師工作輪候時間過長,在04/05年度有逾8000小時屬候命。
指員工薪酬欠客觀標準
在部門合約僱員及服務提供者的管理方面,報告指港台的合約員工及外判員工薪酬沒有客觀標準,譬如編劇可分為5個級別,最低的每集劇本可收300元,最高可收2500元。
在外判服務方面,港台被指對外判服務沒有監管,如電視節目城市論壇的外判合約規定每集要有11名核心攝製人員,每次不能換多個5人,但審計署發現,外判公司幾乎每次均換多於5人,不符合約要求。
審計署亦批評港台的物料供應及採購問題,在採購1000元以下的物品時,沒有比較價格,而購回來的物資亦未能保管好。
至於應酬開支方面,審計署報告指港台在04/05年度的應酬開支及與節目有關的應酬開支共75萬元,但有關開支沒遵守政府指引,包括無事先取得批准,並超出行政署訂的上限。
審計署亦批評港台曾試過一年辦6次春茗,涉及款項逾5萬多元,卻沒有將原因紀錄在案。
批接受贊助未遵守指引
報告亦批評個別監製或製作員工沒有遵守指引而接受商業機構物資贊助,包括免費旅程及服裝贊助,違反有關規定。報告促請港台應確保員工不會以港台工作性質獨特等為理由,把不遵守適用規則和規例辦事,視作合理的做法。
港台製作人員工會主席麥麗貞歡迎審計署對港台的管理報告,她表示審計報告是針對港台的管治及財務監控,希望不要將報告與編輯自主混為一談。
至於政府要求成立一個高層的審計組,麥麗貞亦表示歡迎。不過,她不認同港台員工存在違反嚴守規則的文化,指港台員工已經非常盡力遵守規則,只是在應付一些突發事件時,很難全部遵守政府的規定。例如南亞海嘯發生後,員工要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拍攝採訪,很難再按政府的要求,在機票以及住宿安排上格價甚至招標。她擔心管理層日後若要求員工百分百跟足政府程序辦事,會令員工面對更多制肘。
工會促諒解港台傳媒角色
工會理事方潤南希望政府諒解港台作為傳媒,運作需要有彈性。
助理廣播處長戴健文表示,基本上接受審計署報告,同意成立高規格的內部審計組,加入外來專家,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對審計署的建議會積極回應及改善。
就審計署指港台存在違反嚴守規則的文化,戴健文強調港台大部分員工都希望做好節目,港台使用公帑亦要向納稅人負責,但在運作上有種種困難,然而並非不能做到。
也有學者認為,審計署報告對港台的批評不完全公道。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蘇鑰機表示,港台除了是政府部門,亦擔當了新聞機構的角色,如果要全面依照部門規則辦事,很可能會令新聞工作的效率及水平下降。而且,港台製作的節目,其中一個功能是要補充商營機構的不足,因此不可全以目標觀眾或收視衡量成績及效益。◇
香港電台(大紀元記者浦慧恩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