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卡桑德拉2006年11月20日華盛頓報導)美國退伍軍人–包括許多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過役的人–返回家鄉後都面臨著一場新戰鬥。不過,這回是爭取就業之仗。
*找工作不易*
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的數字表明:2005年7月,在20到25歲之間的退伍軍人當中將近15%的人處於失業狀態。這個數字是美國平均水平的三倍。同年齡層的非退伍軍人的失業率僅略低於8%。
24歲的李.弗倫奇是沒有工作的退伍軍人之一。他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歷史專業學士學位。後來在科威特服役一年,負責監督管理運輸工作。
弗倫奇說,當他回到美國以後,他一直努力尋找一份可以利用他服役經驗的長期工作。
他說:“我去一家運輸公司面試過,他們在網上看到我的簡歷,發電子郵件通知我去。當見到我之後,我猜那個人很驚訝我這麼年輕。他說他會給我打電話,但我再沒聽到任何消息。”
找到一份工作是很多美國退伍軍人重新開始平民生活的關鍵的第一步,但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卻很難邁出這一步。
*並非孤立無援*
這些退伍軍人並不是孤立無援的。
紐約時報公司正在發起一年一度的“向我們的英雄致禮”求職會,幫助退伍軍人完成從軍事生活向平民職業的過渡。
千餘名退伍軍人參加了求職會。他們可以在這裡接觸一些大公司,得到簡歷代書服務或者參加研討會。
在紐約最近的這次求職會上,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員丹.伯班克說,美國退伍軍人具備許多可以為僱主工作的技能。
他說:“退伍軍人能夠為勞動隊伍帶來的東西–不論是對宇航局還是對私營企業–是使用技術和用好技術的能力。宇航局從過去到今天一直是使用最前沿的技術。同樣,這些人經常不斷地與技術打交道和使用技術。但是我認為,他們更大的優勢在於他們的團隊精神,在於他們的紀律性和能力,一種只有具備他們那種經歷的人才能具有的職業能力。”
紐約時報首席法律官所羅門.沃森說,退伍軍人應該得到的不僅是安慰和對他們服務的感謝。所羅門自己就是退伍軍人,他說,退伍軍人應該知道有人支持著他們。
他說:“我希望他們從求職會帶走的第一樣東西與工作本身無關,而是和人有關,就是這裡所有的人,包括紐約時報、退伍軍人組織和企業,都讚揚和尊重他們的服務。我希望他們帶走的第二樣東西是這裡所有的組織、個人和政府部門的承諾,我們所有人都會幫助他們重新回到勞動隊伍中來,成為有益於社會的人。”
邁克爾.約翰.奧爾蒂斯是正在求職的退伍軍人,他曾作為陸軍運輸部隊的中尉在伊拉克服役10個月。他說,他發現回到美國後工作情況與他離開之前完全不同。
他說:“我2006年1月回到我原來的工作時,首先我發現,我雖然得到了工作,但是我所處的狀態完全不同。第二,我發現我的工作正在被終止,因為它是受資助的項目,而項目的資金正被抽走。我只能工作到11月30日下午5點。就是這樣。我們的項目完全沒了。我來求職會不是我想來,在這個時刻,我必須來。”
*對自己技能有信心*
奧爾蒂斯對自己和自己戰友的技能充滿信心。
他說:“我想任何能夠在炮火下領導士兵、能把他們帶回家的人都應該被給予就業機會。我原來在辦公室裡工作,並從那裏去了戰地,現在又回到辦公室。我不在乎學術領域或是它的行政職位。但我知道,我可以比這做得更多。如有僱主想專門聘用退伍軍人,我會利用這個機會。”
在幫助退伍軍人就業方面,紐約求職會只不過是眾多工作中的一部份。美國有3千500個政府主辦的就業機構優先為退伍軍人提供培訓和安置。
退役老兵們還可利用《美國退伍軍人法案》(G.I. Bill)所規定的資源,包括為符合條件的退伍軍人提供三年的大學或職業教育的福利或者享受為期一年的失業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