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暴利行業大揭底:1000%利潤太平常

人氣 48
標籤:

【大紀元2月8日訊】 據《中國投資》報道,暴利是因為壟斷力量的存在而在短時間內獲取的超額利潤。英國經濟學家路易斯給「暴利」的定義是:「當一種產業存在著不可替代性,並逐漸形成單元化的寡頭形式時,必然會演變成一種多倍利潤而不是多重利潤的暴利,這種情況會伴隨著多元化經濟要素的加入和產業規範的形成而消失,通常暴利時代的經濟週期是短暫的」。

在梳理2005年十大暴利產業的時候,我們判斷一個產業是否存在暴利,首先要看這個產業的利潤率是否遠遠高於社會平均利潤水平,其次要看是不是由於壟斷而產生的暴利,三是要看是不是泡沫催生的暴利,因為泡沫是暴利的內生經濟變量之一,泡沫資產達到社會總資產的較大比重時,惡性泡沫才會產生,暴利也才隨之誕生。雖然有些產業(比如殯葬業)並非經濟的主導產業,但由於壟斷產業的特殊性,其利潤之高令人驚歎。

以上述標準仔細梳理「暴利產業」,我們發現在2005年產業發展軌跡中,醫藥業、殯葬業、眼鏡業、美容、寵物、房地產、圖書、培訓、電信分別進入了本刊十大暴利產業的篩選視線。

其實,我們真正關心的並不是產業本身,而是關注暴利產業對老百姓經濟生活的影響。站在大的市場環境下來看待暴利產生的根源,就會發現,市場機制的不完善或缺失是一切暴利產業的通行證。

醫藥業每個環節都有暴利

中國醫改在2005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輿論風暴。2005年,對中國醫改的批評,已不僅來自民間和學者,還來自官方。這表明了中國的醫改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制度的不完善、執行力度欠缺、監督不嚴格,都為醫藥行業的暴利提供了契機。

沒有理由把醫藥業排除在暴利行業之外。

哈爾賓「550萬元」的天價就診餘波尚未平息,深圳120萬元的就診風波又再次傳出。而事實上,經過相關調查組對上述兩事件的審核,都表示醫院明顯存在著不合理之處。

令人瞠目的驚人暴利1300%

據業內人士披露,抗生素是當前醫藥市場的「暴利之最」,通常利潤率為20倍。抗生素大多售價較高,但成本十分低廉,單價數十元甚至上百元的藥品成本往往只有幾元錢。而企業在向醫院或醫藥公司銷售的時候,回扣、返利一般都高於30%,有些醫生拿回扣的數目驚人,一些重點科室的重點醫生每月僅拿藥品回扣就超過萬元。

以頭孢三代為例,其市場零售價是170元一針,藥廠給地區銷售商的價格是12元。僅為零售價的1/14。高達1300%的暴利是這樣分配的:每針零售價170元的抗生素類藥品,醫院得到66元,醫生回扣35元左右,增值稅16元,藥廠12元,維護醫院關係,每支產品需要10元,經銷商5元,其他協調費用5元,醫藥代表提成10幾元。這裡面利益最大的是醫院和醫生,分別占40%和20%。這樣,一種藥從生產到患者手裡至少要經過6~9個環節,而中間商則不計其數。

羅紅黴素出廠價為6元,市場上驟升為26元;心臟支架在香港僅為300美元,內地醫院裡卻升了10倍多,達三四萬元。

濟南一位曾介入心臟手術器械銷售的李先生曾向媒體提供了一份他給某醫院供貨的價格表:如果使用國產普通支架,一套包含11種器械的產品,出廠價僅為8598元,經銷商卻以近3倍的價格2.3萬元賣給了醫院,醫院加價15%後賣給患者,此時的價格已高達2.6萬元。

