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稱北京毒米案欺騙中央 北京否認

標籤:

【大紀元10月3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近期,香港多家媒體都報導了北京陳化糧事件,儘管北京有關當局否認這些報導,但有關北京「陳化糧」的報導仍不時見著於報端,一時間成了坊間熱點。大陸媒體也披露在北京一些糧油批發市場上,有相當數量的「民工糧」在出售。而最新一期《亞洲週刊》一篇「北京毒米案欺騙中央」報道,更在海內外引起轟動。該刊指,北京糧食局公開否認「陳化糧」進入市場,但北京工商局在市場上查獲2310噸陳化毒米,有關官員欺騙中央,比「非典」更嚴重。

《亞洲週刊》稱,隨著上海部分高官貪腐問題的暴露,北京市的腐敗問題也越來越多地被擺上檯面。最典型的是北京市口糧市場月前查獲兩千多噸發霉變質陳化的「毒大米」事件,使數十萬北京市民免於進一步受害,也證實了亞洲週刊不久前有關北京「陳化糧」的報導。

該刊指出,比這些毒米更加嚴重的是,北京市有關當局在發現問題後,不是積極面對事實,而是竭力掩蓋真相,由政府糧食局發出了所謂的「闢謠」聲明,不但欺騙了公眾,蒙蔽了輿論,也欺騙了中央,其性質的惡劣程度比零三年北京市發生的「非典」事件有過之而無不及。

早在7月底,香港多家媒體報導了北京「陳化糧事件」,指一批陳化糧已進入口糧市場。但在8月13日,北京市糧食局發出聲明,否認媒體報導,稱沒有「陳化糧」進入糧食市場。

但《亞洲週刊》稱,該刊調查發現,發霉毒化的「陳化糧」在4月份被舉報之前,已經流入北京的口糧市場,出現在不少超市貨架和糧食市場,售賣給北京市民。據悉,不法奸商對陳化大米的處理,更採用了由韓國進口的工業用選色機,以高科技手段去除發霉大米的斑點,即使連專業人士也無法辨別。

報導稱,5月中旬,北京市工商局查扣2290多噸陳化糧,其中大部分約1551噸來自政府控股的官辦企業北京京糧恆業國際糧油貿易有限公司 (簡稱京恆公司),739噸來自黑龍江。

報導指出,正是在北京市糧食局管理疏忽、甚至是涉嫌內外勾結,「國有」的京恆公司,利用「近水樓台」的關係, 用低廉的處理價格把國家糧庫裡變質發霉的稻穀,以高價轉手賣給黑心的企業加工變成「好米」,賺取暴利,從而使這些毒大米擺上了北京市千家萬戶的餐桌。

其實早在2004年,全國十多個省市的糧油批發市場上,就陸續出現了一種被稱作「民工糧」的大米。經媒體記者調查,其結果顯示這種「民工糧」多為國家嚴禁食用的陳化糧。

7月中,華夏時報也報導了一則四省市糧油市場陳化糧流入北京建築工地的新聞。
該報報導稱,近期全國十多個省市的糧油批發市場上,陸續出現了一種被稱作民工糧的大米。這種民工糧價格要比一般的大米便宜三分之一還多,而且非常搶手。在河北省廊坊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以及北京、天津糧油市場上,有相當數量的「民工糧」在出售。

這些來自糧油市場的民工糧,次米含量居然是國家規定次米最高含量的7倍還多。這些改名為民工糧的陳化糧,按照國家規定,是絕對不允許直接作為口糧進行銷售的。但如今已經被端上了民工們餐桌。

專家說,陳化糧中所含的黃麯霉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化學致癌物,280度高溫下仍可存活。試驗表明,其致癌所需時間最短僅為24週。也就是說,這些每天吃著陳化糧的民工,其實每頓嚥下的很可能都是高致癌物。

陳化糧就是指已經陳化或變質,不宜直接作為口糧的糧食。按照國家規定,陳化糧的銷售處理,應採取在縣級以上糧食批發市場公開拍賣的方式進行,拍賣的對象主要是釀造、飼料等工業用糧大戶,陳化糧是絕對不允許直接作為口糧進行銷售的。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去年的12月份,新米的價格比較高,陳化糧的價格比較低,為了利潤,加工陳化糧就出現在了北京市場上。

北京這次查獲的總共將近2310噸陳化毒米,如果流入市場,按照人均月消費30斤計算,可以供15萬人吃1個月。@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比「非典」更嚴重!北京毒米案欺騙中央
亞洲週刊:北京當局掩飾毒大米事件
持續抗爭 雲南黨校前教師子肅遭嚴密監視
阿爾巴尼亞從明年起禁用TikTok至少一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