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向隅的一間舊教室,是同學們最喜歡聚集的地方──那就是「師生合作社」。一下課,合作社外馬上大排長龍,負責督導的老師到了場,維持秩序的打工同學也就了位,大門一打開,開始進場,整個屋子裡人山人海般,擠得水洩不通。
有人買簿子或紙筆,買餅乾、糖果、飲料的更大有人在。每個人走出「師生合作社」,手上都是一大包一大包的滿載而歸,回到教室裡,便開心的享受起美味可口的點心。
這是十幾年前校園特殊的景觀,「師生合作社」有如現在的大賣場,東西五花八門,琳瑯滿目。
但是,同學們大量的食用點心,包裝紙或塑膠袋很快就裝滿了垃圾箱,接著更氾濫流落到周遭的地板上,值日生整理了好幾次,教室裡仍然到處是垃圾。此情此景,大家都頗有怨言。所以為了減輕值日生的清理負擔,也為了讓學生養成節省零用錢的習慣,老師只好請同學停止購買零食,希望同學吃好正餐就好。此令一下,同學齊聲喊:哇!
過了不久,在周末的集會上,周同學舉起手,向老師提出建議:「老師!請給予方便,下課時讓大家買零食。」同學們異口同聲紛紛表示贊成。老師只好再次成全大家的需求,但是附加了一項條件:凡是購買零食的人,不管消費量大小,每一次交1元;請託別人購買的人也一樣。由專人記錄姓名和款數,月末累積300元寄到家庭扶助中心,如有不足由老師補足。因此之故,三年甲班從此做了個快樂的助養人。
這個方法訂定之後,大家買得開心,交錢也交得快樂。就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同時做了件好事,這些大家累積起來的錢,錢透過家扶中心,協助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兒童。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這個特別的做法、美好的消息傳了開來,許多位老師也紛紛響應,加入了助養人的行列。
如今回首,已過了十幾年了,這群正行善心的小孩,已完成了中學或大學教育。相信這群善念正行難能可貴的孩子,內心深處仍然過得踏實,時時處處都會是個受人歡迎的好人。因為,在他們還稚小純真的時候,心靈就已經能認同家庭扶助中心的宗旨:取之於社會,惠及於亟需協助的幼童及家人。從小培養了如此善良的胸襟,這不就是未來幸福的永久保障嗎?
轉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