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1日訊】最近的《冰點》週刊事件,再一次證明了專制機關對新聞輿論的鉗制和粗暴干涉。雖然,《冰點》最終以復刊作為結果,但復刊後的《冰點》只不過是被強姦後的《冰點》,內容絕對和原來不一樣,也會失去原有的風貌和精神,就象陽痿患者一樣。
專制整你沒商量,這是我們看到的一面,但是還有一面我們沒有看到,那就是中國普遍存在著的「新聞尋租」現象。從《冰點》來看,它只有兩種出路,一種是向專制妥協,成為「吹鼓手」或者專制中的一員;另一種就是依靠新聞來置換滾滾的財富。至於它所堅持的精神和風骨的中間道路,在中國目前這種新聞體制下幾乎是不可能的。第二種出路實際上就是「新聞尋租」。
說起「權力尋租」,大家都會明白的,那就是通過權力來攫取財富。在一個不民主、不文明、不現代的社會裏,無制約的權力被推崇的至高無上,通過這種虛無的東西來置換財富,置換腐朽的生活,置換尊嚴,置換壓迫人民的快感是易如翻掌的。
「新聞尋租」和「權力尋租」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攫取財富。本質也是一樣的,都是專制的產物。但「新聞尋租」恐怕只有在中國這樣的社會中才存在著。在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裏,新聞自由是言論自由的最高體現之一,是人們話語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人都有新聞自由,都有自由辦報辦刊的權利,都能自由的發表言論。而在一個極端專制的國家裏,因為新聞是控制在專制手中,是工具,是喉舌,它們根本不允許老百姓隨便辦報報刊。所有的報刊都是控制在專制政府手裏,所有的言論都要經過層層過濾,所有的記者編輯都經過各種方式的洗腦,能深刻實踐為專制服務的新聞觀,這樣的新聞當然無法代表人民。
在自由民主的國家裏,因為新聞自由是其根本,辦報辦刊很簡單,也就沒有什麼「新聞尋租」的現象,比如西方等自由社會。而在極端極權專制的國家裏,因為新聞是牢牢掌握在專制手裏,有專款可用,所以新聞也不存在著尋租現象,比如朝鮮,比如過去的蘇聯和中國等。唯有在中國現在的這種畸形體制下,新聞才存在著尋租現象,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因為中國的新聞媒體目前有兩種,一種是黨報黨刊,比如《人民日報》、《求是》雜誌、中央電視臺等,另一種就是所謂的民營報紙,如各地的都市生活類報紙大都屬於此類,但無論是黨報黨刊,還是民營報紙,都要求服務於黨,堅持黨的輿論導向。在輿論導向上,黨報黨刊跟得近些,內容純粹是歌功頌德、說教之類的東西。民營報刊相對鬆些,我們看到的許多惡性事件一般都是民營報刊報導出來的。黨報黨刊和民營報刊的不同之處只在於,黨報黨刊有國家的專款可用──辦報有經費,發行有攤派,比如《陝西日報》,每年的經費在上億元。《陝西日報》每年都虧損,都缺少經費,據說每年的新年前,陝西省的主要領導都把各個企業領導聚集在一起,不給錢就不讓走人。《陝西日報》年虧損額據說在數千萬人民幣,曾有人建議停了這種勞民傷財的報紙,但沒有一個領導敢下這個決心。因為這是黨報啊。而民營報紙,國家只給所謂的政策,卻不投一分錢,只有靠自己融資,融下來的錢還要交數量可觀的管理費。而國家給的所謂政策,除了堅持黨的輿論導向不能丟外,其他都可以網開一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實際上在民營報紙的脖子上斬了一刀。內容上不能自主,經濟上又不扶持,老百姓對新聞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要求,因此民營報紙生存一般都很艱難,據瞭解全國各地這幾年的民營報紙基本上處於岌岌可危的地步。
也許媒體是個朝陽產業,所以在中國偏偏又有許多人想投資辦報。這樣,刊號就成了十分稀缺的資源。一個刊號,就是100多萬。刊號是個很奇怪的東西,在民主國家裏,一錢不值,可在中國這樣的國家裏卻價值萬金。在中國,辦一個刊號很難,刊號要經過層層審批,而且要有相當的政治背景。據說,現在的刊號審批又停止了,國家原則上不批。所以在中國,有刊號的並不見得能辦報,想辦報的卻沒有刊號。這種狀況正是「新聞尋租」產生的背景。比如本市的《三秦都市報》,每年的虧損都在千萬,員工多次發不出工資。最近和一個民營老闆合作,這位老闆投資2,000萬人民幣,這2,000萬實際上就是刊號的費用。而陝西《美報》在三年前還是出版社的一個小報,工資發不出來,後來賣給一家房產商,好象是100萬。《西安商報》幾年前弄了好幾個投資商,每一個都只是幾個月,最後一個已經辦了三年,虧了3,000多萬,現在發行量只有幾千份,想賣出去,卻沒人要。有人說,象這樣苟延殘喘的報紙,還不如停了好。但是人家很清楚:只要有刊號,就是財富。保持刊號,也就是保留了財富。只要報紙出著,就證明刊號還在。
投資報紙,報紙實際上卻不屬於你的,這一點和中國的其他投資對象不同。國家規定,民營企業投資報紙,只有經營權,沒有採編權。主權仍就是國家的。曾經有一個笑話,《美報》的總編和投資商的老總去參加新聞出版局的考試,有一道題是這樣的:你投資報紙,報紙就屬於你的嗎?那個老總毫不猶豫地簽了個是,因為按照共產黨的宣傳誰投資誰收益,我投資報紙,報紙當然是屬於我的了。結果被新聞出版局的領導奚落了一通。
投資卻並不能買斷報刊,只能買斷暫時的使用權,就象「權力尋租」,也不能買斷權力,只能獲得暫時的置換權一樣。
據瞭解,西安的「刊號費」一般是這樣的,《美報》100萬,《西安廣播電視報》30萬,《陝西廣播電視報》200萬,《城市經濟導報》30萬,《三秦都市報》500萬。當然這是年價。付出這個價格,你可以獲得該報出過主權外一年的發行權、廣告權、管理權以及實質上的採編權。
「新聞尋租」在民營報刊的現象很普遍,但那些拿著皇糧的黨報黨刊也不容樂觀,許多國字型大小的報刊在各地開設的記者站或者工作站就是典型的「新聞尋租」現象。這種記者站或工作站,主辦方只提供所謂的手續,這手續無非是一些檔、幾張介紹信、空白合同書以及「如果有人打電話,報社會有這個人」的照應。至於經費則一分不給,反而要給主辦方交一筆數目可觀的管理費。維持記者站或工作者的費用,就只能靠四處敲詐勒索了。《人民日報》在西安的記者站,一年的管理費是100萬,《中國青年報》的管理費是30萬,另外的一些報刊也在數萬數十萬不等。
「新聞尋租」嚴重違背了新聞的基本宗旨,也使得新聞在老百姓心目中形象極為敗壞。良知、真誠、正義,是新聞生存的基本條件和內涵,但這種「新聞尋租」的存在,使得新聞常常違背良心違反人倫背棄道義,成為金錢和權力的走狗。
「新聞尋租」和「權力尋租」一樣,是中國專制體制變異的結果。「新聞尋租」是民主自由最大的敵人之一。中國走向民主自由,新聞回歸本原是第一步,而新聞回歸本原的首要任務就是堅決反對「新聞尋租」。
2006-03-10
轉自《民主論壇》(//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