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當第一束陽光照在福山植物園蓊鬱的森林間,林裡的動植物們就開始了忙碌活動的一天。植物展開光合作用,呼吸吐納天地的氣息、百鳥穿梭在長滿各色附生植物,宛如空中花園的枝幹間,好不快活!夜裡現身撿拾山龍眼的山羌足跡猶溫、獼猴攀上樹梢摘食新葉、攀木蜥蝪在樹幹上爬行、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食蟹涉溪行獵……每種動植物都專注忙碌著自己手上的活,神情專一而從容。
這處生機盎然的森林,是橫跨宜蘭縣員山鄉和台北縣烏來鄉交界的福山植物園,其實不只白天動植物們的生活充實而忙碌,夜晚更是蟲鳴鳥叫、熱鬧滾滾,夜行動物們漸漸甦醒,準備大顯身手、竹雞成群飛上高高的枝頭、樹蛙在林深處爭鳴、青竹絲耐心守候獵物、鼬獾憑藉著靈敏的嗅覺尋覓蚯蚓為食、敏銳機警的野豬在林下潛行……入夜的福山植物園充滿著神秘原始的氣息,一幕幕爾虞我詐、我生你死的戲碼,就在這大自然的舞台上輪番上演。
攝影:楊安生 |
知性與感性的生態之旅
福山植物園是林業試驗所福山分所試驗林的一部分,占地約一千九百公頃,堪稱全台灣、甚至全亞洲規模最大的植物園。氣候屬重濕溫暖形態,夏季暖熱潮濕,冬季因為受到季風和地形影響,陰雨濕冷,平均一年約二百二十天是陰雨氣候。因為地勢較高,水氣充沛,很容易氤氳起霧,因此福山植物園又有一個非常詩情畫意的別稱「雨霧森林」,光聽名字就令人心生嚮往,充滿遐想。
園區有系統地蒐集、保存、栽培台灣中低海拔木本植物,以成為「植物的博物館」為目標,園區內豐富多樣的物種足以提供林業研究、教學實習、生態環境教育以及保存林木種源基地的場所,植物園參天茂密的綠林、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與原始自然的景觀,也吸引無數熱愛大自然的民眾來此參觀遊玩,進行一次知性與感性兼具的生態之旅。
福山植物園園區展示區的配置主要是依照恩格勒(Engler)氏分類的次序,分為裸子植物區、離瓣花區、合瓣花區、杜鵑花區、竹區等區,另外還依據生態特性設有水生植物區、草本植物區、特用植物區等,同時保籲天然林展示原生林相。
攝影:楊安生 |
保護自然資源 入園須先申請
為了保護這一座自然資源的完整性與原始性,福山植物園限定入園人數,每天限定四百位名額,遊客必須事先提出申請,如果是單位團體,每次申請名額以五十人為限。每位遊客還必須攜帶身分證明文件,在管制站「驗明正身」後,才能進入園區。
植物園目前開放供遊客參觀的展示區約十七公頃,為了方便民眾親近這座翡翠綠地,園區內也規劃完善的自導式步道,還有指示牌、木橋、涼亭、林間教室、座椅等,讓民眾可以很方便地進行生態學習之旅,或是純粹想趁著假期來一趟森林芬多精之旅,讓身、心、靈得到徹底地放鬆和舒展。
值得一提的是,進入廣大開闊的福山植物園不用擔心半途迷路,因為園內的參觀動線非常單純清楚,如果要繼續遊園的話,遇到分叉路口一律向右轉即可;如果逛累了想折返的話,只要左轉就能打道回府了。
攝影:楊安生 |
翡翠綠地 森林淨土
從解說站進入植物園,沿著步道前行不遠,左手邊就是水生植物池,這一區主要是復育一些稀有的水生植物,如浮水植物台灣萍蓬草、挺水植物水毛花及東亞黑三稜等。其中以台灣萍蓬草最引人注目,四季綻放黃色小花,成為園裡的美麗「嬌」點;天氣晴朗的時候,還可以看到一隻隻烏龜浮出水面,爬上樹枝,排排站做日光浴呢,非常有趣!
從水生植物池右轉前行,抵達林下植物區。這一區種植較具耐蔭性的低矮植物或灌木,雖然生長在透光性較差的密林中,不過這些植物仍然生氣蓬勃,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區裡還有一間「林間教室」,讓遊客歇歇腿休息一下,有興趣的人還可以在此進行教學活動,可以說是最富原始風味的大自然「開放教室」。
再往前走就來到蕨類區和裸子植物區。蕨類區展示一百多種台灣原生蕨類植物,台灣「蕨類王國」的美譽真是名不虛傳。裸子植物區種植一些裸子植物,如紅檜、雲杉等,是園內「少數民族」針葉林的大本營,展現與闊葉樹截然不同的另類風情。
路到盡頭轉個彎來到杜鵑花區,這裡栽植烏來杜鵑、金毛杜鵑等台灣原生十四種杜鵑花,花團錦簇、美不勝收。離瓣區裡種植著園區內最常見的兩類植物,分別是殼斗科和樟科植物,殼斗科如印度栲、刺桐等;樟科如紅楠、香楠、長葉木薑子等。合瓣區展示的樹種主要有木墀科白雞油、小實女真等,以及紫金牛科如山桂花、樹杞等。
再向前走,就來到一大片宛如電影「臥虎藏龍」裡那一片青翠碧綠的竹林,這裡展示的竹類約有五十四種,黑竹、四方竹、葫蘆竹、岡姬竹、金絲竹、麻竹、桂竹等不一而足、品種齊全,喜愛竹子的風雅人士到這裡都會忍不住停留讚歎一番。
豐富多樣而原始的自然生態,讓福山植物園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寶山」,吸引愛好大自然的人士來這裡「尋寶」,保證意猶未盡、不虛此行。而園方基於保護目的實施的人數限制措施,更大大提高了遊園品質,進入園區裡一路上只有蟲鳴鳥叫伴隨著你,沒有嘈雜喧鬧的人聲來破壞你的遊興,走一趟福山真是愜意逍遙。
──轉載自223期《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
──圖片由自然顏色 //myweb.hinet.net/home1/natural/index2.htm提供 @
攝影:楊安生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