層層都有暴利

從最初生產企業的藥品,到批發商、醫院、藥店,每過一關都會層層加價。以至於到最終的消費者手上時,藥品的價格已抬高幾倍,甚至是數十倍。這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再來看醫藥,暴利仍然驚人。

暴利的根源在什麼地方?藥品回扣。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回扣的空間之所以大,在於藥品定價「虛高」。

據業內人士透露,藥廠在向物價局申報成本時,會巧立名目將各種各樣的莫須有的費用攤在裡面,矇混過關。還有的在申報成本時,先把物價局有關人員進行收買。這樣,本來10元的成本報30元,甚至再高都沒有問題。

北京某醫院的醫生說,現在醫院就成了暴利的代名詞。這是因為,醫院是一個流通終端,即藥品、器械等都由醫院購買後,再讓消費者來買單。這一系列的環節都在加利,最終還是由消費者買單。

殯葬業超級暴利難以終結

曾經有家屬對殯儀館的評價是「發死人財」,這話聽起來也許不好聽,但事實上,這個道理是大家公認的。 雖然1997年7月國務院發佈的《殯葬管理條例》中規定「殯葬設施」要審批,對「殯葬設備和殯葬用品」提出3個「禁止」,允許對有關火化機、運屍車等殯葬設備和骨灰盒、石料等殯葬用品的生產銷售通過市場調節。在一定程度上給暴利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間。

連同生者的悲哀,殯儀館都化成了錢。

沒有人會否認這個行業存在巨大的暴利,而且殯儀館的錢賺得非常坦然。因為他們知道,在悲哀的生者面前,極少或者從沒有人和他們計較。正是抓住這種心理,殯葬業的暴利之高,讓人難以想像。

1000%的超級利潤

殯葬收費到底該收多少?這是大多數老百姓都不知道的。這個特殊的行業,正是利用了人們的心理和感情因素,因此即使很多人知道這個行業存在暴利,但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也很少有人和殯儀館發生爭執。正是這一背景下,給殯葬的暴利埋下了伏筆。讓我們先來看一下暴利的環節。

以骨灰盒為例,一個普通的骨灰盒,價格最低的400元左右,最高的1~2萬元不等,樣式繁多。而實際上,一個低檔的骨灰盒成本也就是幾十元,骨灰盒的利潤能夠達到1000%~2000%。

一位患者的家庭說,即使最普通的骨灰盒,只是換一種形式都能收取更高的費用。而且他們還會問家屬,要好一些的還是差一些的?這種方式讓家屬其實感覺非常不舒服。如果買差的,就好像意味著對死者都不孝順,只好多花錢買所謂好一些的,明知道他們會多賺錢。這是其中的一個環節。逝者還需要購買的是衣服、火化、墓地等,每一個環節都會有著驚人的暴利。

據調查,一個最低標準的火化殯葬需花費3000元,高則上萬元。一個最低標準的陵園土葬需花費7000元左右,高則20萬左右。以銀川市某大型陵園墓地為例,最低價格為3980元,最高則達到11.8萬元。

以天津殯儀館火化費用為例,按每次火化費用680元、每年火化1500次計算,一年就能收入100多萬元。一台日本進口的最先進的火化設備,價格在80萬元左右,包括佔地、安裝等費用,引進安裝一台高級火化爐大概需要100萬元。資金回收率是非常之高的。

事實上,大多數逝者家屬在購買殯葬用品時很少計較價格,而這正是導致殯葬用品價格虛高的一個因素。再加上殯葬內容名目繁多,因此成為殯葬消費中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一種普遍現象。

壟斷支撐暴利

壟斷,是這個產業成為暴利的最大誘因。也正因為如此的暴利,民間資本很難進入。儘管名義上允許民間資本進入,但真正進入實質操作階段,民政部門並不情願開閘。因為這意味著「肥水」流入外人田了。

