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燕故事動人 中國農村義務教育困境難解

標籤:

【大紀元3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任紋儀台北特稿)馬燕是中國寧夏貧窮農村裡一名失學小女孩,她將家貧被迫失學的痛苦寫成日記,並因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法國出版成書。馬燕的故事隨即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紛紛捐款援助上百個像馬燕一樣的失學孩童,繼續完成學業,但在中國,像馬燕這樣的小孩不計其數。

馬燕在日記中寫道:「今年我上不起學了,我回來種田,供養弟弟上學,我一想起校園的歡笑聲,就像在學校讀書一樣。我多麼想讀書啊!可是我家沒錢。」

「馬燕現象」在中國農村地區其實極為普遍。中國官方統計,目前中國失學兒童約兩千七百萬人,約佔適齡學童的一成之多,超過中國義務教育規定的農村輟學率控制在百分之三的標準。但根據非正式統計,如果加上不在統計之列的城市民工子女、超生小孩及統計誤差等,中國失學人數估計高達五千萬人。

中國農村輟學率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在於農村經濟落後,農民負擔沉重,除了吃飯生活,已無餘力供給孩子上學唸書。更何況,中國農村兒童也必須分攤家庭的勞務,孩子上學等於喪失部分勞動力,經濟負擔更為雪上加霜。以湖南省安鄉縣為例,當地農民家庭年收入約人民幣一千兩百元,供養一個孩子唸書要八百元,而多數家庭有兩個孩子,就要一千六百元,兩個孩子同時都上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中國於一九八六年實施「義務教育法」,規定對中小學生提供「免收學費」的九年制義務教育。但由於缺乏財政支持,義務教育政策在中國多數農村很難徹底執行,許多學校仍然巧立名目收取書本費、雜費等,這些費用甚至高過學費,導致農民負擔沉重。

根據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目前中國義務教育經費,鄉鎮負擔百分之七十八,縣財政負擔約百分之九,省負擔約百分之十一,中央財政只負擔百分之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與人民所得均有相當的成長,但教育經費卻與經濟發展脫軌。中國國務院在一九九三年頒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確立在公元兩千年中國教育經費應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四,但至今仍只有百分之三左右,甚至比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非洲烏干達還不如。

另一方面,中國中央政府財政負擔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比率太低,財力薄弱的縣鄉兩級卻承擔發展義務教育的重責大任,最後農村教育費用還是轉嫁到農民身上。農村教育經費匱乏,造成農村學校校舍不足而且簡陋,拖欠教師工資,地方負債嚴重。例如廣西蒙山縣許多小學無校門、無圍牆、校園環境差,初中學生宿舍破爛,三個人睡一張床,房間四處漏風,食堂異常簡陋,有些學校牆壁裂開,地基嚴重下陷,令人觸目驚心。

中國教育部高級官員說,一九九零年代以來,中國政府將更多的財力用於科技和發展經濟,財政投入主要從投入產出比來考慮,而教育很難在短時間內看到利益回報。於是,「盤子就這麼大,給教育多給一點,別的部門就少一點」。對於經費不足問題,溫家寶提出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國家財政保障範圍」,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這項方案如能徹底落實,未來中國義務教育體制將由「地方負責、以縣為主」,轉向「經費省級政府統籌」、「管理以縣為主」,同時中央財政將擴大對教育經費的投入。中國十三億人口中有九億農民,而在中國一億多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中,約九成生活在農村。接受教育似乎是農村子弟脫離貧困的重要途徑,但現行中國義務教育制度形同剝奪大批農村子女受教育的權利,造成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

馬燕的故事感動了法國人,從此改變了馬燕的命運,讓她能夠繼續升學,幸運地成為村子裡第一位女初中生。但在中國,還有無數類似馬燕的農村小孩,仍在等待回到學校唸書的機會。

相關新聞
中國農村存在3個「剪刀差」問題
一號文件是程翔「罪證」之一
農民經營改善貸款 額度125億
嘉義縣鄉土教育資源中心 揭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