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6日訊】
三十六 當話劇也變得時尚
林兆華開創了中國的小劇場話劇,後來被孟京輝發揚光大。後者超越了前
者,也使話劇變得很時尚。前者依舊堅持著話劇理想,雖然也在時尚中沖浪,但票
房依舊很慘。
孟京輝繼兒童劇《迷宮》之後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了新話劇《琥珀》。編劇還
是廖一梅,孟的妻子,《戀愛的犀牛》也是她杜撰的。
孟氏話劇有著十分明顯的特征。姑且不論這些特征是不是移植自國外。其
特征之一是比較荒誕。其特征之二是音樂歌曲助興,運用各種姊妹藝術形式並加以
改造。其特征之三是布景的後現代風格。其特征之四是孟廖式的語言組合和各種知
識的奇妙灌輸。其特征之五是情節比較簡單,以各種插曲(小情節)來表現。《琥
珀》再一次表現了這些特征,講述了一個現代中國版“唐璜”的故事。
在演出完畢後孟京輝上台來說,《琥珀》在香港是彩排,在上海是預演,在
北京才是正式公演。想必大多數來此觀看的都是受了媒體的教唆,被孟氏話劇的花
裡胡哨所吸引。那天的保利劇場上中下三層觀眾席宛如大學裡的集體宿舍,很多人
站著看。可見宣傳力度之大,這是孟京輝的拿手好戲。
而我輩早已是戲虫一般,對於這種明顯帶有拼湊痕跡的劇情不能恭維。縱
觀此劇,了無新意。它實在不能和《戀愛的犀牛》相提並論,男女主人公的戀情也完
全落入某種悲歡離合的窠臼。過多的多演員表演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顯得非常混
亂。那場多床戲也沒有演得盡興,看的盡興,草草收場。那個搖滾歌手的表演更像
插科打諢的臭虫,是嚴重的敗筆。用銀幕上的電影片段來詮釋劇情的手法,當初古
榕在《孔乙己》裡已經使用,它們都屬於多此一舉。
孟氏話劇已經是一個時尚的標簽,有著一切時尚該有的那些特點。上演之
前的宣傳,類似國軍追擊紅軍時的狂轟爛炸。還要訪談主創人員,交通廣播裡有時
能收聽得到。以前的孟氏話劇,是在小劇場。現在則換到了最豪華的保利,這裡的
票價也最貴。在孟氏話劇裡,最大的大牌兒當然是孟京輝。只是《琥珀》已經沒有孟
氏的氣味兒了,除去調侃還一息尚存外。
話劇,至今和我的朋友們提起這個詞來,還有人以以臉嚴肅對嚴肅藝術還
以顏色。啊,話劇曾經是那麼嚴肅。《茶館》,《狗兒爺涅》,《龍須溝》,《推銷員
之死》,《阮玲玉》,《原野》,《蔡文姬》。這些雖然經典然而相當嚴肅的話劇根本就
不能讓年輕一代煥發出時尚的激情。
然而滄桑巨變,那些一臉嚴肅的朋友已經大大地落伍了。現在越來越多的
文化公司加入到這一行當中來,尤其是小劇場話劇,可以受到短平快的效益。
各個文學經典被改編成話劇,有莫言的《霸王別姬》(比較火,說是話劇三
部曲之一,但另兩部一直沒出來)、石康的《晃晃悠悠》(很逗,惟妙惟肖的大學生
活)、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溫情脈脈地)、蕭紅的《生死場》(場面火
暴)、馮驥才的《俗世奇人》(寫得臭,演得也臭)、歌德的《(盜版)浮士德》(很
奇特的觀賞感)、魯迅的《故事新編》(林兆華導,票房很慘)。
