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時代(20)

楊魁

人氣 6

「是」有「什麼都是」,是「什麼都是」之嫌,很難避免同義反復的指責,如本文講的「真、善、忍是絕對真理」等等。但如果說「真、善、忍之統一一切——絕對真理」便光明透徹得多,「之」可表「是」不可及之意,如:

茶之源 茶之具 茶之造 茶之器 茶之煮 茶之飲 茶之事 茶之出 茶之略 茶之圖(摘自《茶經》,[唐朝]陸羽/著,工人出版社,2003.10)

「之」既能表示出以「之」之前的「什麼」及「之」之後的「什麼」分別為觀察者、思考者的不同層次之不同,又能共同(同時)表示出二者(所涉及者,當然不一定只是二者)相對於觀察者、思考者之關係及相同本源,統一「一」與「多」。
絕妙之處在于如果要定義「之的說法」為同義反復的說法自身已成同義反復。古語言比現代白話文要高明得多得多得多,甚至連「之」與標點符號都省了。
要想理解一篇文章就要看一篇文章的主體、核心,要超越一篇文章就要看其問題。
關於我們處於地球的凸面還是凹面的問題竟也有爭論,可詳見《地球空洞之迷》([英]麥克裏蘭/著,程雲琦,徐曙蕾/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2)。
那麼沒有絕對空間我們就「位」於宇宙的最中心,凸面與凹面都是在空間中顯形,或說凸面與凹面是相對於絕對空間的認識,凸面與凹面很可能是一回事,繼續思考下去可能會發現我們「位」於非常奇怪的「地方」。嚴格來說我們是不是地球人還不一定。
應該有沒有生命的什麼東西,不過這東西不可能是物質,並且不可以被思考。這就有個疑問,生命是怎麼接觸得到意識得到非生命的呢?這可能要涉及更高層的認識了。這個世界的確是迷一樣的世界。

背謬淫婦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謬論有3個核心。
1,一切都在變化

他拒經這樣的觀念,即存在不變的永久的實在結構或「永恆的真實性」。相反地,他認為任何事物都處於辯證的變化過程之中。他認為,自然界「從最小的事物到最大的事物,從一粒沙子到太陽……到人,都處於……一個永不休止的運動和變化之中」(摘自《西方哲學史》斯通普夫/著,第546頁)。

再說一遍,如果一切都在變化,那麼一切知識、理論、認識等就都不成立,那麼一切都在變化無論和為知識、理論、認識等就不可能成立,馬克思主義自身背謬絕不可能成立。
而且從一切都在變化中怎麼可能得出普遍規律呢?怎麼找出一切皆變的規律呢?

2,對歷史的唯物主義詮釋

我們說過,馬克思並不是在主張「物質利益是一個理想」的意義上的唯物主義者(倫理學物質主義)。他也不是在主張「存在著的萬物都由物質粒子所構成並且遵循力學規律」意義上的唯物主義(機械論的、原子論的唯物主義)。
當馬克思稱為一位唯物主義者的時候,這首先是在以下意義上所說的:「經濟因素是歷史過程的動力」(歷史唯物主義)。
對馬克思來說,具有根本意義的是經濟,而不是精神。我們的思想是經濟一物質條件的反映。
根據這種極端形式的詮釋,歷史唯物主義成了經濟決定論。(摘自《西方哲學史》第435-437頁,[挪]G•希爾貝克,N•伊耶/著,童世駿、郁振華、劉進/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11)。

這裏的經濟主導就是物質主導,這正透徹的揭示出馬克思主義謬論就是以非人格化的唯物的慮幻的角度看人類社會的邪惡結果。

最後,馬克思認為他是作為一名科學家進行他的分析的,他把他的思想限制在客觀實在,並從客觀實在抽象出運動規律。(摘自《西方哲學史》斯通普夫等/著,第558頁)。@*  (待續)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神話時代(10)
神話時代(10) 人氣 1
神話時代(11)
神話時代(11) 人氣 2
神話時代(12)
神話時代(12) 人氣 1
神話時代(13)
神話時代(13) 人氣 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