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39)美國提出伊拉克新戰略 / 悼劉賓雁生前好友聚集華府

【大紀元12月15日訊】(新唐人新聞週刊採訪報導)聯結收看

姜: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新一期的新聞週刊又和您見面了。到過歐美等西方國家的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地鐵裡或者大街上總能看到一些街頭藝術家,其實就是以一些行為藝術乞討的特殊行乞者。或者說難聽點,就是要飯的。但是,他們和中國的乞討者可是大不相同。他們或是從容的表演完一段演說,或是高亢的演唱一首歌曲,或是自信的展示一段舞蹈。然後拿出一頂帽子或是甚麼的等待你的施捨。給錢的多少並不影響他們表演的投入,很多人匆匆而過,也並沒有影響他們的心情,在他們臉上你很少能看到?郁、沮喪、憤恨和不滿。相反即使是乞討,他們也覺得滿足,也依然很平和、快樂,對於生活依然充滿了自信和希望。笑容經常寫在他們的臉上。反觀我們很多的國人,即使生活的不錯也很難看到他們的滿足和幸福。更不用說生活的不如意的那些人了。在海外,經常在街上看到我們的同胞滿面愁容,緊皺著眉頭與你擦肩而過,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壓抑、不滿和焦慮。我就在想是誰拿走了中國人的笑容呢?希望笑容每天都能夠出現在大家的臉上。好了,我們這就開始今天的節目吧。

環球焦點
提要:窮則思變 美國提出伊拉克新戰略

姜:本週有一件事情值得說一說。隨著伊拉克局勢的惡化,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政策開始遭到質疑。所謂窮則思變,本週三12月6日,美國的跨黨派伊拉克研究小組向布什總統提交了一份報告,提出對伊拉克的新戰略。報告建議說,美國應該幫助訓練伊拉克軍警,並自明年開始逐步從伊拉克撤軍。還呼籲美國和伊朗和敘利亞直接對話,斡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和談,盡力解決中東地區範圍更加廣泛的衝突。布什總統看後表示,研究小組對伊拉克局勢做出了毫不客氣的評估。他並承諾會高度重視這份報告所提出的建議,並保證要迅速採取行動。美國對伊拉克將開始採取新的戰略。

星期三上午,伊拉克問題研究小組的成員到達白宮,對他們的報告進行討論。這份報告表示,布什總統的伊拉克政策已經行不通了,美國的軍事和外交戰略必須做出重大改變。由10位兩黨資深國際事務專家組成的伊拉克研究小組提出了79項建議,其中主要建議有三點:第一建議美國把美軍在伊拉克的主要任務從進行戰鬥改為向伊拉克安全部隊提供支援; 第二是呼籲伊拉克政府立即採取行動、儘快達成各派系的和解;第三是在伊拉克地區加強舊的外交努力,並且展開新的外交接觸。報告並沒有給出美軍從伊拉克撤軍的具體時間表,只是強調伊拉克需要承擔更多的軍事任務。

前美國國務卿、共和黨人貝克和曾經擔任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主席的民主黨眾議員漢密爾頓共同領導這個研究小組。漢密爾頓表示,雖然經過4年戰爭但是伊拉克的形勢仍然嚴峻,而且日益惡化。他指出,美國對伊拉克局勢的影響力日漸薄弱。

報告對伊拉克政府提出批評,認為伊拉克政府在民族和解、提供最基本安全等關鍵問題上沒有取得足夠的進展。漢密爾頓說:「如果伊拉克政府不能取得重大轉折性進展,美國就應該減少對伊拉克政府的政治、軍事和經濟支持。」

研究小組的另一位領導人前美國國務卿貝克表示,伊拉克問題需要政治方式解決,而不單單只是依靠軍事力量來解決。美國應該立即組織新的外交攻勢,並和伊拉克政府合作,建立一個伊拉克國際支持小組,全面解決穩定伊拉克局勢所必須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各方面問題。這個支持小組還要包括伊拉克的鄰國伊朗和敘利亞。

姜:但是布什政府一直拒絕與伊朗和敘利亞直接交換意見,認為這兩個國家都支持伊拉克的反叛分子,而且和國際恐怖組織有關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美國在伊拉克的親密盟友英國首相布萊爾抵達華盛頓,12月7日與布什舉行會談並召開了記者會。

12月7日,布什在與英國首相布萊爾會談後的記者會上表示,伊朗和敘利亞必須要停止支援恐怖份子,並且承諾協助伊拉克根基未穩的政府,美國才可能和二者會談。記者會上,布什表示,伊拉克研究小組提出的報告指出,「如果情況允許」,可以自伊拉克撤軍。他說:「我們希望我們的部隊可以儘快撤離。我們希望由伊拉克人負起作戰責任。」不過,布什也表示:「我們在規劃計劃時,得要有彈性和切合實際。」