話劇市場一片繁榮,每晚平均有三場話劇在北京的大小舞台上演。明星們
有些本身就是話劇演員出身,有些客串演出,有些當起了票友(當票友最多是模特
和主持人)。他們把話劇舞台當成了和觀眾親密接觸的媒介,水平良莠不齊、魚龍
混雜,但都很認真地把這種高雅藝術塗上時尚的色彩。如果經營策劃得好,一出話
劇賺個幾十萬沒什麼問題。這比電影的風險小多了,而且門檻低,幾個人合計合計
租個場子就可以鳴鑼開練了,尤其是小劇場。
相對於荒漠化的各地話劇市場,北京可算極度繁榮了。這當然要歸因於北
京特殊的文化氛圍和文化底蘊。而更重要的是商業的參與,才從話劇中提煉出諸多
的時尚元素,如:
搞笑 這個特點北京人藝已經在很多劇目裡實驗了,直到孟京輝發揚之後
才蔚為壯觀,當然京味兒文學的貢獻也不能抹殺;
迷離 利用燈光制造特殊氛圍,有似夜總會、有似臥室、有似洗手間、有
似初戀之夜,《戀愛的犀牛》在這點上做得非常棒;
無情 勝過煽情,這也是《淡了,添點韭菜花》失敗的原因,它的主演瞿穎
根本不會煽情,倒不如此時無情勝有情;
模擬現實越逼真越好,就像何炅在《愛吃麻花我就給你擰》中表現的那樣,
一會兒裝香港歌星腔,一會兒做足球明星狀,一會兒玩兒成作家老爺爺,一會兒又
成了秦始皇。
無意義感 這點最重要,即使有意義也不要讓觀眾看出來,把它留給評論
家好了。
三十七 隱私就是保鮮膜
啥叫“名人的隱私”?
名人作為大眾文化的消費品,本來沒有隱私。
但名人也是人,是人就該有隱私。
這就是名人的隱私悖論。
名人的隱私也是一種消費品,是名人這個消費品衍生出來的,屬於副產
品,可能對社會會有副作用。
名人的隱私是一種特殊消費品。它不擺在貨架的最顯要處,而是放在倉庫
裡,不時拿出一點兒來。它不以質量取勝,而是以出人意料博得價值。它自身並無
多大價值,而是為了使名人更像個名人,這才是它的價值。
一般人的隱私是無名的隱私。比如“人民英雄紀念碑”,也可以叫“無名烈
士紀念碑”。一般人的隱私也就是人民的隱私,以無記名的方式組成民俗史。
而名人的隱私,它是名人的副產品,更是給名人鍍上的一層保鮮膜。也許
名人的社會價值、媒體價值、商業價值正在於有了這層保鮮膜。
三十八 視覺藝術的重復收費策略
《大腕》是個孫猴子,一出世就駭了娛樂天地。《大腕》確實大,制作大,排
場大,導演和演員名氣也大。排戲在紫禁城,辦喪事在太廟。真是以大開始,還要
以大收場。一年下來,就數《大腕》讓中國觀眾感到了大手筆和大氣魄。孫猴子不僅
有七十二變,他身上還有數不清的猴毛。孫猴子仙氣一出口,猴毛就變成了無數的
小毛猴子。於是有了盜版孫猴子,盜版之多只要數數孫猴子有多少汗毛就知道了。
《大腕》的VCD版也出來了,據說是為了打擊盜版,只賣人民幣十五元。如
此便宜的正版,讓人垂涎。恐怕以後這樣的事還會多,只要不想著緊跟時代,落後
一二個月的,滿可以買個正版碟回家看,就不必踩著點兒到影院去了。雖說關著燈
和素昧平生者一起做夢也是一種享受,可自己關起門來一個人做夢也沒什麼失落。
但我還不滿足,就在床上輾轉悱惻,終於有了一個大夢。這個夢太大了,折騰了我
老半天。我夢想著進電影院再不用買票,電影院二十四小時輪番地放《大腕》,人們
隨到隨看出入自由。
以下是我和一個網友的對話:
這能嗎?這可能嗎?要是真的可能了,總得給個理由吧?
