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式耶誕節熱鬧溫馨

人氣 2

【大紀元12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特稿)由於菲律賓八成以上民眾信奉天主教,作為亞洲唯一天主教國家,耶誕節對菲律賓人來說也格外重要,空氣中到處瀰漫著佳節的喜氣。

耶誕節對菲律賓人民來說,是一個分享幸福與喜悅的日子,也是屬於家庭的日子,其意義相當於華人過的農曆新年,而耶誕夜的重要性也等同於華人的除夕夜。

雖然菲律賓終年不下雪,民眾無法感受到「白色耶誕」給人的寧靜與祥和感覺,但是就熱鬧的程度而言,卻絲毫不亞於任何西方國家,早在所謂的「BER」月份,也就是九月、十月、十一月以及十二月,就可以感受到耶誕氣息。

民眾的家門或窗口開始出現耶誕燈飾,各廣播電台開始播放耶誕歌曲,民眾透過手機簡訊傳遞耶誕賀詞,海外親友匯回大筆美金,耶誕禮品擺滿各購物商場,公園廣場上也開始出現耶誕樹,而且是越夜越美麗。

園遊會也是值得一提的活動。大約從十一月底開始,菲律賓各城鎮廣場或空地便出現園遊會,特別是在缺乏主題遊樂場的偏遠地區,小型的遊樂設施如摩天輪、雲霄飛車、魔術秀、小吃攤等四處林立,為純樸的小鎮增添幾許熱鬧。

真正的耶誕季節則於十二月十六日的晨間禮拜揭開序幕,一直到次年一月的第一個星期天結束,號稱擁有全世界最長的耶誕季節,許多學校及公司行號開始放假,民眾紛紛返鄉探親團圓。

晨間禮拜始於每年十二月十六日,到耶誕夜十二月二十四日結束,每天黎明時分舉行,民眾相信只要持續做完九天的彌撒,就會獲得天主的喜悅,心中的願望也會實現。

在晨間彌撒展開之後,耶誕節的氣氛也就越來越濃厚,除了傳統的耶誕老人、馴鹿及小精靈之外,一些獨特的耶誕節習俗,包括菲式巴洛爾燈籠 (parol)、報佳音、交換禮物、耶誕夜團圓飯等,也會逐一登場。

巴洛爾燈籠是伯利恆之星的象徵,傳統上,巴洛爾燈籠是由竹枝編成星狀或花狀骨架,裝上燈泡後覆以玻璃紙或貝殼,點亮後閃爍奪目,每每吸引許多遊客駐足觀賞。

報佳音是菲律賓人耶誕節另一項不可或缺的習俗,辦公室同事、教會團體、學校教師、學生,都會組成合唱團到友人家中報佳音,街童也趁紅燈的空檔向路上汽車獻唱,一般對方都會報以小筆金額或是小禮物,表示感謝。

在華人區,還有一些小朋友會以舞獅的方式向店家報佳音,希望得到獎賞,形成一種以東方習俗過西方節日的文化現象。

由於耶誕節也是分享恩典的日子,因此交換禮物的節目在各團體中進行,如學校班級、辦公室、教會、家庭、街坊等,參加的人先抽籤,然後準備禮物給自己抽中的名字,為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及神秘感,籤上的名字多是化名,真實身份屆時才揭曉。

耶誕夜團圓飯是菲律賓家庭的重頭戲,分散在海外各地的菲勞多會回國與家人團聚,這天晚上,餐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餚及點心,包括烤乳豬、扁食、火腿、起司球,還有各式酒精飲料。大人們也為小朋友準備各種競賽遊戲,獲勝者可以獲得獎品。

在耶誕節當天,教堂每小時都會舉行一次彌撒,讓每一名信徒都有機會參加,宗教儀式包括講經、唱詩或演出短劇紀念基督誕生。之後,耶誕氣氛漸漸因元旦的到來而淡化,在一月首個星期天正式結束。

今年民調顯示,愈來愈多的菲律賓人因經濟低迷而感到日子難過,即使如此,男男女女還是臉上掛著笑容,逢人就道「耶誕快樂」,畢竟這還是天主教國家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也是各家庭團聚、聯絡感情的日子。

巴洛爾燈籠是菲律賓獨特的耶誕節代表物之一,是以竹枝編成星狀或花狀骨架,裝上燈泡後覆以玻璃紙或貝殼製成。圖為馬尼拉華人區教堂廣場上的花型巴洛爾燈籠,在夜空下大放光芒//中央社

相關新聞
耶誕前夕台灣早晚較涼  中南部日夜溫差大
投資台灣房地產停看聽專題報導系列之四
組圖:悉尼民宅聖誕裝飾
中部五校學生踩街為植物人募集經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