布什表示駐伊拉克軍隊需要美國政府的全力支持,「我相信我們會贏。 不僅僅因為我知道勝利對我們有多麼重要。 我知道贏有多難。但我想讓美國人民明白,失敗對美國的將來是傷害,而撤軍是使我們失敗的另一種方式。」同時,布什也排除了會過早與伊朗和敘利亞對話的可能。

布什強調,假如敘利亞與伊朗宣佈拒絕支持恐怖份子,同時保證支持伊拉克的民選政府,美國就可能願意與他們討論伊拉克問題,否則我們就不必麻煩他們了。布什同時重申美國一貫堅持的立場,就是美國與伊朗舉行任何直接會談以前,伊朗必須停止所有敏感的核武活動。

布萊爾也表示強烈支持美國的伊拉克報告中提出的,解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對伊拉克與地區的穩定至關重要。在伊拉克失敗的後果是嚴重的,相信一定能取得勝利。

但是美國的同盟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表示,把以巴衝突和中東尤其是伊拉克惡化的局勢聯繫起來是錯誤的。他在特拉維夫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伊拉克戰爭問題是美國內部問題,我們不同意把伊拉克問題和中東局勢聯繫起來,據我所知,在過去幾年裡,布什總統對伊拉克問題也持不同觀點。還表示,以色列不會馬上和敘利亞進行會談。

作為美國在伊戰中的另一位盟友,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也表示,他理解聯軍希望從伊拉克撤出,但他說,提前從伊拉克撤軍將給這個國家帶來不良的後果,並可能使世界範圍的恐怖活動激增。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鹽崎恭久對這份報告表示關注的同時,認為並非研究小組的所有的建議都切實可行。

姜:雖然對於報告各方有不同的態度,但是布什總統表示他會嚴肅的對待這份報導。美國國防部、國務院與國家安全會議也正在檢討伊拉克局勢並準備提出報告。布什說,在收到所有的報告以後,他就會發表演說提出新的伊拉克政策。同時,美國參議院也通過了對新國防部長的任命。

星期三,美國參議院以九十五票贊成兩票反對的壓倒性多數通過了羅伯特.蓋茲(Robert Gates)的國防部長人事任命案,由他接任拉姆斯菲爾德。

民主黨與共和黨參議員都對這位前中情局(CIA)局長表示讚賞。不過參議員也強調,蓋茲面臨處理伊拉克問題這一艱難任務,他必須與布什併肩合作。

在參議院審查提名的聽證會中,蓋茨表示,美國並沒有在伊拉克贏得勝利,但也沒有輸,他將改變美軍在伊拉克的策略,並盡全力避免伊拉克墜入混亂狀態。

蓋茲表示,他相信伊朗決心發展核子武器,除非武力是終極手段,否則他反對攻擊伊朗,也不支持美國攻擊敘利亞。

蓋茨在聽證會上呼籲國會民主和共和兩黨在反恐和伊拉克問題上合作,他指出,美國之所以能夠在冷戰中擊敗強大的對手蘇聯,就是因為能夠不分黨派、政策連貫、眾志成城。63歲的蓋茨曾任中央情報局局長與多位美國總統的顧問,最近擔任德州農工大學校長。

姜:美軍自2003年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政權以來,已經過去了近四年的時間,大約有14萬美軍投入到伊拉克與反叛分子作戰,阻止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宗派衝突。美軍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犧牲了2千9百多名美國軍人。特別是在美國中期選舉後,美國人對於在伊拉克策略提出的強烈的批評,這也促使布什政府不得不儘快調整方向,最大程度的贏得勝利。好了,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看本週還有哪些者的關注的國際大事件。

本週大事件
提要: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博頓辭職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博頓在星期一12月4日,宣佈將在幾日內辭職,因為一些參議院議員擔心博頓強硬的作風,以及可能會實行美國單邊外交政策而反對對他的任命。這是自共和黨在美國中期選舉中失敗以來,布什政府的第二位高官辭職。

標題: 美參院通過蓋茲國防部長任命案

美國參議院,星期三,以九十五票贊成兩票反對的壓倒性多數通過了羅伯特?蓋茲(Robert Gates)的國防部長人事任命案,由他接任策劃了伊拉克戰爭的拉姆斯菲爾德。蓋茲曾坦言,美國並未贏得在伊拉克的戰爭。蓋茲將在12月8號宣誓就職,他說伊拉克將是他的首要任務。他計劃儘快前往巴格達,與美軍指揮官會談。

提要:前俄國特工葬禮舉行 被毒殺案懸念重重

前俄國特工利特維年科的葬禮和祈禱儀式星期四在倫敦舉行,現在俄國前特工被毒殺案的發展懸念重重,英國和俄國警方同時對死因展開調查,意大利還查封了曾與利特維年科見過面的意大利人斯卡拉米拉的辦公室。同時,俄國外交部長表示,英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不會受到這個案件的影響。