正是由於殯葬產業的特殊性,及其民政部門的壟斷性,暴利似乎是名正言順的。壟斷經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這個產業不擇手段撈錢的升級。目前這個產業的審批制度改革相對滯後,難以滿足殯葬改革的需要,這也為殯葬業謀求暴利提供了空間。

一些地方對喪葬用品、殯葬設備的生產銷售,仍然利用行政審批手段進行限制,對殯葬用地、設施也是層層審批,設置壟斷堡壘,形成了誰有權誰得利的局面。再加上逝者家屬正處於悲哀心態,在這樣的背景下必然會形成暴利。

美容產業美麗給別人 暴利給自己

中國的美容業是個自行發展的產業,還沒有納入國家統一管理的範疇,且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統一管理機構。 而除經營者充分「利用」了消費者自身對美容的需要及從眾心理以外,美容業行規不健全、從業人員素質較低、產業間不正當競爭、價格體系不透明、哄抬價格等都給經營者有很多空子可鑽。

而市場急劇放大的需求效應,又契合了美容產業的增長要素,這也是美容暴利的基礎。

皮膚基礎護理580元、七日消斑600元、立體繡眉980元、全年光子嫩夫套裝3600元等等,報紙上這樣的美容介紹到處都是。儘管如此高的價位,但並沒有讓愛美的女士望而卻步。

美容業是超過房地產、IT發展速度的產業,是一個蘊藏巨大商機並且以15%的速度增長的產業。在收集2005年十大暴力產業中,我們把不容忽視的美容服務業歸納進來。

美容化妝品價格虛高

前不久,筆者曾在一家美容院做過一次繡眉,因為筆者的朋友和這家美容院的老闆私交頗深,自然給打了折扣,最後成交價(5折)380元。而這個價格和實際產品的價格相差數十倍,自然高昂的服務價格包含在裡面了。

某美容院的負責人曾表示,目前國內很多美容院的護理產品,提供的都是一條龍「專業線」供貨。

據悉,產品從不對外公開宣傳,那麼成分、質量、價格當然也就存在著一定的隱蔽性。甚至連美容院的美容師都毫不知情。看來美容產業的暴利是來自產品的巨額利潤。

以某一品牌護膚配套產品為例,該產品的實際價格只有300元。但到美容院後,這個產品的使用權並不僅僅局限於一個人,而是至少為20~30個人分別使用,每人次的消費價格則為100元。假如該產品為15個人使用,最終折合成購買價格是1500元。是實際價格的5倍,可見其暴利驚人。

男人的「面子」更有暴利

就在女士美容方興未艾之際,男士的美容悄然興起。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這樣的城市,很多都市白領一族的男士們開始頻頻光顧美容院。而這個群體的崛起,又給美容業帶來了更多獲利空間。

據一位經常光顧美容院的先生講,他們這個群體有一定的消費能力,而且在工作當中經常有一些重要的場合。現在,很多人把形象看得尤為重要,花些錢在美容方面消費很值。這位男士說,與女士不同的是,男士美容更看重品牌,其消費價格平均高於女士。

另據一位商場化妝品專櫃的售貨員說,現在男士買化妝品價格最低都是百元起價,甚至幾百元以上,男士和女士相比在這方面的消費數量少但價格高,講求的是品質。美容院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他們的暴利比單純的化妝品還要高許多。

根據《2004中國美容年度報告》的數據,最近兩年中國涉足美容消費的人數已達3億多人次,城鎮人口月平均美容消費已達29.33元,全國城鎮美容業年產值為1680.4億元。

該《報告》指出,美容業將成為繼房地產、汽車、旅遊、電子通訊之後我國居民的「第五大消費熱點」。

這說明,美容產業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仍然佔據消費主流。

寵物醫院暴利愈演愈烈

寵物醫院之所以成為暴利,是因為市場需求大。 而且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飼養寵物的家庭會越來越多,且飼養方式已經從早期的初級階段向成熟階段發展。即寵物的飼養向國際品種、寵物的醫療保健等方面延伸,這無疑為寵物醫院的未來發展提供了空間。即從單純的醫療,到寵物的美容、保健擴展。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寵物在家庭中地位也越來越高,這是飼養人願意支付寵物醫療的另一因素。

