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協昌曼谷四日專電)正在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的英國政經學院博士候選人阿諾德(Matthew Arnold)指出,反戴克辛陣營過於集中火力在攻擊戴克辛個人,卻忽視了修正憲法制衡機制的重要性,應以建立可長可久的民主制度為主要目標,才是長久之計。
反戴克辛陣營在一個月內連續發動三波反戴克辛遊行,一致要求戴克辛下台,不過阿諾德卻認為,反戴克辛陣營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將泰國政治局勢混亂的原因全部歸咎在戴克辛身上。
他指出,反戴克辛陣營上走街頭,卻沒有長遠的計畫,只是短視的要求戴克辛下台,使得戴克辛在決定解散國會,將權力交還給人民之後,反對陣營就缺乏足夠的支撐點,在野黨杯葛合法的國會改選,更可能對泰國的民主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
事實上,阿諾德認為,泰國的問題不在於貪污或是戴克辛身上,而是在於憲法本身缺乏制衡機制;執政黨只要能夠掌握國會多數,就能夠掌握絕大部份的權力,同時也可以避免政治混亂為名,隨意解散國會。
在野黨雖然隨後注意到憲法改革的重要性,但時間顯得有些太晚;阿諾德強調,街頭示威抗議者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單純的要求戴克辛下台,也認為只要戴克辛下台,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他同時指出,菲律賓的例子可以供泰國人民警戒;多年前菲律賓總統雅羅育透過所謂人民的力量,指控對手艾斯特拉達貪污而上台,但現在造成的問題卻更大,也就是菲律賓政治問題的癥結從未被解決,只是針對個人的示威遊行,並無法解決問題。
阿諾德認為,衰弱的憲法體系讓執政黨可以輕易的以維持政局或是任有權有勢人士透過民主的程序,隨意解散國會,雖然被認為是所謂的直接民主,卻是影響政局的關鍵。
對於在皇家田廣場要求戴克辛下台的民眾,阿諾德呼籲人們必須了解,戴克辛只是一個人,無論他的去留,泰國都需要更堅強的民主制度支撐,不能以炒短線的方式,而是尋求可長可久的民主制度來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