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0日訊】中國教育改革已經進入了死胡同,或者說從有這個名詞開始,它就一直呆在死胡同。也記不得素質教育的口號囔囔了多久,反正今天的中國教育體制依然是徹頭徹尾的應試教育。我認爲除了那些靠喊著素質教育升官發財的人之外,一般中國人可以對當局所謂的素質教育徹底死心了,中國人民可以一致給中國教改判死刑了,早點拋棄當局的教改,教改才會開始出現希望,咱中國人民的智商絕不亞於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們,教育是咱老百姓自己的事,當局憑什麽在折騰了幾十年後毫無成效,還要繼續瞎指揮著教改?
在中國的現實國情下,我們無法指望在當局推行的改革中,應試教育能轉型爲素質教育。所以中國教育要實現素質教育,要實現現代化,只有走一條與其它國家不同的道路,這條道路就是企業辦學。什麽叫企業辦學?企業辦學是相對官方辦學和普通民辦學校而言的。中國現在的普通學校,主要是官立的,還有少數是私立的,但無論姓官還是姓私,都走不出應試教育的怪圈,因爲它不知道除了考試還有什麽方法可以甄別人才,所以改來改去都是從考試上改,其它的只是形式,而在中國讀過書的人都知道,那些考試內容皆是僵化的教條,完全分辨不出一個人才能的高低,中國的學校只是在培養考試人才,甚至連科舉都不如,中國的學生大多都對政治冷漠,與科舉時代的讀書人恰恰相反。即使是考試,也永遠改不出個稍微合理點的方案。就拿公務員考試來說吧,無論你報考什麽職務的公務員,一張試卷上照樣是英語、地理、數理化樣樣皆備,好像不會解方程就幹不了文秘,不懂英語就不能在鄉政府管檔案。我們只有把這種考試徹底拋棄,才能走出應試教育的陰影。
中國人上學現在幾乎都是爲了得一張文憑好找工作,如果企業不承認文憑,學校就要大量倒閉,沒多少人會向學校交納昂貴的學費而其實並不能學到什麽,我可以說中國真正的人才基本是靠自學的,沒幾個是在課堂上聽來的。如果不爲了那張文憑,大可不必進學校,去圖書館辦張借書證,自己看一年書,至少抵得課堂上聽五年課。所以說中國的學生很可憐,浪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到頭來就得到一張紙,要那張紙也就是爲了找工作。倘若某個大企業對一名高中生說,你別念大學了,到我們企業來工作吧,絕不虧待你。這學生肯定退學了。中國的現實就是如此。
既然上學與工作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麽問題的癥結我們也就找到了。只要有其它辦法能保證學生可以找到合適的工作,那麽現在中國的學校就沒幾個人去讀了,而企業辦學就能做到這一點。中國的企業現在也抱怨人才難得,雖然人才市場上是黑壓壓的畢業生。企業想得到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也只有走自己辦學的道路。企業想得到人才,社會想解决就業壓力,雙方都有需要,那就好辦了。下面我就談談我的設想。
首先我把企業分爲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大企業有能力獨自辦學,中小企業可以聯合辦學。我說的辦學是全然不同於普通意義上的學校,這學校是由企業與社會協議舉辦的,同樣分爲小學、中學、大學和繼續教育學院。打個比方,現在老白家有個7歲的小孩叫小白,到了上學的年齡,但不去現在的普通學校了,而去企業學校。經過相關機構測試,給出小白長大後適合從事哪些方面工作的建議,然後老白給小白選擇一家企業學校入讀,進校前簽定協議,小白學成畢業後即可進入這家企業從事相關工作,根本不用爲找工作發愁了,而且也不用交納現在學校那麽高的學費,只需要交納成本費就可以了。倘若很貧困沒有錢,也可以跟企業協商,先欠著,等畢業參加工作後再從工資中扣除。中國的孩子以後都進企業學校,企業學校的課程是經過每個企業根據自己的需要精心設計好了的,是公共知識和企業專業知識的結合。絕不會再出現應試教育的弊端,沒哪個企業願意培養只會考試的考試機,素質教育自然形成了。
大企業可以獨立辦學,中小企業實力不够可與相關行業聯合辦學,等於將現在的辦學權由當局轉給了企業。但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會不會只懂本企業的知識?不會的,這個方案實施當然有一套監督機制,而且未來的世界需要的是知識面寬廣的人才,任何優秀的專業能力都是建立在紥實的基礎之上的,沒有不識字的人能寫文章,沒有不識數的人能解方程。在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帶動下,企業學校自然會將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人才,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能贏得未來。對於半路出家想進入某企業工作者,可以進企業繼續教育學院學習,而且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要讀完企業學校的小學、中學、大學,而是根據其學到的東西分配相應的工作,以後還想學再接著學。對於一些資質優異的孩子,可以送到科研學術機構辦的學校學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這個方案如果能實施,短短幾年就能培養出大批應急人才,改變中國人才短缺,庸才泛濫的危局。二十年後的中國青年,都將成爲國家社會的棟梁,中國就全面實現素質教育了,中國教育改革就大功告成了。
(作者聯繫方式:QQ:258176861 Msn:huangtai84@hotmail.com,歡迎與網友交流。)
[首發民主論壇,轉載請注明]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