2005年9月17日,朋友家的一隻小貓不慎從6樓陽台上掉到了一樓草坪上。朋友見狀,急將愛貓送往附近的寵物醫院。住院10天,居然花掉2000多元。

朋友說,花再多的錢也得治,其中的消費完全憑寵物醫院說了算。因為不知道這些動物用藥是否和人使用的相同,所以其中的價格就任人宰割。比如人服用的藥物,在醫院或藥店有可以參照的價格,但動物用藥並沒有明顯參照價格。說白了,就是拿人服用的藥品給動物治療,那價格也要高出幾倍甚至數十倍。

藥品利潤300%

王小姐經常帶自己心愛的狗去寵物醫院檢查、打疫苗、驅蟲、吸氧……據王小姐介紹,狗患感冒、消化、呼吸等常見病醫治費每次就要上百元。

據悉,在北京市一家寵物醫院裡,所有的寵物醫療項目如外科手術、注射、防疫都有明碼標價。外傷處理80~300元/次/只,靜脈注射30元/次/只,腹腔穿刺20元/次/只,卵巢摘除手術150~300元/次/只……

目前,寵物醫院給寵物使用的感冒藥很多都是人用的。在藥房不到2元的藥品,到了寵物醫院搖身一變成了特效藥,售價竟漲到100多元。另外,國產寵物防疫針的最低批發價格僅為5元,但寵物醫院的標價卻高達60元。據此,粗略估計寵物醫療行業的利潤已遠超300%。

除去平時的一些小病小災,寵物還要定期打疫苗,一般5年期的疫苗每針要70元左右,利潤空間非常大。

寵物醫院暴利不會減弱

據悉,目前北京市僅寵物狗的數量已經達到100餘萬隻,一年花在寵物身上的錢就有5億元人民幣,其中相當一部分花在了給小狗小貓們的「求醫問藥」上。當筆者就這一數據向北京市保護小動物協會求證時,工作人員稱,北京市寵物狗確實已達100餘萬隻,但北京人一年花在寵物身上的錢已經遠遠不止「5億」這個數字。

以北京市場為例,正是家庭寵物的快速增加激活了寵物醫院。另一方面,這些家庭都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在選擇寵物方面不但很講究,而且在寵物的醫療、美容等方面也非常捨得投入。一旦所養的寵物生病,他們會像愛孩子一樣非常捨得投入,希望能得到最好的醫療救助。正是這個前提下,為寵物醫院的暴利奠定了基礎。

據一家寵物醫院相關人士介紹說,寵物醫院的暴利很多人都知道,但寵物醫院仍然很火,這是因為需求大。

沒有人在寵物生病時先問問治療價格,另一方面,寵物醫院雖然說是暴利,但總的花費並不大,這部分支出很多家庭還是支付得起。這些因素導致寵物醫有一定的生存空間,而且未來寵物醫院會越來越火,因為養寵物的人逐年增多。

除此之外,在管理方面還有很多規則不完善。比如相關的審批、監管制度存在不足之處,這導致寵物醫院藥價虛高。

保健品暴利時代難以終結

任何一個朝陽產業所帶來的高利潤都會吸引更多的加入者,使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並因此產生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一是產品研發的投入力度會加大,使得產業的科技含量增加,產業的平均利潤率降低,消費者得到更多的實惠,而產業自身也得到發展的空間;二是片面追逐廣告效應和市場暴利,對產業進行滅絕性開採,卻帶來產業自身的信譽危機。

