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被領養的中國小孩在美國的認同問題

font print 人氣: 148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 自1991年中共當局為了解決其一胎化政策所衍生之女嬰被棄養之問題而放寬領養規定至今,美國家庭已領養了五萬五千多名中國嬰孩,其中大部份是女嬰。早期被領養的中國小孩如今已邁入青少年,他們開始想要獨立的、夾雜著熱切與不安的探索自己的身份。

紐約時報報導,1990年代初,每年約僅數百位中國小孩被美國家庭領養,到2005年已達七千九百名以上,成長速度驚人。這股領養中國小孩的風潮所隱藏的問題,己引起研究學者的關注。社會工作者珍布朗(Jane Brown)表示,領養父母應儘速面對中國的養女在開始瞭解由於中國的社會觀念與一胎化政策而導致她們被生父母遺棄所產生的失落感與被拒絕感。

早期被領養的中國小孩他們探索自己身份的經驗對於數千名其他將要面臨同樣問題的中國孩童,會是寶貴的經驗。影響這些經驗的因素包括生活環境與學校的多樣性,以及他們的領養父母讓他們接觸中國文化的程度。

在這些被領養的中國小孩中,有些人不認為自己和美國人有何差異,但也有人認為他們是特殊的,有些人覺得在與其他也是來自亞洲的人相處時,感覺到一種與其他國家人士相處時所沒有的歸屬感,專家認為這是跨種族領養的正常現象。

如今已長大成人的被領養的外國小孩,建立了次文化團體,以辦理各項活動、中國之旅及線上支援等方式,協助被領養的小孩克服種族問題以及建立健全的人格特質。

位於紐約的研究團體唐納森領養學會(The Evan B. Donaldson Adoption Institute)的政策主管荷李麥吉尼斯(Hollee McGinnis)是被美國白人家庭領養的南韓人,在十年前即開始推動一個成人支持團體,協助被領養的中國孩童。她表示:「我在上大學時,才開始想要瞭解其他人是怎麼看我的,在這之前,我並不十分明白身為亞洲人的意義。」

熱衷於參與這些活動、協助分享成長經驗的早期被領養而現已邁入青少年的中國孩子茉莉(Molly)、桂孟(Qiu Meng)與麥肯辛(McKenzie)都表示,她們不會想要選擇任何其他方式長大,未來也很樂意領養中國小孩。桂孟說:「這是件好事,而且因為我是亞洲人,所以我領養的中國小孩,在外觀上看起來和我並不會有那麼大的差異。」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署2003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美國76%的領養家庭是白人;15%是非洲裔;剩下的9%領養家庭為亞裔及其他種族;每六名被領養兒童中即有一名與領養家庭家長的種族不同,在外國出生的被領養兒童中,來自亞洲的占了近乎一半(49%)。其中南朝鮮最多,占24%;其次是中國11%。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分別是俄羅斯10%和墨西哥9%。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中國存在著嚴重的民族問題,其中民族認同的問題尤其不可忽視。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我一歲大的女兒喜歡跳舞。一聽到音樂,無論何時何地,她的臉上都會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然後靠在沙發、椅子或父母的腿上,開始左右晃動還有踏地板。有時,她小小的心靈完全陶醉在音樂之中,她的四肢著地來回搖晃,或者小心翼翼地抬起一條腿做出旋轉的動作。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教養不同調的照顧者,有時候是老公或老婆,更多的情況是上一代長輩,甚至是保母。因此當教養不同調的時候,騎虎難下,父母該怎麼辦呢?
  • 為了孩子的在線安全,父母首先應該告訴孩子的就是,不接受陌生人的請求,不分享個人信息,以及在下載任何內容之前徵求父母的許可。
  • 澳洲新州教育部編入公立學校學齡前教育課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無偏見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對幼教教師灌輸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觀念。而當幼兒園對兒童灌輸這些觀念時,卻不需要得到家長的許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 為孩子在兒童照護機構註冊之後,你可以做一些事情幫孩子計劃一個積極且成功的開始。
  •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科技產品對兒童注意力跨度的影響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有專家表示,與科技產品接觸的增加,可能正在改變兒童大腦的連接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