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光華2006年2月28日北京報導)中國今年高校畢業生將超過四百萬,創歷史最高記錄,這給原本緊張的就業市場帶來了更多的壓力。
在目前這個供過於求的就業市場,找工作一直是求職人員疲於奔命的戰場。長沙晚報指出,現在求職一般都需要經過層層面試,用人單位不僅要求要學有專長,求職者的性格也是用人單位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報導指出,那些說話簡潔、表現自信的人,容易獲得求職的機會。相反,話語含糊不清、眼神遊離的應聘者,連填表的機會都很少。參加招聘會的企業單位有許多相同的標準,例如專業知識的精通,觸類旁通的潛力以及思維敏銳、信念執著,另外還加上良好品性的選用標準。
有些招聘單位建議大學生在就讀期間就要有進入就業市場的準備,多參與一些實際項目的研究,以累積工作經驗。
*讀了研究生還是找不到好工作*
而求職者考慮的因素又有不同。最近在北京農展館舉辦的春季招聘會上,一位研究生表示,3年前大學畢業的時候找工作,因為學歷不夠,所以沒有找到理想的單位,3年後現在學歷也夠了,經驗也有了,還是找不到理想的單位。他還表示,他這次為了參加招聘會的應試特別花了大本錢,買了一雙新皮鞋和一套西裝,想要給招聘單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現在他還沒有獲得任何回應。
目前在一家廣告公司任職的黃先生指出,據他一年多的求職經驗,外表的裝飾並不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自己本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現在是一個逐漸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的就業社會,招聘企業是要看他們選用的職工是否能夠為他們的單位帶來利潤或好處。
黃先生說:“比如說你是做新聞的,那你有沒有比較廣的新聞採訪源;如果說,你是做 廣告的,它會歡迎帶著客戶進它公司的人。而現在企業它沒有義務也不願意花一些成本和精力來打造或者培養一些人才。”
*大學生供過於求*
黃先生認為,每年有幾百萬的高校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但是現實狀況是供過於求,無法容納那麼多的就業人口,使得中國目前處於失業的高峰。他認為,政府和學校要考慮到學生畢業之後的就業,必須要對教育制度進行改革,來解決吃飯就業的問題。
黃先生說:“包括還有一些政府或者教育體制方面的一些弊端。比如說,學經濟的兩年制的研究生和3年制的研究生,包括4年制的本科生,他們在同一年畢業,這樣會導致一些研究生他的月薪可能只有2千塊錢,他也願意去。所以我覺得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就是人再有知識他也要吃飯。”
非常關注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趙先生認為,現在找工作一年比一年難,整個教育系統不能適應就業市場,在這種狀況下會產生很多問題。
趙先生說:“整個教育系統那個東西有可能是不太適應就業市場。他學那個東西有可能不會適應這個工作的要求,這是一個特點。另外,在找工作這方面,可能有些不公正的一些地方,比方說走後門啦,或者可能有些這些事情。最主要的還是人越來越多了,就是大學生越來越多了。”
*今年報考研究生人數120萬*
北京參考消息報導,近年來,高校學生成倍的增長,受到就業壓力的影響,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考研究生,希望通過獲取高學歷來增加就業的籌碼。在2006年中國報考碩士研究生的人數突破120萬人,2006年在北京畢業的研究生四萬四千人,比前一年增加了近一萬人,人數的大幅度增加,這也給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帶來了更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