2005年保健品在強化市場監管的發展環境中,仍繼續上演暴利神話。

廣告越大膽利潤越豐滿

一位保健品產業的業內人士說,保健品不同於其它藥品,靠的就是廣告效應。如果沒有廣告,保健品市場就會減少2/3多。但是支付廣告需要高額資金,而這筆廣告費用最終將會轉嫁到產品身上。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保健品的廣告越多,其產品的零售價格和成本的落差越大。

有證可循的是,2005年6月19日,中央電視台報道了「哈佛代高樂」的騙局令人觸目驚心。廣告中所宣傳的「美國增高新藥」「哈佛代高樂」,其實不過是吉林省龍井市草仙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普通營養補充劑五維賴氨酸片。正是這樣一種普通的營養補充劑,經過總經銷商湖北新東科藥業有限公司篡改廣告審批內容後,給它戴上了「哈佛大學研製」的帽子,又虛構了權威部門官員和專家進行推薦。從而使一盒不過10元左右的五維賴氨酸片,搖身一變成了每盒售價近500元的「哈佛代高樂」。吃上兩個療程就得近萬元。

不久前,桂林市工商局屏風工商所在查處一起虛假宣傳案件時,意外截獲了銀錠路某保健品店的一本進銷登記本。並且記錄了店主2005年1月至6月的進銷貨情況,其保健品大部分為在廣州、長沙等地批發市場購買。從記錄上看,批發價與其零售價差別極大。如「益壯」口服液保健品,批發價每盒(10支)僅10元,零售價卻為80元,利潤率高達700%;

2005年年初,國家工商局對中國廣告業作了一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醫療廣告違法率高達62%;而同一時期藥品報紙廣告的違法率,高達95%。

據業內人士透露,保健品利潤一般可達100%到200%。一個保健品從研製、開發、報批到出成品再到商標註冊一般只需數十萬元,保健品企業將更多的賭注下在了巨額的廣告投入上,以至於形成某種不成文的慣例:誰的廣告經費投入高,誰在廣告中越能讓消費者動心,誰的銷量就大,賺得錢就多。在這種慣性的驅使下,高額的利潤使精明的商家不僅忽略對保健品的科技投入,更使商家敢於鋌而走險。

尤其是現在的性用品商店,這個行業由於不規範,給商家製造了更多的暴利空間。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說,平均每個商品的利潤至少都在200%以上。而很多消費者對這一特殊的產品,由於心理因素作用,很多人不太願意公開。這一想法,正是暴利存在的基礎。

儘管消費者對保健品的信任度並不高,但為什麼還有市場?一是因為市場上的廣告效應,每天強化灌輸給消費者以後,讓人產生了一種消費慾望。二是很多消費者購買的保健品是送給親朋好友。並不是所有的保健品都不具有保健功能,只是在市場良莠不齊、暴利充斥在這個行業的時候,人們對保健品的價值、作用都會打一個折扣。

房地產:速生富翁的產業

房地產暴利一說儘管被地產大腕否定,但在專家、學者和普通消費者當中,沒有人否認房地產是暴利產業。當然,兩者的利益角度不同,自然得出來的結論就不一樣。中國房地產業發展到今天,隨著產業的規範和相關制度的完善,過去的投機所產生的暴利有逐漸轉弱趨勢,但暴利依然存在。 w

「沒有巨大的利潤支持,無法建設品牌,因此房產品牌就應該是具有暴利的。」地產大腕任志強在2005年底的一句話,激起了千層浪。正當市場對此質疑並未消聲的時候,2005年12月16日,全國經濟普查數據第三號公報中結論是,2004年全國房地產開發經營行業平均利潤率7.77%,這再次激起市場強烈反響。

有意思的是,開發商對這一數據表示認同,而一些房屋中介、研究機構等則認為「太低了,不可能」。

局部地區最高暴利達200%

暴利依然存在。一位房地產業內專家分析說,針對2004年房地產平均利潤率7.77%這一結論,他表示不認同。其理由是雖然房地產增幅回落,但仍然是增長的,價格並沒有走低。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5年前三季度全國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0378億元,同比增長22.2%,增幅呈逐月逐季回落態勢,比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增幅分別回落4.5和1.3個百分點。增速雖然減緩,但從全國各地來看房地產市場均呈兩位數增長之勢。

