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0日訊】在近百年的影視領域,沒有幾個人可稱作一代宗師。但已經故去的日本導演黑澤明的確堪稱宗師。據說在日本他被尊稱為電影界的天皇,更多因為他拍攝影片的手法和技巧無人能及。至於黑澤明對人性的觀察和刻畫之深刻清晰,談論者眾,知者了了。
人性,善惡同在,高尚且卑微、善良且自私、怯懦又勇敢、即老於世故又淳樸可親。黑澤明影片中的人物,個個都有著鮮明的個性、幾乎就是現實生活中你身邊的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在現實中你其實根本看不清的人性,在他的影片裡,你卻能清楚的審視。隨著導演的鏡頭,隨同導演一起,懷著善意、懷著悲憫的情懷,俯視天下蒼生、甚至是俯視自己的內心。
善惡同存的人性,是永恆的人性。所有久遠流傳的民族傳說、民間故事,都隱含著這人性的選擇和掙扎、降落和回升。之所以久遠流傳,乃是隨同人性的永恆一起亙古不變。人間是永恆的回升之地,人性因此而善惡永恆同存。
黑澤明影片的魅力,在我看來,就在於此。如同眾多傳統戲曲一樣,他捕捉到了人類存在的永恆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他能恰如其分的展現。他的拍攝手法,在我看來無不緊緊貼著主題。在我看到過的片子中,非但演員臉上連一個冗余的表情都沒有,而且居然找不到無用的細節。換言之,只要你在鏡頭裡能看到的,全都在表達主題。一股風,一縷煙,一堆熊熊燃燒的火,一陣嘩嘩的流水聲,等等等等。全部在烘托和渲染人物的內心、或者描述語言無法表達的背景信息。
要是你不留心這些細節,壓根也不會影響對影片觀賞。人物的活動、語言,故事的舖陳都完整、精練,特別是人物言行和性格的符合非常透徹,一看就明白。但是要是注意到背後的細節的話,就令人非常驚訝了,這些細節本身簡直就足以構成一部以物品為演員的片子。
黑澤明的影片,是如此透徹的映射著人性、真實的人性,看起來總是令人感到心痛,看一遍心痛,再看一遍還是心痛。人類愚昧無知和善良本性交織在一起的真實,是人類永恆的悲哀,令人心痛。五十多年前拍攝的影片,諸如《生之慾》、《醜聞》、《七武士》等,故事和人物今天看起來依然是活生生的,就跟你每天接觸的現實中人一樣。
有人認為,黑澤明電影的儀式感很強烈。恐怕就是感覺到了道具物品無言的話語,但是說不清。因為腦袋裡只有唯物論罷了。另一方面,覺得裡面有儀式感是因為黑澤明表現主題的目的太單一了,甚麼都不脫離主題,讓人感到好像舉行某種嚴肅的儀式那樣。
單一不是單調嗎?怎麼讓黑澤明成了大師呢?單一純淨是去除冗余無用雜質、不是潑水棄嬰式的愚昧混球。純淨之後,豐富顯現,就如拂去灰塵的珠寶才顯露光彩,不是甚麼都沒有了的清湯寡水兒。
今年新唐人晚會的純淨,暫時還沒機會品味,豐富而令人心馳神往的神采,目前也只是聽別人稱讚談論。不過憑著已經看到的幾個小片斷,就能想像到必是一場空前的心靈饗宴了。@(//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