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台灣南投縣魚池鄉頭社村盆地中有全國最大的「活盆地」,面積約五十公頃,屬「泥炭土」地質,因含水量豐富,人走在上面會有搖晃之感。這塊地不能蓋房子、能種的植物也很少,過去村民視為「歹地」,現在卻變成推展觀光的「福地」。
緊鄰日月潭的魚池鄉頭社村,四面環山,是典型盆地地形,在二百多公頃的盆地中,大約有五十公頃被在地人稱為「活盆地」,也就是「土地會動」的盆地。人站在該處會有搖晃之感,有人跳一下,旁邊的人就會覺得有地震,凡是走過的人都嘖嘖稱奇。
含水量豐 土質會流動
頭社村的「活盆地」,土質是「泥炭土」,且是「草泥炭土」,與台灣其他曾發現的木泥炭土,與台北七星山夢幻湖的泥沼澤地質不太一樣;魚池鄉長廖學輝指出,這是水草腐化被土掩蓋再長出新草,經千年以上的沉積才形成。它的土質有如一塊海綿,會強力吸水,因為含水量豐富,因此土質會流動,人站在上面,會有站在水床上的感覺。
村民說,過去曾有人想要蓋橋,測試軟土的深度,測了幾十公尺都還沒有到底;也有人嘗試灌漿希望讓它土質變穩定變硬,只是倒了一車的混凝土宛如「石沉大海」,村民就不敢再試圖改變這裡的環境。
瓜棚下跳 絲瓜會跳舞
廖學輝說,因為該土地排水性差,無法建築,農民們只能在上面鋪一層從山上運下來的土壤再耕作,過去種水稻,現在則種絲瓜等蔬菜,農民若用力在瓜棚下跳,絲瓜就會跳舞,非常有趣。
這種罕見的地質,過去是村民的「痛」,現在則是鄉內的一塊觀光瑰寶,村內已經有幾家民宿用「活盆地」來吸引遊客,也有不少旅行社踏勘過,決定將它列入旅遊行程。
泥炭土地質 學者研判曾是淺湖
資料摘錄自「The Major Soils of the World」by P.M.Driessen & R.Dudal(自由時報) |
60米深泥炭土 至少累積六千年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南投縣魚池鄉頭社村的「活盆地」是國內唯一最大、最深的「泥炭土」地區,土壤屬「有機土綱」,台中農試所研究員郭鴻裕研究此處土壤,研判昔日曾是淺湖。村民曾為了造橋,鑽探到六十公尺以下發現仍為「泥炭土」地質,若以國外研究來推測,六十米深的泥炭土至少要累積六千年。
學者籲勿抽水 憂心地層會下陷
郭鴻裕曾針對頭社土壤進行調查,當時他以剖面一點二米深的土壤進行研究,發現上方僅有十五公分淺薄的礦石化物質,下方就全部是屬於「有機質土綱」的泥炭土。郭鴻裕指出,該處的泥炭土全部都是水草腐化沉積而成,研判千年以前該處應該是較淺的湖泊。
郭鴻裕稱為「魚池鄉寶地」的頭社村「活盆地」,土質鬆軟,吸水性強,排水性差;農民頻頻抽水希望能夠改良土壤,但此舉卻會造成地層下陷,對環境是一種破壞。
荷蘭羊角村 泥炭地質知名美景
郭鴻裕建議參考荷蘭的做法,荷蘭的羊角村也是泥炭土地質,過去因為沒有地利而窮困,但加以保存和整理後,現在成為全世界極負盛名的美麗景點,建議該村也朝觀光方向去推動。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