2005年11月底,《南國都市報》刊登文章指出,福州市物價局公佈房價成本清單顯示:福州市市區商品房平均開發成本約為每平方米2160元,社會平均利潤約為每平方米1400元,地價、建安成本、配套設施費用分別只佔房價的20%、25%和14%左右,而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利潤則佔到房價的41%左右。

經測算,開發商的利潤率平均約為50%,最低的約為20%,最高的超過90%。其中利潤率超過50%的樓盤有10個,呈現出樓盤越高檔、利潤率越高的基本特點。

一位研究房地產人士向《南國都市報》透露,目前的房地產業,暴利之驚人,已經達到難以想像的程度。南京有一家開發商,開發了銀城東苑這個摟盤,當初拿地的土地價格為500元一個平方,建築成本為1200元一個平方,加上稅收、廣告,成本價不超過2000元,卻賣5500到7000元一個平方,按6000元的均價計算,每平方賺4000元,暴利達到200%。

這僅僅是房地產業的冰山一角。根據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房地產業的利潤大大高於其他產業,稅後淨利潤比電力煤氣業高1倍多,比平均水平高5倍。

三天產生一個億萬富翁

最近幾年公佈100名富豪榜中,地產富翁從2000年的25家增加到2003年的37家。而在不久前的2005年度胡潤系列富豪榜中,前50名的富豪中有24位涉足房地產領域。

曾經在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從事過近10年投資研究工作的李清明估算:2004年,北京全市實現商品房銷售額1249.1億元,按20%的利潤率計算,該產業一年的利潤高達249.8億元,不到兩天就要催生一個億萬富翁。廣州、上海等也是如此。2004年廣州房價飆升18.8%,一手商品房交易金額增長了26.2%,達到560.2億元。按20%的利潤率計算,廣州房地產年利潤高達112億元,約三天產生一個億萬富翁。

總體來看,市場大量的需求,為房地產的暴利奠定了基礎。

圖書出版業持續高暴利

出版業的暴利是業內熟知的。 熟悉這個產業的人應該明白,一方面是由於壟斷導致利潤過高,另一方面,中間環節的二級批發商和零售商也都在圖書上獲取高額利潤。如果缺少完善的遊戲規則和嚴格執行的力度,恐怕大多數讀者仍然要為高價格的圖書支付過多成本,圖書出版的高利潤時代仍延續。

「現在的書價格太高,根本買不起。」 2005年12月初,工體正在舉行的書市上,一位正在購書的女士向記者抱怨說,稍微好一些的,或者目前的暢銷書,都是幾十元,甚至上百元。因此,希望在書市上能淘一些便宜書。對於這一說法,大多數讀者都表示認同。

中間環節獲利50%以上

在眾多的出版社當中,和教材相關的出版社總數佔到全國圖書出版份額的80%。中國現有565家出版社,2004年營業額為430億元人民幣。而教材和教學輔導材料類書籍,其銷售利潤為全行業平均利潤的520%。

根據廣州教育部門的調查資料顯示,中小學教材的價格一直呈高速增長趨勢。20年前,中小學生每學期的課本費不超過10元,而現在普遍達到了200~300元,上漲了二三十倍。這樣的漲幅不僅大大高於同期中國經濟的增幅,也大大高於同一時期中國國民收入的增幅。

之前,根據廣東省出版集團的一份調查顯示,新華書店利潤的70%來自中小學教材,多數鄉鎮書店更是達到了90%。

以一本定價20元的書為例,在所有環節中,印刷費及紙張成本約占23%~25%,從印刷廠出來的價錢5元左右,作者的稿酬在8%~10%左右,為1.60~2.00元,出版社利潤一般在10%左右,為2元。如果由出版社自己總發行,再加5%的發行費,即1元。剩下的45%~50%,近10元的利潤,被零售商拿走。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教材未形成多家專業出版社競爭的局面,編寫和出版被少數出版社所壟斷。出版發行始終由出版管理部門指定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總發行這種壟斷運營機制,使中小學教材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書號也可以獲得高額利潤