看看,說著說著,你又在想《大話西遊》了。這需要理由嗎?需要嗎?眼球
啊,兄弟。
大話眼球?
張朝陽不是有個眼球理論,憑什麼不能用在這裡。要知道,發現真理並不
可恥,可恥的是不會應用真理。
怎麼應用?咱們已經是很可恥的人了。買了盜版碟,在家庭影院裡看了個
夠,還要怎樣,夠丟人的了。怎麼還能進電影院不給錢,是不是有點過分?
過分?作為一個消費者,你不能對自己說,這樣太過分了,對不起電影工
作者啊。你只能對商家說,太貴!即使已經很便宜了,你也要咬著牙根說,真是
太、太貴了。知道麼,商家永遠有賺頭,只要他還站在這裡吆喝。你到底還是不清
楚他的利潤從哪裡來,這就是市場信息的不對稱。
十塊錢的盜版碟你還覺得貴?還要讓電影院免費開放?盒飯都八九塊呢,
你看了一個電影,一個哦好多藝術家奉獻給你的藝術精品你還覺得貴?
你用詞不準,說明你對這個世界體會不深。首先,不應該稱藝術家,而只
能稱大腕。其次,這不是藝術品,而是商業片。它也不是奉獻給我的,因為我買了
盜版光碟。盒飯和商業電影的性質類似,都應該在十元之內,別管它是用舊鍋做
的,還是用故宮做的。那麼,為什麼要開放電影院呢?就是為了更公平。我們每天
都要工作,每天都去消費,每天都給政府納稅。你也看到了,哦,你看得比我印象
深,你有家庭影院。《大腕》裡有可笑可樂,有搜狗網,還有報喪鳥,這些都讓我們
時不時聯想到現實。我們總有憋不住的時候,會像沖進洗手間一樣沖進商店和超
市,用振翅欲飛的鈔票換回來那些可笑可樂的報喪鳥。
哦,我好象明白了,有點意思。喔,好象馮小剛也是這樣規勸那些知名廠
家的。他說,別告我,我已經給你們做免費廣告了,你們還要告,你們真是得寸進
尺,拿我當廣告箱了,別這樣沒完沒了的,好嗎?
你說得有趣,可你還是沒悟。我打個比方吧。比方說你在自己的電腦上用
搜狗網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結果得到了兩份賬單。一份是時間賬單,你的郵件用了
一分鐘時間。另一份是比特賬單,你的郵件用了三萬個比特。結果你被收取了兩份
錢。知道為什麼嗎?
不知道。
誰讓你用搜狗網來著。知道你為什麼窮嗎?
知道……,又不知道。
就是因為你總是被這個社會、被別的人、被商家重復收費。
噢,我懂了。那難道我在看《大腕》的時候也被重復收費了?
你怎麼還不明白?你可真是一只可笑可樂的報喪鳥。
影視歌大腕們通過電影、電視和MTV等娛樂產品向社會重復收費。電影改
編成電視,電視插曲又派送成金曲,影視劇本又出了書用以擠兌那些從不拋頭露面
的作家。最後,他們都成了廣告明星,直接幹預大眾消費。大眾,也稱消費者,不
僅義無返顧去買大腕們推薦的報紙、防寒衣、汽車,還要掏錢買他們的娛樂產品
(書、VCD、電影票、DVD)。大眾們自身到底擁有什麼?大眾們只擁有眼球,所以
必須很好地利用自己的眼球。對大眾而言,購買盜版就意味著一種權力,也就是對
眼球資源的自主權。這是避免被重復收費的一個重要手段。
《大腕》提示了我,讓我靈感勃發。既然尤優和查理王想用廠家的廣告投資
來免費操辦泰勒的喜喪,同樣的,大眾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眼球資源來迫使電影院免
費開放。而如果正版免費了,那麼盜版還存在嗎?如此一來,一個壓在大眾心頭十
幾年的道德負擔也就迎風消散,真是利國利民啊。
在馮小剛的嘴裡只有兩個詞:商業電影和盜版。二者看來是矛盾的,卻也
是唇齒相依的。被盜版的,大多是暢銷的商業電影。商業電影靠著大眾的眼球活
著,不關乎人的心靈。而盜版正是利用了眼球的復性,賦予大眾眼球選擇的權利。
而商業電影也離不開盜版。這裡的離不開,有兩種意思。一個是被動的離不開。既