提要:斐濟軍方宣佈接管政府

星期二,斐濟軍隊總司令巴依尼馬拉馬召開記者會宣佈政變成功,斐濟軍隊從當地時間晚上6點起開始接管政府。斐濟軍隊總司令宣佈軍隊將不會實行戒嚴,但警告說反對者不要試圖對軍隊或是警察採取抵抗行動。斐濟總理恩加拉塞則在早些時候透露他已遭到軍隊的軟禁,並呼籲國際社會進行干預。軍事政變首領巴依尼馬拉馬星期三中止了國會會議的進行,軍政府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斐濟軍方的行為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

提要:台灣台南發生重大車禍 22人死亡

台灣台南星期天(12月3日)下午發生一起遊覽車翻車的重大事故,造成22人死亡。

提要:北高雙城之戰 投票率預估越七成

台灣第四屆北高市長激烈的競選活動,於當地時間晚間十點歸為平靜,目前已進入投票階段,由於天候良好,預估投票率將超過七成。台北市長選舉這次包括國民黨郝龍斌、以及民進黨謝長廷,共六位候選人;市議員選舉共有一百一十三位候選人,將選出五十二席。高雄市長候選人包括國民黨籍的黃俊英、以及民進黨陣營的陳菊共五人;議員候選人,七十七人,選出四十四席議員。

提要:新西蘭亞太人權基金會舉辦頒獎活動

新西蘭亞太人權基金會在奧克蘭舉辦年度頒獎活動。表彰了那些為維護中國公民權益和建立民主中國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士。其中著名維權律師高智晟和郭飛雄,與陳光誠並列維權鬥士獎,目前三人都被中共政權監禁。

提要:莫斯科戒毒中心大火,刑事調查開始

星期六凌晨發生的莫斯科戒毒中心大火,導致了45名女性患者和醫護人員喪生。目前莫斯科官方已經對違犯火災條例展開刑事調查。

提要:紀念劉賓雁 生前好友民主人士聚集華府

姜:歡迎您再次回到我們的新聞週刊。劉賓雁這個名字,可能很多年輕的國人都不太知道了。曾任《人民日報》高級記者的劉賓雁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記者。1957年因發表《本報內部消息》等文章,被打成「右派」、開除黨籍。1979年至八十年代陸續發表《人妖之間》、《第二種忠誠》等多篇報告文學,揭露社會問題,被譽為「中國的良心」。 1987年在「反自由化」運動中再次被開除出黨。1988年劉賓雁應邀到美國從事為期一年的訪問研究,1989年因反對「六四」屠殺,被中共當局禁止回國。2003年,劉賓雁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亞洲英雄」。劉賓雁流亡海外18年,於2005年12月5日不幸病逝,終年80歲。在艱難的世事中,劉賓雁先生以其道德文章,成為中國知識份子的光輝榜樣。12月9日,在他逝世週年的時候,美國首府華盛頓舉辦了一個:劉賓雁逝世週年暨《劉賓雁紀念文集》新書發表會。下面我們就到會議現場去看一看。

記者:會議在大華府地區,馬里蘭州的雙溪圖書館舉行。現場首先播放了由中國大陸專業影視人員和海外學者共同製作的一部DVD配樂詩朗誦《中國的大雁,中國的十字架》。多位劉賓雁的生前友好和華府地區的作家讀者前來參加了這個紀念會。

作家 鄭義:一方面他具有公益心,同時他又很寬容,一方面他嫉惡如仇,但是同時他又具有一種悲憫。就是說他身上有很多複雜對立的品質。我們做不到,他能夠處理的很好。而且他堅持一種信念,雖然他沒有某種宗教,但他身上非常具有宗教感。就是說他堅信一種價值,而且為這種價值去奮鬥。奮鬥一生最後一直到死都不向那種邪惡的力量低頭。我覺得在我們中國人裡頭這是一種非常,尤其是今天是一種非常難得的品質。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林培瑞:劉賓雁一發現這個就去打聽去訪問,黨委書記的辦公室、法庭的記錄、還找了本人。發現並不然,這個人完全正常,是個我剛才說的那個英雄人物。他是為了正義,為了反腐提出他的問題來,反而被黨委書記送去醫院,心裏病的醫院。這麼一個報告文學。劉賓雁當然是寫自己層層面面的經過,官僚主義的阻礙等等,發現這個案子的真理然後發表出來。但是這一篇是他已經到了美國以後,在哈佛做訪問學者的時候發表的。發表在人民文學上。但是不久之後「六四」就發生,賓雁站出來說這是不對的,徹底的不對的,罵,直接的罵。從此以後他也不能回國。所以這篇文章變成他最後發表在中國的報告文學。