除發行圖書以外,出版社另一個獲取利潤來源的通道是賣書號。通過每年出售書號的形式,出版社更是不費吹灰之力能取得豐厚收入。近年來各地自費出書的作者越來越多,但前提是他們必須自己購買書號。對出版社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利潤來源的通道。據瞭解,香港的國際統一書號是免費的,內地作者如要出書,只要給出版單位匯寄400元「登記費」即可,而內地出版社的書號費,至少是1萬元。

2005年5月,在第十五屆全國書市日舉行中國出版業發展高層論壇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指出,出版物市場存在過分依靠教材、跟風現象嚴重等結構性問題和混亂狀況,亟待改變。

鄔書林說,當前出版業中,出版產值和利潤過分依靠教材。教材的產值比重超過50%,教輔圖書又佔相當比例,教育出版的利潤在整個出版中的比例更高。此外,出版與發行之間誠信不夠,折扣、銷售信息反饋、結算回款關係還沒有形成規範的可以遵循的制度。

電信業壟斷產生暴利

電信業的壟斷、暴利問題由來已久。 不過,由於這個產業的獨特性,前期的投入也很大,因此電信部門一直以來對於暴利說法不接受。甚至曾公開說電信業是虧損的,但這種說法隨即招來一片反對聲音。中國電信業在高增長,但老百姓受惠的程度卻遠遠低於其它國家。

暴利來源於壟斷,壟斷滋生暴利。電信業的壟斷地位短期內是難以撼動的,這也意味著電信業的暴利未來仍會持續存在。

獨特的資源優勢產生暴利

電信業獨特的資源優勢是其產生暴利的根源所在。不同於其他產業,電信業的資源掌握在少數的幾個企業當中,偌大的中國市場,即使按目前的收費標準,每年都會有數百億的收益進帳。

實際情況是,中國電信業與世界電信業差距仍然不小。

2004年有的運營商為爭奪業務動起剪刀、砍刀破壞通信電纜,人為堵塞網間通道,使正常通信無法保證,原因只有一個,壟斷企業不肯為新興企業提供通路。

一位電信部門的工作人員透露說,因為壟斷,電信業才產生暴利。因為其它企業不可能輕易進入這行業,而中國的電信業需求正處於旺勢,所以未來電信業的發展還將迅猛,暴利也將會存在。固定電話和寬帶上網費來計,當用戶大量的激增時,其收費標準卻一直不降。不打破電信行業的壟斷,老百姓就要繼續支付高額的費用。其中,最為明顯的是手機費用偏高,相對來說,固定電話由於投入成本多,其利潤遠不如手機。

需要看到的是,中國電信業的快速增長使整個行業的發展將會在很長時期內處於優勢行業。隨著國民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信息化進程的逐步加快,電信法律法規的不斷改善,電信企業融資渠道的多樣化以及新技術(NGN和3G等)應用的日漸成熟,而這樣背景的壟斷和資源優勢的籠罩下,電信行業的暴利沒有理由會消失。

管理成本高於運營成本

如果以手機為例的話,很能說明問題。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手機是否單向收費存在爭議。然而就在這種爭議沒有結果的時候,其它一些城市早就實行了單項手費。可見,在電信行業中很多潛規則的存在,讓消費者無疑為此埋單。

以寬帶為例,不同的區域價格差異很高。在北京地區,包月費用有的是80元,而更多小區的包月費是120元。而同一家運營商,在河北地區每月是50元,在北京則收費80元。據電信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至於寬帶的包月費用,是完全由上級制定的標準。按現在的增長速度來看,即使每月的收費是80元,也仍然不會虧損。

