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9日訊】(亞洲時報 Federico Bordonaro撰文) 最近,中國政府再次要求歐盟解除自1989年實施至今的武器禁運制裁。北京一方面反覆強調要「和平發展」,另一方面又對歐洲的軍事武器和技術表示興趣,因而武器禁運問題屢屢再次吸引了世界的注意力。一旦解除武器禁運後,哪個歐洲國家將是最大的受益者,也引起不少人的思考。
在從產業和商業角度深入探討該問題之前,我們應瞭解一下武器貿易的性質和範圍。最近,鋪天蓋地的分析文章只盯著該問題的政治和戰略意義,著重點放在解禁將引起歐美雙方的齟齬,卻全然不知禁運問題的另一些方面更值得關注。
關於該禁令,歐洲沒有明確的、統一的表述,而且歐洲國家都竭力避免做出自己的闡釋。從多個表述來看,武器禁運僅應用在一些「重大的武器平臺」,如飛機和艦船及其它如機槍和導彈等致命武器;不過,對武器子系統或者軍民兩用產品(例如先進的機械設備),禁令則沒有約束力。
這樣,在武器禁運實施後,歐洲依然有不少有著軍工產品「合法地」出售給中國。去年3月,美國戰略智庫蘭德公司(RAND)的政治科學家Evan S Medeiros 和Seth G Jones在《阻截歐洲對華軍售》(Heading Off European Arms to China)一文中稱,「德國和法國分別為中國的宋級柴油潛艇和054級護衛艦提供了發動機。90年代末,英國向中國出售了海軍航空雷達,而法國將「響尾蛇」(Crotale)艦-空導彈和發射器賣給中國。」
1998年,歐盟頒佈《歐盟武器出口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以規範所有成員國武器的出口行為;但它不但沒有列出一個明確的可軍售的清單,而且只是個沒有法律效力的政治聲明。美國一直遊說歐盟修改、強化此準則,並警告歐洲企業不得將一些敏感武器及技術出售給中國,否則會招致經濟報復。
歐美的情報機構去年稱,中國的軍費開支達到了780億美元;儘管有著武器禁運,中國軍購支出的2.8%仍與一些歐洲國家有關。在這些對華軍售中,甚至包括戰鬥機的引擎技術和海軍的推進引擎。
長期以來,北京一直希望提高軍隊在導彈、軍用飛機、船舶建造、資訊技術/防務電子等四個領域中的表現。在中國軍力增長的過程中,有選擇性的進口武器和技術與加速國產化兩者相結合的策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80年代至90年代,蘇聯(解體後被俄羅斯取代)和烏克蘭為中國提供了眾多先進的軍事武器和技術;過去 10年來,俄羅斯和以色列是中國的武器和軍事專案的主要提供者。即將跨入21世紀時,歐洲的軍工企業引起了中國的興趣。與此同時,中國在國產化方面的成績卻常常被人忽略。過去10年,特別是2000年以來,北京在發展自己的軍工企業方面取得了驕人的進步。
中國提高國防工業的戰略基於三個支柱:1,加速發展C4ISR系統(指揮、控制、通信、電腦與情報、監視、偵察等英語單詞首個字母的組合)、航空技術、導彈技術、攻擊精確度、區域封鎖系統和抗干擾系統;2,加快軍民兩用技術的轉化,集中精力提高國防企業的民用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的償付能力;3,從國外獲取軍事武器和技術,蘭德公司在《中國國防工業的新動向》(A New Direction for China’s Defense Industry)中如此表述。
政治和戰略目標是指揮中國軍工業發展的兩大要素。中國希望在所有中國海域(特別是臺灣海峽)獲得主導,它的主要戰術就是增強軍事實力,最終足以使臺灣接受統一,令美國打消干涉的企圖。
在這個指導思想下,中國大力加強導彈威力,並在2000年以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東風-11和東風-15短程彈道導彈是中國自行研發最新的產品。目前,北京仍亟需更先進的對地巡航導彈、反艦巡航導彈和遠端地-空導彈和反輻射導彈。不過,考慮到中國導彈國產化發展迅速,上述武器想必不需幾年也將實現自給自足。
與其他海洋大國相比,中國海軍似乎缺乏能實現遠端兩棲作戰的戰艦。但蘭德公司在《中國國防工業的新動向》中稱,「中國的造船工業已打造出一系列先進的海軍平臺,應用著現代的設計方法、生產工藝和管理模式。」
在軍事航空領域,得益於他國的幫助,中國第4代戰鬥機—殲10橫空出世,但掌握其系列生產平臺仍存在困難。此外,中國在重型轟炸機和軍用運輸機方面,發展相對緩慢。
同樣,北京渴望擁有能覆蓋全球的監控和通訊衛星。中國加入歐洲的「伽利略」全球定位衛星專案,則將大大縮小其與歐美等國之間的差距,儘管該項目一再聲稱是基於民用目的。
有跡象表明,不少歐盟成員國樂意看到解除對華武器禁運;而這其中,最開心的莫過於法、德、英、意這四個軍火生意大國。
去年3月到9月,歐洲因討論解禁問題而變得四分五裂。美國一再重申其強烈反對解禁的立場,法國卻跳出來唱對臺戲,稱實施16年的武器禁運早已「不合時宜」。在此問題上,英國國內也發生決裂:去年3月,副首相約翰•普萊斯考特(John Prescott)在議會表示,支持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但這項聲明被廣泛認為與政府先前的立場相矛盾。
由於各方爭執不下,歐盟去年未能取消對華武器禁運。意識到多個歐洲大國希望擺脫美國的掣肘後,中國不斷向歐盟成員國施壓,建議它們「走自己的路」,做出自己的決定。
若武器禁運取消,歐洲的軍工企業將是最大的贏家。中國政府雖有能力提高其軍工企業的生產水平,歐洲同行卻能為它提供先進的技術。當然,根據軍火大國的交易慣例,中國也只能買到它們「淘汰下來」的武器和技術。
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抱著長期合作的目標來到中國,希望在後者的航空航太產業中扮演積極角色。當中國加入「伽利略」專案時,一些分析人士擔心 EADS與中國簽署的技術合作協定將會帶來戰略風險。(歐洲宇航防務集團是一個集航空、航太和軍工於一體的工業集團,也是歐洲最大的航空航太和軍工企業,包括空中客車、歐洲直升機公司、世界第二大火箭生產企業MDBA公司等國際知名企業均在其麾下;牽頭實施「伽利略」計劃的正是EADS)
歐洲其他軍工巨頭如法國國防及電子集團泰雷茲(Thales,進駐中國已超過20年),義大利芬梅卡尼卡(Finmeccanica)航空航太集團(Finmeccanica)與雷達生產商阿勒尼亞•馬可尼(Alenia Marconi)也期望進一步加強同中國的商業聯繫。2004年,義大利政府授權向中國出口價值超過1.27億歐元(1.51億美元)的軍事設備。
然而,即使解禁後,歐盟成員國仍有可能避免直接向中國出售武器及其平臺;問題的關鍵就是歐盟如何對武器子系統和相關設備、導彈技術、隱形技術等軍事出口進行管理和規範。
對歐洲國家來講,美國扮演著政治、戰略和經濟盟友的重要角色。雖然解除對華禁運將為歐洲帶來大量軍火訂單,但由此引發的大西洋兩岸政治、安全和經濟衝突卻不得不讓它們慎重考慮。
作者Federico Bordonaro是力量與利益新聞報導(Power and Interest News Report)組織的高級分析師。(//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