然是商業的,就是復制的,就是拷貝的。那麼,商業電影就不可能逃脫被拷貝、被
盜版的命運。還有一種主動的離不開。靠商業電影活著的大腕們他們的真正需要只
是兩個東西,人的眼球和商業投資。而盜版正好將商業電影送到了更多的眼球面
前,它如實再現,現偽存真,擴大了大腕們的影響。商業投資者看中大腕的地方,
也正是大腕們作為公眾人物的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大腕們可以去拍廣告,可以當
形象大使,可以做一切有益於商品流通的工作。
既然盜版給大腕們帶來了更多關注他們的眼球,帶來了知名度,帶來了商
業投資,那麼大腕們為什麼還要反對盜版呢?說白了,就是想不勞而獲,就是想重
復收費。大眾已經在他們購買大腕們做過廣告的商品時付錢了,可大腕們卻還是要
用他們賴以維持他們知名度的商業片來再賺一筆。
我有點出離憤怒了。大腕們這麼幹,早晚有一天砸了自己的飯碗。藝術既
然無價,就應該徹底免費。應該讓廠商、讚助商向電影院支付大眾觀影費和固定資
產折舊費。
你混淆概念了。《大腕》不是藝術,是商業片,是商品。
那當然,商品擺在商店裡,難道我進商店也要錢嗎?
你又弄混了。電影院不是商店,它只賣……
哎,電影院就是商店,就應該把商業片搬進商店。商業片就是廣告,看廣
告還要花錢?
你的意思無非是,以後的商業片和廣告片可以同流合污了。《大腕》就是這
樣的典型。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從沒有什麼同流合污的感覺,我只是覺得藝術應該回
到它的本位。
什麼是藝術的本位?
無價。在消費者眼裡,無價就意味著免費。當然,作家的書還是要錢的,
因為作家就靠這個維持生計了。
雖然你有點同情弱者,可你的想法還是很前衛。那麼音樂廳呢?
和美容院合並。
有點意思,美術館?
搬到地鐵站、車站、飛機場裡去。
那樣一來,誤點的一定很多。
正中下懷了。誤點了,可以讓乘客多花錢,多滯留就多消費。
對,這仿佛正是藝術的魅力。
三十九 非正常的正常死亡
幾乎年年都會出現若幹重大礦難,許許多多礦工因此葬身。一發生重大事
故,那些國家安全生產監督局的人就會立馬趕到現場,組織搶險救人。據統計,我
國每生產一百萬噸煤,就要死三個礦工。這樣的生產死亡率是美國的一百倍,還是
印度的十三倍。
我們還在以這樣原始的方式來採掘能源礦藏,來增添不夜城的美麗,來標
榜形象工程的魅力。我們每開一次燈,每開一次空調,每開一次灶,每開一次暖
風,都會有幾滴礦工的鮮血從天花板上滴下來,從牆壁裡滲出來,從地板下洇上來。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報道,也就習以為常。這是很自然的,死者長已矣。
那麼,這樣的死亡到底是正常的呢,還是非正常的呢。說它正常,可以說每年都肯
定會發生這樣的事故,不在這裡便在那裡。說它不正常,這畢竟是事故啊。而所謂
“事故”,就是按照正常程序、正常規則不應該發生的事件。
不如這樣來表述:在中國,發生礦難就和人死一樣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沒見過不死的人,於是就說人是必死的。我們沒見中國的礦難有減少
的趨勢,只好說那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可以規定操作流程,發明更先進的機械,採用更安全的控制系統,卻
不能改變原始資本積累的方向。這些原始資本就是要用人的生命來換取廉價資源,
這是它的既定方針。
我們可以制定更嚴格的法律,規定更高的人命賠償價格(可參考吳思的