此外,以固定電話為例,在香港每個月只需要交納70港幣的電話月租費,就可以享受每月市話任打的優惠,不再另收任何費用(國際長途除外)。

但事實上,國內長途的話費按最低來算,也是每分鐘2~3毛錢。我國的人均收入不足美國人均收入的1/10,可電話費卻比美國貴得多,也就是說你向美國打電話如果要花100元,從美國向中國打相同時間的電話只要不到50元就可以了。

培訓業煽動下的暴利

培訓業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及其技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然而在培訓過程中,還存在著暴利。2005年初,前程無憂培訓頻道做過一項調查顯示:很多人都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培訓陷阱,約有34.8%的人認為培訓效果有誇張成分,20.8%的人將意見集中在培訓老師名不符實,19.3%的人覺得培訓學校不夠規範,17.5%的人認為培訓證書有水分,還有7.6%的人反映課程安排相當混亂。

如果你想增加自信,如果你想全面發展自己,就加入到這個培訓隊伍中,相信經過培訓之後,你會有更多的自信和能力。這樣的說法在不同的培訓公司當中,是一種共性的宣傳口號。

培訓市場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人湧入在職培訓的洪流。有人這樣表示,「中國的培訓項目種類繁多,大大小小都是為了賺錢。培訓業卻以低投入、高產出的模式,成為又一個暴利產業」。

低成本高收益

幾年前出現的MBA培訓著實火了一段時期,隨後出現的EMBA、MPA等紛至沓來,而價格也是由幾萬到幾十萬元。到底這個產業的利潤有多高?據業內人士透露說,越是高規模的培訓,其暴利程度越高。

以CFP(註冊理財(相關:證券 財經)規劃師)培訓市場為例,想要獲得國際認可的CFP資格不容易,香港目前只有1900人獲此證書。過去這個市場價格一直保持在28000元/人,自從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一家下屬機構和香港的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協會CFP培訓機構介入之後,28000的價格就一路下滑,目前的最低培訓價格是5000元/人,足見價格水分有多大。

曾經很火的MBA培訓價格更是混亂,從剛開始的30萬/人降到20萬/人,現在一些MBA課程班已經報出了27500元/人,更有一些所謂的EMBA培訓機構更是報出5800元/人的超低價位。

一位曾經在培訓公司工作過的李先生說,培訓業生意並不難做,只要有針對性的群體,加上廣告的煽動,利潤自然就來了。再加上現在的就業環境很難,為了工作也得要學習,一旦培訓公司打出名氣來,收入更是相當可觀。但成本相對於其它產業而言,是較低的。

師資是培訓業的高投入

據悉,國內目前擁有培訓類公司大約37000多家,可持續發展的不到100家,而擁有品牌效應和上規模的卻不到20家,真正有實際經驗的精英培訓師還不到100人。很多培訓公司根本沒有能力培養自己的培訓師,只是認識一些有點知名度的培訓師,完全依靠這部分常年在各地趕場的培訓師維持生存。

這正是培訓公司比較大的一部分支出。按培訓公司的說法,如果不請幾個有名望的人,也就不能吸引更多的學員。因此,現在很多培訓公司比的是能力,誰能請到世界級大師,不僅僅能多收費用,還彰顯其培訓公司的能力。

此外,培訓以外的目的是廣交朋友,一些企業家也樂此不疲,花費十幾萬或幾十萬,對於他們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麼。重要的是,在這樣的場合下,結識了各方人脈,對自己企業的發展將會帶來更多的幫助。(//www.dajiyuan.com)

本文轉自互聯網論壇﹐未經本站核實

相關新聞
緬甸女賭王中國設賭局斂財3000多萬
中國十大暴利行業 能源居首
中國10大暴利行業 教育居前3名
郭永豐:有線電視轉換,輿論管制加暴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