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他人被譏笑 廣州都市人的困惑

人氣 1
標籤: , ,

【大紀元3月8日訊】最近,有關機構對國內10大城市展開市民生活“幸福感”調查,結果廣州城市生活幸福感排在倒數第一。在廣州生活工作的人們,還不如中小城市那麼幸福。

給流浪漢送飯被譏笑

據信息時報3月7日報道,30多歲的趙小姐是廣州市海珠區一家寫字樓的白領,2005年10月份的一天,公司剩下了一些盒飯沒人吃,趙小姐想到附近天橋經常有流浪漢,就想拿著剩下的盒飯去給他們吃。沒想到提著盒飯走到門口,就碰到幾個同事,趙小姐回憶說“同事用鄙視的眼神看著我,說我這人怎麼吃完了還要帶走公司的盒飯,感覺太那個了。我趕緊解釋原因,沒想到同事聽了竟然大笑起來,有的說我好天真,有的說我不正常,有的乾脆說我很會編借口。當時自己拿著盒飯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十分尷尬。最後乾脆把盒飯丟下匆匆離開。”而這件事至今仍常被同事們當作笑談。

趙小姐十分感嘆,小時候老師和家長都教導我們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那時候我們真的也願意那麼做,並且做了好事被表揚的感覺也很好,是有一種“幸福感”吧。

但如今走在街上,無論是誰叫她她都不會理,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會去管,看到有孕婦在天橋上跪下乞討,不要輕易相信,想那可能是騙錢的;看到有人被車撞摔倒在地,不要去管,因為那可能是敲詐的;看見有人問路,不要隨便搭訕,因為可能是設好騙局的,除了工作上的事,其他時候絕不和陌生人打交道。她覺得心裡總有些失落,發現社會現實與書本上的教導離得越來越遠。

專家指出,幫助別人為什麼會幸福?這是因為,幫助別人的人會獲得一種“社會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讓自己的滿意指數大增,從而達到一種更高的境界,產生幸福感。
  
萬元月薪買不到幸福感

天河區一家外資企業做翻譯工作的袁小姐,月收入近萬元。來廣州工作之前,曾在江西南昌一所高校做老師,由於覺得生活太清閑和不滿意每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所以南下廣州。現雖然工資是翻了幾倍,但袁小姐似乎更懷念以前在南昌的生活了。

袁小姐說:“過去在南昌,一個星期上三天課,剩下的時間都是自己的,生活節奏和工作壓力都不大,雖然收入不多,但那個時候,衣食無憂,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時間又很多,那種感覺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不錯。現在收入雖然多了,但感覺失去的同樣很多。”

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袁小姐每天朝九晚五,而且一個星期至少要出一次差,經常要接待客戶,應酬吃飯,工作生活的節奏很快,壓力也大,每天都感覺處於忙碌之中。“連我父母過來看我,我都沒有時間陪他們。”袁小姐感慨道:“一個人的幸福感不是由金錢收入來決定的,雖然在廣州能賺到不少錢,但也許10年之後,我還是會回到家鄉,在一個相對寬鬆舒適的環境裡,做我自己最想做的事情,那才是最幸福的感覺。”

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聽到有人感嘆:過去計劃經濟年代,雖然工資沒多少,但不用整天為錢發愁,日子反而過得安逸,如今收入高了,要支出的東西卻更多了,有的人奮鬥一輩子就只為了房子,這樣看起來,如今的時代反而沒有計劃經濟年代幸福感強烈。

廣州中山大學社會學家認為,信仰缺失是導致當前市場經濟社會風氣惡化、人們幸福感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現在人們崇尚“趨利避害”爭取自己的最大利益,這符合市場經濟法則,但淡化了人際關系,破壞了道德體系、社會良知,人們的價值觀變得多元化,信仰多樣化甚至沒有信仰,言行不受道德約束。

廣州某高校中文系古典文學教授說,作為導師,我們培養學生,不僅僅要讓他們學到自己的學識,更要讓他們學會做人,學會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社會,但現在的社會這種珍貴的東西太缺乏了,這也向社會敲響了警鐘,怎麼將感恩之心紮根到新一代的年輕人中去,讓這些中國傳統的美德不要因此而缺失。@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搭機時手機未設飛行模式?飛行員解析後果
旅行時如何尋找美食的4個訣竅
FDA洗刷雞蛋不算健康「污名」 營養師怎麼看
Party City將關全美700家門店 未波及加拿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