《血酬定律》,也建議吳思在《血酬定律》修訂版中增加“礦難血價”一章),卻無法使
那些礦主在事先感到絲毫的畏懼。
我們可以繼續開展各種教育運動,把精神文明和人文關懷置於經濟發展之
上,卻難以讓那些和礦主勾結的貪官污吏們享受到教訓二字。
我們可以加強新聞監督的力度,把國家安全生產監督局升格為總局,卻從
來也沒有動搖過那種垂直的監督體制。這樣的體制,在各個行業與領域中,發揮著
事後諸葛亮的效能。
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非正常的正常死亡。
四十 廢話的力量
性格的內向與外向,有時候被簡單地歸咎於說話的多少。但仔細地研究人
話,我發現那些愛說廢話的人一般都很外向。而內向的經常語出驚人,同時也惜字
如金。
話語基本上有兩個功能,一個是表意,一個是表情。而廢話的功用只在表
情。為了表情一味地說廢話,這樣的人就容易被看成很外向。以話載情的人有著希
望被了解、被理解的沖動。
說的廢話越多,這樣的沖動就越強烈,給聽眾的感受也越深。如果這個聽
眾是說者的知己,他定會以默默點頭的方式表示會意。如果這個聽眾是一般的朋
友,那麼他很可能要打上兩個哈欠。
還有就是,說廢話的人說廢話的時候,是在努力把握這個閃爍其辭的瞬間
不定的世界。說者會出現一些焦慮的現象,像流汗、嚥唾沫、不停地喝水、抖腿。
說廢話的人明白,冷場會讓自己更加焦慮。廢話充實了會面的氣氛,就像有的人喜
歡泡在溫泉裡看報紙或者聽著音樂吃飯一樣。
愛人之間的情話一般都是廢話。女人最愛聽這樣的廢話,她們更容易陶醉
在只表情的語言裡。越是無意(而非無意義)的話,越是純粹的有情。男人在這方
面說得多了,就叫嘴甜,肯定能討女人歡心。但女人還有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多多
變換廢話的內容,不同的廢話還能傳達不同的情意。這也是廢話的一個復雜之處。
現在的時尚主持人也是說廢話的大戶,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廢話就是“謝
謝”。像《超級女聲》主持人李湘,她的“謝謝”不絕於口,一旦沒啥可說了就“謝
謝”,連別的廢話都省了。主持人的廢話更多地是要向他看不見的非現場的觀眾
(聽眾)來表情,所以需要更多的技巧。好在他們在廣播學院裡上過廢話學的課
程,一般都能運用自如。有的還會自己創新,比如(非常6+1》的李詠,他的廢話接
近於表意,並在接近的過程中摻入不同的情感元素,類似情話當中的復雜廢話形式。
說廢話最多的地方就是會場。中國人不光愛開會,而且善於在會上廢話連
篇。這樣的廢話肯定不表意,但也不表情。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那些發言者
說廢話是想表意,間或偶爾也表表情。但他們弄錯了廢話的功能主項,所以這樣的
會議大多非常枯燥。
有一個傳說,說上帝規定了每個人說話的總量。如此說來,年輕時說得太
多,說的廢話太多,到了老了就會失語。這樣的人外向而易沖動,由於廢話過多逐
漸對世界失去了新鮮感。他們一般壽命不高,也就躲過了失語期。
而那些廢話比較少的人,他們更喜歡琢磨這個世界,講究說話的效率,努
力控制談話質量。他們活得更加長久,可以不斷研究更新的世界。他們不多廢話,
養著一口人間的正氣。他們把這口氣運到著書立說上,塌實地記錄下自己的思路,
把由此凝結出的思想流傳子孫。
廢話就是這樣,淘汰掉無聊的、無意義的品質,把世界讓給那些做先於說
的人,讓他們走得更遠。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