記者:會場並介紹和推出了第一部《劉賓雁紀念文集》。編輯之一的一平介紹說,這本文集不僅收入了回憶和讚頌劉賓雁先生的文章,同時也包含了部份對劉賓雁的批評文章和觀點。這在紀念文集中非常少見,這也正反應了劉賓雁包容的人格特點。

《劉賓雁紀念文集》編輯 一平:劉賓雁先生可以說是中國的一個反對派,對於中國的制度、中國的集權都有很頑強的反抗、批評。他一生都是在中國的政治風頭當中度過的。但是如果僅僅把劉賓雁先生看作一個政治人物,這樣又比較簡單。劉賓雁先生他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剛才很多發言也說了,他是人格上非常完美的人。實際上劉賓雁在於中國的政治、主義、各種思想分歧之上,劉賓雁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更重要的東西,就是如何的做一個人。

姜:2003年,劉賓雁先生身患癌症之後,曾經抱病接受本台的專訪。其中談到了他從小的經 歷和對中國歷史、現實的思考。在劉先生去世一週年之際,我們剪輯了這段採訪, 讓觀眾朋友再次目睹這位睿智長者的音容笑貌。

E網穿梭

姜:感謝我們華府記者王培。接下來我們稍微休息一下,看一看本週我們的E網穿梭有甚麼有趣的東西。

焦點話題
提要:記錄片揭開種族滅絕罪論壇序幕

姜:60年前,在波蘭的一個城市裡,一千多名猶太人慘遭屠戮。人們長期以來一直以為這是德國納粹所為,但是,一位紐約知名的記錄片製作人史拉莫在製作一部揭露二戰種族滅絕暴行的記錄片時,通過追蹤發生在波蘭村莊的屠殺暴行的線索,發現上述這一慘案的兇手竟然另有其人!日前,這部記錄片在紐約的卡多佐法學院放映,影片深刻揭示了當事人在事件發生60多年後的各種心態,以及那個悲慘的時代給人們造成的傷害。同時,也揭開了紐約種族滅絕罪論壇的序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本台記者胡志華的採訪報導。

配音:在紐約居住了25年的記錄片製作人史拉莫,通過影片講述了60多年前,遠在波蘭的一個叫「雅瓦伯納」的城市,一千多名猶太人全部被殘酷殺害的事實。人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這是德國納粹所為,但是多年後從留下的文件與倖存目擊者多方面的資料顯示,波蘭共產黨當局主導了這場屠殺。史拉莫在片中採訪了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倖存者,分別在南美阿根廷、墨西哥、紐約、波蘭和以色列等國家。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雅瓦伯納前任市長,因為堅持自己的良心,協助專家學者調查這段歷史的真象,被當地人恐嚇威脅。 最後他選擇辭去市長職位,來到美國定居。

這部記錄片表現了在60多年後,人們再次面對這場種族滅絕屠殺的複雜心態。一方面,波蘭當局,特別是當地的波蘭人還是不願接受這樣的「事實真像」,甚至感到憤怒。另一方面,雖然種族滅絕暴行已經過去漫長時間,受害者家屬,以及幫助別人逃過大屠殺的當事人,卻仍然不敢面對鏡頭講出全部真象。

史拉莫是國際知名的記錄片導演,他一直關注人權、環保和社會政治等問題,他曾獲得美國藝術大獎麥克阿瑟獎以及三度獲得電視艾美獎。記錄片製片人史拉莫說:「拒絕接受與承認這件事的人是因為害怕,害怕他們也會遭受迫害,雖然當事者早己作古。」史拉莫說他不需要做任何結論,觀眾自已可以透過他剪集的影像,自己來判斷。

這個事件早先由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兼作家揚.葛斯寫成了一本叫《鄰居》 的書 ,這本書發行之後曾引起波蘭政府以及學術界的震驚,但是經過幾年後的今天,波蘭政府正式公開道歉還原歷史真象。在紐約卡多佐法學院的放映這個記錄片,拉開了為期兩天的種族滅絕罪論壇的序幕。大約2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權界、教育界和法學專家參加了這次論壇。 (新唐人記者胡志華在紐約採訪報導。)

姜:感謝我們紐約記者胡志華。真實的歷史也是掩蓋不住的,不要說最終一切都會水落石出,就是當時的當事者們也難免要面對良知的責問。好了,在這樣一個不太輕鬆的話題之後我們今天的節目就要結束了,再次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次節目時間

──轉自《新唐人新聞週刊節目》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布什:不會倉促做出伊戰略新決策
民意不支持伊拉克戰事 布希聲望再跌
組圖一:法新社2006年度最佳圖片精選
組圖二:法新社2006年度最佳圖片精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